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虚拟社会的社会管理内容摘要:

一、政府应以积极的态势应对,掌握“制网权”。 虚拟社会的建设和管理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在信息社会条件下,政府不能再仅仅通过简单的行政命令管控信息,生硬地规定人们的行为方式,而应从 社会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通过政策法规、经济手段和技术监督等方式进行间接规制。 因此,政府也应该进入网络,成为网络中的一员,而不能只作为旁观者、看客,或者消极的参与者。 实际上,政府上网已成为一个全球性趋势,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 政府应在网上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听取人们的意见和心声,要出面积极支持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政府只有融入了网络,成为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一员,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进行正确的思考与决断。 为此,国家、政府必须加大对网络建设的资金投资力度,要提高全社会对网 络安全的认识,要确立专门的机构对中国的网络安全进行负责,要研究开发网络证据搜集技术,要想方设法逐步掌握网络核心技术,要以政府信息化来扩大政府在信息网络中的影响力。 二、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培养网民的法律意识。 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开放性、匿名性和高速流动的特点,一方面使得通过网络违法犯罪变得更为容易,成本更为低廉,另一方面使得监控网络违法犯罪变得更加困难,代价高昂。 网络与信息安全已从一个经济文化问题上升为事关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性问题。 没有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依法管理的有效性,就没有虚拟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改善网络教育和网络舆论引导方式。 还要通过教育广大网民,提高守法意识,增强上网切莫触法网的自觉性,并使网民掌握各种防范网络犯罪的技术,提高其自我保护 网络安全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计算机网络犯罪问题。 在我国,由于计算机应用普及时间短,人们对互联网既有好奇,又存在着盲目性,因此,更要加强发送网络教育和网络舆论的引导方式。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要经常性地开展互联网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通过建立宣传法律法规的网站,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网民,应该在学校里开展普法活动,来培养网民的法律意识,消除网民对虚拟社会区别于现实社会责任要求的认识误区,警示网民在虚拟社会中的违法行为同样会受到法律追究,从而使网民在内心深处意识到在虚拟社会中同样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