论文—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内容摘要:

及其严重程度,明确安全上的工作要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安排 治理隐患工程,才能为预防事故奠定基础。 隐患与事故密切相关,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 按隐患存在的性质和状态可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长期性隐患和短期性隐患。 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列为重大隐患,要重点治理。 其它隐患列为一般隐患,一般隐患是动态的,暂时影响较小,但是,如果重视不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可能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 开采有瓦斯、煤尘、水患、自然发火和顶板问题的矿井自然是长期性隐患,这些隐患将伴随矿井开采的始终。 对长期性隐患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和 工程来加以治理,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 瓦斯浓度的异常和超限,井下出现 CO,采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以及过断层和老空等属于短期性隐患。 对这类隐患应明确责任,加强治理措施,使其尽快消除或安全通过。 短期性隐患应作为现场排查治理的重点。 在排查事故隐患时,要依靠技术手段对地质条件、生产环节、开采状况等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不仅要有定性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度。 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科学的依据,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确保煤矿安 全生产。 4 突出抓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据我市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来瓦斯、煤尘和火灾事故,约占总事故次数的 45%,死亡人数占总数的 62%以上,并且一些安全生产情况较好,技术管理水平较高的煤矿也相继发生特大瓦斯、煤尘和火灾事故。 如武乡县东庄煤矿, 1994 年 5 月 28 日的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 24 人;沁源县黄土坡煤矿 2020 年 10月 13 日的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 6 人;郊区南村煤矿 1999 年 12 月 21 日的火灾事故等。 这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稍有疏忽,思想上稍有松驰,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重大瓦斯、煤尘和火灾事故就无法得到控制,安全生产就没有主动权。 因此,要彻底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就必须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突出抓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控制瓦斯、煤尘和火灾等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 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应从以下两点着手: ( 1) 建立健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