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某服装及丝绸制品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织公司办公室、品质部、生产技术部、车间根据提供的有关资料对分承包方进行评价,经评定合格的,报总经理批准,由供应纳入((合格分承包方名录))。 ,确定对分承包方进行质量控制,控制方式包括对分承包方进行质量认可;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管理咨询;现场监督检查,验收等。 ,特别是纪录进货经验,生产过程中和使用中的采购产品的质量问题等。 采购资料。 ,采购文件中应清楚地说明采购要求: a产品名称,分承包方,数量,单价,到货期,到货百分率。 b过程要求,经验规程及其相关技术资料的名称,编号,版本等。 c需要时,规定适应的质量体系标准名称,编号,版本。 公司需要到分承包方处对采购产品进行验证时,在采购文件中明确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式,由品质部安排适合的人员进行记录验证结果。 . 当合同规定顾客对奉承包方产品验证时,公司协助作出安排,但顾 客的验证不能代替公司的验证,既不能免除公司提供可接收产品的责任,也不能排除顾客的拘收。 . 供应部负责于分承包方的联系,处理有关质量事宜。 . 采购纪录由供应部负责保存。 5. 引用文件: QT0206A99((采购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合格分承包方评审记录 苏州市 0000 发展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 QT01A99 页码:第 2 页 共 2 页 章节号: 第 A 版 修改码: 0 文件名称:采购 合格分承包方业绩档案 合格分承包方名录 上述记录保存在供应部保存期三年。 苏州市 0000 发展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 QT01A99 页码:第 1 页 共 1 页 章节号: 第 A 版 修改码: 0 标题: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 1. 目的。 对顾客提供的产品进行控制,保证顾客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顾客为满足合同要求所提供的产品的控制 3. 职责 . 生产技术部是顾客提供的产品的归口的管理部门 . 品质部负责顾客提供物质的验证 . 仓库负责顾客提供物质的贮存保管。 . 供应部、车间做好配合 工作。 4 措施和方法 . 制定((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程序)),保证顾客提供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 品质部按合同或协议的规定提高的产品进行验证,符合规定的接收,作好经验记录。 . 本公司的验证不能免除顾客按合同要求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 . 对顾客提供产品,本公司负责提供合适的贮存场所,定期检查,防止变质,损坏。 . 对顾客提供的产品确保用于向顾客提供的产品上 . 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如有丢失,损坏或不适用的情况,生产部应予以记录并向顾客报告。 5 引用文件: QT0207A99((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程序))。 6. 记录 a顾客提 供产品的验证记录。 b顾客提供产品的丢失,损坏或不适用的情况记录。 c与顾客的联系记录。 上述记录由生产技术部保存,保存期 3年。 苏州市 0000 发展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 QT01A99 页码:第 1 页 共 1 页 章节号: 第 A 版 修改码: 0 标题: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1. 目的。 对产品进行适当的标识,防止产品混淆和错用,对有追溯性要求的产品实行控制,保证其可追溯性。 2. 范围。 适用于产品从接收生产交付过程中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 3. 职责。 . 生产技术部是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归 口管理部门,负责产品标识的确定。 . 仓库负责库存产品的标识和保护好标识。 4. 措施和方法。 . 制定并实施((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以确保标识和实现可追溯性。 . 生产技术部对进货原辅料,工序中半成品及成品规定标识方法,职能部门或人员按规定进行标识 . 产品标识在加工时如被去除或标识不清,由有关部门进行重新标识。 . 当有追塑性要求时,由生产技术部规定可追塑性的标识,并通知车间和品质部等有关部门,对每批产品实行唯一性标识,这种标识有品质布加以记录。 5. 引用文件: QT0208A99((产品标识和可追塑性控制程序) )。 6. 记录。 可追塑性标识记录。 上述记录有品质部保存,保存 3年。 苏州市 0000 发展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范围文件编号: QT— 01— A99 页码:第 1 页 共 1 页 章节号: 第 A 版 修改码: 0 标题:过程控制 1. 目的。 对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的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 1 生产技术部负责过程控制的策划,确定控制要求。 3. 2 品质部负责督促过程控制的实施。 3. 3 公司办公室负责 安排适合工作需要的操作人员。 3. 4 车间做好配合工作。 4. 措施和方法。 4. 1 公司制定并实施《过程控制等程序》,指导管理并实施对过程的控制。 4. 2 生产技术部对直接影响质量的过程,规定控制要求,确保这些过程处于受控。 、重要质量特性的过程,生产技术部负责编制指导加工方法的工艺文件。 ,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产品质量特性安排检测点,进行监控。 ,经验证认可后才可投入使用,并保存好验证记录。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以保持过程能力。 4. 3 本公司产品无特殊过程。 5. 引用文件: QT0209A99《过程控制程序》。 6. 记录 技术评定样件工图示 设备维修计划 设备维修记录 验证记录 上述记录保存在生产技术部,保存期三年。 苏州市 0000 发展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范围文件编号: QT— 01— A99 页码:第 1 页 共 2 页 章节号: 第 A 版 修改码: 0 标题:检验和试验 1. 目的 对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检验,保证未经检验式验证不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加工和出厂。 2. 范围 本章适用于进货、工序、最终检验和试验。 3. 职责 3. 1 品质部是检验和试验归口管理部门。 3. 2 生产技术部配合品质部做好检验和试验工作。 3. 3 车间做好配合工作。 4. 措施和方法 4. 1 制定《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文件以鉴别产品质量符合规定 要求,验证产品规定要求是否满足。 4. 2 检验文件中明确检验和试验项目及要求,检验方案、检验手段、检验方法和合格判定准则等。 4. 3 进货检验和试验 4. 3. 1按进货检验文件规定对采购产品进行检验或验证,确保未经检验或未经验证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 4. 3. 2进货检验数量和验证项目,根据分承包方的质量保证能力以及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等决定。 4. 3. 3因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而放行,须经批准,检验员对该产品作出唯一性标识并记录,以便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能立即追回和更换。 4. 4 过程检验和试验 4. 4. 1工序检验和试验按过程检验文件规定进行,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转序、入库。 4. 4. 2在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完成或必需的报告收到和验证前,不得将产品放行,如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可例外转序,例外转序由生产技术部提出申请经总经理批准,方可执行,对例外转序产品应作出明确的标识,并作好记录,以便一旦发现不符合时能立即追回和更换,但仍应执行。 4. 4. 3过程检验和试验的形式有首件检验、自检、专检、互检、巡检等多种方式。 4. 5 最终检验和试验 4. 5. 1按最终检验文件对产品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以提供成品 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 4. 5. 2所有进货检验和过程检验均完成,且结果满足规定要求方可进行最终检验。 4. 5. 3经品质部确认成品已按质量计划或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所有规定的检验和试验均已完成,结果满足规定要求,有关数据和文件齐备并得到认可后,产品方能入库或发货出厂。 4. 6 检验和实验记录: 品质部按规定要求作好进货、过程和成品的检验和试验记录,记录应清楚地表明产 苏州市 0000 发展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范围文件编号: QT— 01— A99 页码:第 2 页 共 2 页 章节号: 第 A 版 修改码: 0 标题:检验和试验 品已按所规定的验收标准通过了检验。 当产品没有通过某项检验时,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每份记录上均有表明合格产品放行的授权者。 5. 引用文件: QT0210A99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6. 记录 进货检验和验证记录 过程检验记录 最终检验记录紧急放行和例外转序申请单 负责产品放行的授权检验员名单 上述记录保存在品质部,保存期三年。 苏州市 0000 发展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范围文件编号: QT— 01— A99 页码:第 1 页 共 2 页 章节号: 第 A 版 修改码: 0 标题: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1. 目的 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具有规定的精度,以满足测量能力的需要。 2. 范围 适用于产品接收、生产交付过程中使用的检验、测量、试验设备。 3. 职责 3. 1 品质部是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使用。 管理和控制、并负责提供顾客要求的检测设备的技术资料。 3. 2 生产技术部、车间做好配合工作。 4. 措施和方法 4. 1 制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程序》文件,确保检验、测 量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 2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使用时应确保其测量不确定度已知,并与要求的测量能力一致。 如果试验软件或比较标准如(样板)用作检验手段时,使用前应加以校验,以证明其能用于验证生产中产品的可接收性,并按规定周期加以复检,公司应规定复检的内容和周期,并保存好记录作为进行了控制的依据。 4. 3 根据产品测量要求选择和配置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并满足检验、测量所需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