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图审图要点内容摘要:
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烈度(设计 基本地震加速度及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基本雪压和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人防工程抗力等级等。 ⑵设计 177。 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持力层土层类型及承载力特征值,地下水类型及标高、防水设计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地基液化,湿陷及其他不良地质作用,地基土冻结深度等描述是否正确,相应的处理措施是否落实。 ⑶设计荷载,包括规范未做出具体规定的荷载均应注明使用荷载的标准值。 ⑷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材料选用、强度等级、材料性能(包括钢材强屈比等性能指标)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等。 ⑸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结构的统一做法和构造要求及标准图选用。 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构件耐火极限、钢结构防火、防腐蚀及施工安装要求等。 ⑺施工注意事项,如后浇带设置、封闭时间及所用材料性能、施工程序、专业配合及施工质量验收的特殊要求等。 地基和 基础 10 基础选型与地基处理 ⑴基础选型、埋深和布置是否合理,基础底面标高不同或局部未达到勘察报告建议的持力层时结构处理措施是否得当。 ⑵人工地基的处理方案和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施工、检测及 验收要求是否明确。 ⑶桩基类型选择、桩的布置、试桩要求、成桩方法、终止沉桩条件、桩的检测及桩基的施工质量验收要求是否明确。 ⑷是否要进行沉降观测,如要进行观测,沉降观测的措施是否落实,是否正确。 ⑸深基础施工中是否提出了基础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基坑开挖和工程降水时有无消除对毗邻建筑物的影响及确保边坡稳定的措施。 ⑹对有液化土层的地基,是否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液化土中的桩的配筋范围是否符合 GB500112020 第 条的要求。 地基和基础设计 ⑴地下室顶板和外墙计算,采用的计算简图和荷载取值(包括地下室外墙的地下水压力及地面荷载等)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有人防地下室时,要注意审查基础结构是人防荷载控制还是建筑物的荷载控制。 ⑵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是否对下卧层进行了强度和变形验算。 ⑶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是否正确,群桩的承载力计算是否正确;桩身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当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过基桩的沉降时,应根据 JGJ9494 第 条考虑桩侧负摩阻力。 ⑷筏形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见 GB500072020 第~ 条。 ⑸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桩基沉降验算、高层建筑高层部分与裙房间差异沉降控制和处理是否正确。 ⑹基础设计(包括桩基承台),除抗弯计算外,是否进行了抗冲切及抗剪切验算以及必要时的局部受压验算,见 GB50072020 第 条、 条、 条、 ~ 条及 节等。 ⑺人防地下室结构选型是否正确,设计荷载取值、计算和构造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⑻天然地基基础是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第 条 进行抗震验算。 ⑼地下室墙的门(窗)洞口是否按计算设置了地梁;地下室设置的隔墙是否进行了计算,其计算简图、荷载取值、受力传力路径是否明确合理。 11 混凝土结构 结构布置 ⑴房屋结构的高度是否在规范、规程规定的最大适用高度以内;超限高层建筑(适用最大高度超限、适用结构类型超限及体型规则性超限的建筑)是否执行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初步设计阶段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 ⑵结构平面布置是否规则,抗侧力体系布置、刚度、质量分布是否均匀对称;对平面不规则的结构(扭转不规则 、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等)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不应釆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⑶结构竖向高宽比控制、竖向抗侧力构件的连续性及载面尺寸、结构材料强度等级变化是否合理;对竖向不规则结构(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竖向局部水平外伸或内缩及出屋面的小屋等)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 ⑷主楼与裙房的连接处理是否正确;结构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和构造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当主楼与裙房间不设缝时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计算并采取了有效措施。 ⑸转换层结构选型是否合理,转换层结构上下层楼板及抗侧力构件 是否按规范要求进行了加强。 ⑹建筑及设备专业对结构的不利影响,例如建筑开角窗及设备在梁上开洞等,是否已采取可靠措施。 ⑺房屋局部采用小型钢网架、钢桁架、钢雨蓬等钢结构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安全可靠,结构计算、构造、加工制作及施工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 12 ⑻填充墙、女儿墙和其他非结构构件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是否安全可靠。 ⑼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形式;框架结构中楼、电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得采用砌体墙承重;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 ⑽框架及框架 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抗震设计时,框架 剪力墙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 ⑾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中,当仅布置少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时,其设计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 JGJ32020 第 条的要求。 ⑿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时,应符合 JGJ32020 第 条的规定。 ⒀框架 —— 核心筒结构的周边柱间必须设置框架梁。 ⒁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适用范围、结构布置、抗震措施是否符合JGJ32020 第 10 章的有关规定。 结构计算 ⑴结构平面简图 和荷载平面简图是否正确。 ⑵抗震设计时,地震作用计算原则是否符合规范 GB500112020第 节的要求。 ⑶需进行时程分析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否提供了相关资料,地震波和加速度有效峰值等计算参数的取值是否正确。 ⑷薄弱层和薄弱部位的判别、验算及加强措施是否正确及有效。 ⑸转换层上下部结构和转换层结构的计算模型和所采用的软件是否正确;转换层上下层结构侧向刚度比是否符合规范、规程规定;转换层结构(框支梁、柱、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转换层楼板)的截面尺寸、配筋和构造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⑹ 结构计算的分析判断 : 结构计算总信息参数输入是否正确,自振周期、振型、层侧向刚度比、带转换层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楼层地震剪力系数、有效质量系数等是否在工程设计的正常范围内并符合规范、规程要求;层间弹性位移(含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弹塑性变形验算时的弹塑性层间位移;首层墙、柱轴压比、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断面变化处的墙、柱轴压比、柱有效计算长度系数等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抗震设计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 50%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 剪力墙连梁 超筋、超限是否按规范 JGJ32020 第 条的要求进行调整和处理。 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是否根据使用条件进行了承载力计算及变形、抗裂、裂缝宽度、应力及端部锚固区局部承压等验算;是否按具体情况对制作、运输及安装等施工阶段进行了验算。 ⑻ 板柱节点的破坏往往是脆性破坏,在设计无梁楼盖板柱节点时,必须按 GB500102020 附录 G 进行计算,并留有必要的余地。 配筋与 构造 ⑴梁、板、柱和剪力墙的配筋应满足计算结果及规范的配筋构造要求(包括抗震设计时框架梁、柱箍筋加密等)。 ⑵框架 剪力 墙结构的剪力墙,当有边框柱而无边框梁时应设暗 13 梁,当无边框柱时还应设边缘构件。 ⑶剪力墙厚度及剪力墙和框支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确定应符合规范、规程的规定。 ⑷采用预应力结构时,应遵守有关规范的规定。 ⑸剪力墙开洞形成独立小墙肢按柱配筋时,其箍筋配置除符合框架柱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剪力墙水平筋的配筋要求。 ⑹楼面梁支承在剪力墙上时,应按 JGJ32020 节 条的要求采取措施增强剪力墙出平面的抗弯能力;应避免楼面梁垂直支承在无翼墙的剪力墙的端部。 ⑺剪力墙结构设角窗时,该处 L 形连梁应按双悬挑梁复核,该处墙体 和楼板应专门进行加强。 ⑻受力预埋件的锚筋、预制构件和电梯机房等处的吊环,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 ⑼跨高比 ≥ 5 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不宜将楼面主梁支承在剪力墙之间的连梁上。 ⑽筒体结构的内筒的抗震构造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规程的规定。 ⑾ 带转换层结构的转换层设置高度、落地剪力墙间距、框支柱与落地剪力墙的间距,是否符合 JGJ32020 第 节的有关规定。 ⑿ 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超过规范规定时,是否采取了减少温度作用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影响的可靠 措施。 钢筋锚固、连接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钢筋锚固、连接是否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及其它有关规范、规程关于钢筋锚固、连接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楼盖 钢筋混凝土楼盖中,当梁、板跨度较大,或楼面梁高度较小(包括扁梁),或悬臂构件悬臂长度较大时,除验算其承载力外,应验算其挠度和裂缝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工程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应注意是否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第 条 ~ 条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附录 C 的规定,并配置了足够数量的非预应力钢筋。 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是否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0 第 条 ~ 条的有关规定。 多层砌体 结构 结构布置 ⑴墙体材料(包括 177。 以下的墙体材料)、房屋总高度、。建筑工程施工图审图要点
相关推荐
用性评定、可靠性评定 三类。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原理是利用混凝土表面硬度与强度之间的关系。 钢筋的检测主要包括钢筋位置的检测、钢筋锈蚀程度的检测、钢筋实际应力测定。 混凝土强度的局部破损检测主要有钻芯法、拔出法、 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现场检测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的位置与数量、混凝土裂缝及内部缺陷。 目前常用冲击法、点荷法、回弹仪法等来检测砌体中砂浆的强度。
a 平台企业版 ), J2ME(Java 2 Platform Micro Edition, java 平台微型版 )。 与传统 程序 不同, Sun 公司在推出 Java 之际就将其作为一种开放的技术。 全球数以万计的 Java 开发公司被要求所设计 的 Java 软件必须相互兼容。 “Java 语言靠群体的力量而非公司的力量 ”是 Sun 公司的口号之一,并获得了广大软件开发商的认同。
业管理行政管理方案 公共秩序维护和消防服务方案 物业管理服务费(元 /平方米 •月) 人员总数(名) 27 投标人盖章 清洁绿化服务方案 物业管理应急预案 物业管理物质装备计划; 物业管理人员配备计划; 物业管理总体目标; 物业管理相应的规章制度; 物业管理所使用的法律、法规。 项目负责人简历表 项目负责人简历表 姓名 唐云香 性 别 女 年龄 32 学历 大专 工作年限 11 从事本项工作年限
;f)负责审批施工合同及改进计划;g)负责组织管理评审,任命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职责a)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到建立和保持,组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开展和运行,保持体系各阶段改进策划的完整性;b)负责组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实施,负责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批准;c)负责审核、批准一体化管理体系手册和相关支持性文件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形式上多 种多样,往往采取制度、章程、守则、公约、须知、誓词、保证等简洁明快的形式,直接变成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 例如,中国的物业管理行业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房管所的职能逐渐剥离演变而来,虽然行业名称里还冠有“管理”字样,但已经完全划归于服务性的第三产业,所谓的“管理”的对象只是物业所配套的设备设施,更加要突出的是“服务”业主,也就是物业管理行业内一直再三强调的“寓管理于服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