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考试题库内容摘要:
用性评定、可靠性评定 三类。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原理是利用混凝土表面硬度与强度之间的关系。 钢筋的检测主要包括钢筋位置的检测、钢筋锈蚀程度的检测、钢筋实际应力测定。 混凝土强度的局部破损检测主要有钻芯法、拔出法、 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现场检测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的位置与数量、混凝土裂缝及内部缺陷。 目前常用冲击法、点荷法、回弹仪法等来检测砌体中砂浆的强度。 1混凝土强度的非破损检测主要有回弹仪检测法、超声脉冲法、超声回弹综合法。 1新旧砌体结合 方法有两种即新旧砌体咬槎结合、钢筋连接 1建筑结构用钢主要有 低合金钢和 低碳钢 两种。 1砌体加固后的承载力计算要考虑后加砌体存在应力滞后。 1建筑物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1钢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冶炼、 浇注和轧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基础按变形特性可分为柔性基础和刚性基础。 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属设计方面原因的有:设计承载力不足、细部构造处理不当、构件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符、局部承压不足等。 1混凝土结构常见的表层缺陷有:蜂窝、麻面、孔洞、露筋、表皮酥松、缺棱 掉角等。 15 火灾是一个燃烧过程,要经过发生、蔓延、充分燃烧各个阶段。 四、简答题: 事故分析处理时,在初步调查研究基础上,往往要做进一步的测试,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答: 1) .对地基进行必要的补充勘测。 对桩基进行必要的检测。 2) .测定建筑中所用材料的实际性能。 3) .对建筑的表面缺陷进行检查,绘制裂缝图。 4)对结构内部缺陷进行检测。 5) .进行必要的模型试验或现场加载试验。 砌体中发生裂缝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地基不均匀沉降; 地基不均匀冻胀 ; 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 地震等灾害作用 砌体本身 承载力不足等 5 个方面。 对砌体结构构件的现场检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 1)、材料强度(块材及砂浆); 2)、砌筑质量(如砌筑方法、砌体中砂浆饱满度、截面尺寸、垂直度等) 3)、砌体裂缝 4)、砌体承载力 4. 砌体加固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 1)、 扩大砌体的截面加固; 2)、外加钢筋混凝土加固; 3)、外包钢加固法; 4)、钢筋网水泥砂浆层加固 ; 5)、增设圈梁; 6)、增设拉杆。 工程建设重大事故分为哪些。 答:一级 死亡 30 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300 万元以上。 二级 死 亡人数 10 一 29 人,直接经济损失 100 一 300 万元。 三级 死亡人数 3 一 9 人,重伤 20 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30 一 100 万元。 四级 死亡人数 2 人,重伤 3 一 19 人,直接经济损失 10 一 30 万元。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一下火灾对于高层建筑的影响特征以及高层建筑的防火措施 答:特征: 火势蔓延快。 疏散困难 扑救难度大 火险隐患多。 采取防火措施: 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 做好防火分隔与安全通道设计。 强化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 什么是蜂窝。 产生原因有哪些。 答:蜂窝是混凝土局部出现空隙,石子间无砂浆,形成的蜂窝状小孔洞。 原因: 16 ,砂浆少而石子多; ,漏浆; ,混凝土不密实; ,或浇注过程中有离析现象等; 混凝土构件的加固方法有哪些。 答: 1)、加大断面补强法 2)、外贴钢板补强法 3)、粘结钢板法 4)、锚结钢板法 5)、焊接钢筋或钢板法 6)、碳纤维布加固法 7)、预应力加固法 造成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哪些。 答: 1)、地基土质不均匀 2)、建筑物体型复杂 3)、上部结构荷载不均匀 4)、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5)、相邻地下工程施工的影响 五、论述题 试对基坑工程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综述。 答: 勘察方面: 1)勘察资料不准确。 勘察资料提供的土层构成、厚度以及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导致土压力计算严重失真,支护结构安全度不足等。 设计方面: 1)支护方案选择不正确。 基坑实际开挖深度、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周围环境、设计 变形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诸多因素是基坑支护方案选择的基础,任一个因素考虑不周或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2)设计的安全储备小。 业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过大的减少支护结构配筋,且验算中使用的安全系数过小,容易导致支护结构较大变形、滑坡、管涌、流砂等事故。 3)荷载取值与实际受力状态有较大出入。 4)土体强度指标选择失真。 5)支撑结构设计失误。 如土钉设计间距、位置不当或长度不足而引起土钉抗力不足,支撑支点太少、位置不当或间距过疏而引起支撑杆件产生过大变形等。 施工方面 1)围护桩体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 如灌注 桩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止水桩搭接出现裂缝,起不到止水效果,地下连续墙钢筋不连续,墙体有严重蜂窝、露筋现象,压密注浆深度不够等。 2)基坑开挖施工方法不当。 如挖土机械压在支护桩附近反铲挖土,使支护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大大增加;基坑开挖未遵循“先撑后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并进行及时支护;基坑底面暴露时间过长,基坑底面产生过大的回弹变形等等。 3).坑边堆载严重。 如将工棚、材料库建在基坑边缘,建筑垃圾堆放在基坑边缘等,造成支护结构主动压力大幅度增加,引起支护结果大变形: 4)防水、降排水措施不妥。 如降水时,未对基坑 做止水帷幕或止水帷幕不连续、不封闭,导致綦坑内严重渗水并引起基坑周围一定范围内土体的不均匀沉降。 17 六、案例题 【案例 1】 沿海某城市一大厦坐落在软黏土地基上,主楼部分 2 层地下室,裙房部分 1 层地下室,平面位置如图 716 所示。 主楼部分基坑深 10m,裙房部分基坑深 5m。 设计采用水泥土重力式挡土结构作为基坑围护体系,并对裙房基坑 (计算开挖深度取 5m)和主楼基坑 (计算开挖深度取 5m)分别进行设计。 水泥土重力式挡墙围护体系剖面示意图如图 所示。 当裙房部分和主楼部分基坑挖至地面以下 深时,外围水泥 土挡墙变形很小,基坑开挖顺利。 当主楼部分基坑继续开挖,挖至地面以下 左右时,主楼基坑西侧和南侧围护体系,包括该区裙房基坑围护墙,均产生整体失稳破坏,主楼工程桩严重移位。 【问题】 试分析该事故原因 答:该工程事故原因主要是围护挡土结构计算简图错误造成。 对主楼西侧和南侧围护体系,裙房基坑围护结构和主楼基坑围护结构分别按开挖深度 计算是错误的。 当总挖深超过 后,作用在主楼基坑围护结构上的主动土压力值远大于设计主动土压力值,提供给裙房基坑围护结构上的被动土压力值远小于设计被动土压力值。 当开挖深 度接近。 势必产生整体失稳破坏。 试述水泥土重力式挡墙围护结构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需注意的问题 1)、在围护体系设计中,为了减小主动土压力,也为了减小围护墙的工程量,可先挖去墙后部分土,进行卸载。 但必须注意卸载后坡顶余土对作用在围护墙上土压力值的影响。 2)、对于水泥土墙围护结构,基坑开挖引起的墙顶位移一般较大,对变形保护要求高的情况下应慎用。 3)、应严格控制水泥土墙后的地面超载。 尽量避免在此处设置钢筋料场,当重车必须在坑边通行时,可以直接行驶在水泥土墙体上,以减小墙 后侧压力。 4)、开挖引起的地面裂缝应及时封堵,以防雨水渗入,降低水泥土墙围护的安全性。 雨天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巡视检查工作。 5)、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实行信息化施工,防患于未然。 一、概念题 严重施工质量事故 :1)直接经济损失在 5万元(含 5万元)以上,不满 10万元的; 2)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或工程结构安全,存在重大隐患的; 3)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两人以下重伤的。 有以上后果之一者即为严重施工质量事故。 重大质量事故: 造成经济损失 10万元以上或重伤 3人以上或死亡 2人以上的事故称为重大施工质量 事故。 回弹法: 回弹法是根据表面硬度与强度之间有一定关系而建立的一种非破损试验法。 鉆芯法: 鉆芯法是使用专门的钻芯机在混凝土构件上钻取圆柱形芯样,经过适当加工后在压力试验机上直接测定其抗压强度的一种局部破损检测方法。 碳纤维布加固: 碳纤维布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是将高强碳纤维布用粘结材料粘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即可达到加固目的的方法。 二、简答题 对发生事故的结构或构件进行检测的内容及特点: 答:检测的内容包括:常规的外观检测、强度检测、内部缺陷的检测、材料成分的化学分析。 特点: 1)检测工作大多在 现场进行,条件差,环境干扰因素多。 2)对发生严重质量事故 18 的结构工程,常常管理不善,经常没有完善的技术档案,有时甚至没有技术资料,因而检测工作要周到计划;有时还会遇到虚假资料的干扰,这是尤要慎重对待。 3)对有些强度检测常常要采用非破损或少破损的方法进行,因事故现场尤其是对非倒塌事故一般不允许破坏原构件,或者从原构件上取样时只能允许有微破损,稍加加固后可不影响结构的承载力。 4)检测数据要公正、可靠,经得起推敲。 尤其是对于重大事故的责任纠纷,涉及到法律责任和经济负担,为各方所重视,故所有检测数据必须真实、可信。 砌体裂缝的处理方法: 答:对于不至于危及生命安全的可用灌缝封闭的方法,最常用的是灌浆法。 对于危及安全的裂缝,则应进行加固。 当裂缝较细,裂缝数量较多,发展已基本稳定时可用压力灌浆法补强。 当裂缝较宽时,可在灰缝内嵌上钢筋,然后再砂浆填缝;当裂缝很宽,发展不稳定,危及安全时,则必须进行强度加固。 砼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方面 ( 1) 水泥的安全性不合格。 ( 2) 水泥的水化热引起过大的温差; ( 3) 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和沉陷; ( 4)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 5) 外加剂使用不当; ( 6) 砂、石含泥 或其他有害杂质超过规定; ( 7) 骨料中有碱性骨料或已风化的骨料; ( 8) 混凝土的干缩 施工方面 ( 1) 外加掺合剂拌合不均匀; ( 2) 搅拌和运输时间过长; ( 3) 泵送混凝土过量增用水泥及加水; ( 4) 浇筑顺序失误; ( 5) 浇注速度过快; ( 6) 捣固不实; ( 7) 混凝土终凝前被扰动; ( 8) 保护层太薄,箍筋外只有水泥浆; ( 9) 滑模施工时工艺不当; ( 10) 施工缝处理不当,位置不正确; ( 11) 滑膜支撑下沉,模板变形过大; ( 12) 模板拼接不严,漏浆漏水; ( 13) 拆模过早;混凝土硬化前受震动或达到预定强度前过早受载; ( 14) 养护差,早期失水太多; ( 15) 混凝土养护初期受冻; ( 16) 构件运输、吊装或堆放不当。 设计方面 ( 1) 设计 承载力不足; ( 2) 细部构造处理不当; 19 ( 3) 构建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符; ( 4) 局部承压不足; ( 5) 设计中未考虑某些重要的次应力作用。 环境和使用方面 ( 1) 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急剧变化; ( 2) 冻胀、冻融作用; ( 3) 钢筋锈蚀;锚具(锚头)失效; ( 4) 腐蚀性介质作用; ( 5) 使用超载; ( 6) 反复荷载作用引起疲劳; ( 7) 振动作用; ( 8) 地基沉降; ( 9) 高温(火灾)作用。 其他各种原因 如:火灾、地震作用,燃气爆炸,撞击作用等。 造成地基基础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 答: 对场地工程地质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 ( 1) 工程勘察工作不符合要求 ( 2)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非常复 杂 ( 3) 没有按规定进行工程勘察工作 设计方案不合理或设计计算错误 施工质量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 1) 未按设计施工图施工 ( 2) 未按技术操作规程施工 环境条件改变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 1) 地下工程或深基坑工程对邻近建筑物地基与基础的影响 ( 2) 建筑物周围地面堆载引起建筑物地基附加应力增加导致建筑物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进一步发展 ( 3) 建筑物周围地基中施工振动或挤压对建筑物地基的影响 ( 4) 地下水位变化对建筑物地基的影响 其他原因造成的地基基础事故如特大洪水,特大地震。 三、 简述题 砌体结构中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答: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预防措施:( 1)合理设置沉降缝 ( 2) 加强上部的刚度和整体性,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 ( 3) 加强地基验槽工作,发现有不良地基应及时妥善处理,然后才可以进行基础施工 ( 4) 不宜将建筑物设置在不同刚度的地基上,必须采用不同地基时,要妥善处理,并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 2。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考试题库
相关推荐
a 平台企业版 ), J2ME(Java 2 Platform Micro Edition, java 平台微型版 )。 与传统 程序 不同, Sun 公司在推出 Java 之际就将其作为一种开放的技术。 全球数以万计的 Java 开发公司被要求所设计 的 Java 软件必须相互兼容。 “Java 语言靠群体的力量而非公司的力量 ”是 Sun 公司的口号之一,并获得了广大软件开发商的认同。
资源部经理交办的其它工作。 六 、任职条件: 热爱本职工作,工作勤恳,认真负责。 精通酒店的人事服务标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中专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 五) 宿舍管理员岗位职责 一 、岗位名称: 宿舍管理员 二 、岗位级别: 员工 三 、直接上司 : 文员 四 、下属对象: 五 、主要职责: 协助人力资源部经理管理员工宿舍。 负责员工宿舍的日常管理。 严格按
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烈度(设计 基本地震加速度及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基本雪压和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人防工程抗力等级等。 ⑵设计 177。 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持力层土层类型及承载力特征值,地下水类型及标高、防水设计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地基液化,湿陷及其他不良地质作用,地基土冻结深度等描述是否正确
业管理行政管理方案 公共秩序维护和消防服务方案 物业管理服务费(元 /平方米 •月) 人员总数(名) 27 投标人盖章 清洁绿化服务方案 物业管理应急预案 物业管理物质装备计划; 物业管理人员配备计划; 物业管理总体目标; 物业管理相应的规章制度; 物业管理所使用的法律、法规。 项目负责人简历表 项目负责人简历表 姓名 唐云香 性 别 女 年龄 32 学历 大专 工作年限 11 从事本项工作年限
;f)负责审批施工合同及改进计划;g)负责组织管理评审,任命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职责a)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到建立和保持,组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开展和运行,保持体系各阶段改进策划的完整性;b)负责组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实施,负责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批准;c)负责审核、批准一体化管理体系手册和相关支持性文件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