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金卡项目实施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交通环境。 挖掘城市道路潜力,提高交通组织效率 ( 1)为高效、科学组织交通提供信息手段 6 本项目将充分利用 RFID技术自动识别和动态信息采集的功能,对城市路网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道路通行状况,特别是可以精准掌握城市交通拥堵瓶颈路段、路口的车流状态和车型分布,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城市交通 流宏观诱导和路口实时自适应控制创造条件。 项目与 CQ市交通管理局现有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全面结合,将形成基于动态信息数据的交通自动控制系统,交通管理者就可以获取必要的,可产生量化指标的实时动态信息,准确地发布交通诱导信息;根据交通流中的车型、行业构成制定必要且科学的道路管制措施;利用积累的交通流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合理地增设、改造交通控制信号,进而大大改善交通质量。 ( 2)为政府和城市规划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在规划,建设、改造道路,规范交通,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大量可靠的统计数据,作为其决策依据。 本项目系统形 成的历史数据和各种分类统计量化指标是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决策的宝贵资源;信息丰富,分类细致,提取方便;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可足不出户而视如鸟瞰,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的交通统计信息及参考分析结果,从而使决策更科学,更合理,更快捷,降低规划和建设中的盲目性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城市交通设施的服务潜能,调整交通需求的时空分布,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促进城市交通系统需求平衡,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 管理水平 和运转效率。 加强车辆规(税)费稽征及营运车管理 7 本项目充分发挥 RFID技术在车辆远程动态自动识别上 的优势,在“ CQ交通信息卡”系统基础上,研究并实施新的交通规(税)费稽征管理模式,通过建设一个 RFID支撑平台,支持多部门共享应用,实现各种交通规(税)费征收信息化管理和电子动态稽查,重点解决车辆交通规(税)费的远程动态稽查问题,从而提高相关职能部门( 如交强险征收)和行业(如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优化管理结构、杜绝各种管理上的漏洞。 项目实施将为 CQ路桥通行费、车船使用税、车辆强制险等规费税费的征收、追收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除规(税)费征稽外,动态稽查系统还将为规范我市营运车(出租车)市场秩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 持。 根据调查, CQ市城区的非法营运车辆在 3300辆左右,约占合法营运车辆的 30%。 但由于稽查手段落后,我市每年查处非法营运车平均仅占合法营运车的 %,这与30%的非法营运车估计数相比差距实在太大。 而采用基于 RFID的电子稽查手段,将大大提高对非法运营车的稽查力度 , 规范运营市场,保护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和国家的税收。 推动 面向机动车的出行 信息 服务 及 应用服务 本项目的建设将在整个 CQ范围形成可为社会各单位、行业共享的机动车动态信息资源和机动车自动识别息技术资源,从而将基于RFID的远距离机动车识别 技术普及到机动车的出行服务与行业应用服务中。 一方面,通过建设完成“ 基于 RFID技术 的车辆自动识别支撑平台”提供给各单位共享,并形成一种行业和企业服务机制;另一 8 方面,也将形成各种高效、快捷、准确和操作性强的单位车辆监管、机动车出行信息服务、大众出行信息服务等解决方案和系统应用,从而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促进交通行业健康发展。 带动 RFID 产业 发展 本项目建设的“ 基于 RFID技术 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以及其“ 基于 RFID技术 的车辆自动识别支撑平台”,是国内首次在省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大规模将 RFID技术普及到所有车辆管理和监测,因此,项目的推进对 RFID相关产品(射频识别卡、读写设备、天线等)有极大的需求,对我国 RFID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进和带动作用,表现在: 促进车辆电子牌照类 RFID 产品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通过 RFID 交通应用模式的研发,带动 基于 RFID 技术 的交通管理与服务应用系统及其推广应用的产业化。 促进 基于 RFID 技术 的车辆自动识别支撑平台的交通信息服务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应用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促进 RFID技术的标准化。 9 二、 技术依据 成果 技术 来源 1998 年公司以实施 CQ 市“三桥”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起步,并在此基础上,从系统信息整合、优化管理和综合服务的角度出发,引入当时刚刚兴起的 RFID 技术,探索通过 RFID 电子标签和系统集成平台,将不同功能的应用系统及相关的企业、业主整合在一起,实现了路桥不停车联网自动收费、保险车辆电子稽查等管理与服务功能。 该项目在国内率先大规模采用远程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车辆的自动标识管理,发行远程射频识别卡 3 万余张,应用范围和规模均属国内领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1999 年公司项目被 国家科技部批准为 “ 国家 863/CIMS 应用示范工程 ”,并于 2020 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为“项目总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全国其他城市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2020 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0年公司项目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国家智能交通示范工程”、“ 国家智能交通及城市一卡通示范项目 ”,被 国家经贸委列为 “ 2020年重点科技创新项目 ”,公司还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 城市智能交通运用标准的制定单位之一。 公司的“出租车安全管理系统” 2020 年被纳入国家“十五”科技计划项目“ CQ 智能交通系统应用试点示范工 10 程”。 2020 年建设部 将 公司的“ 城市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项目列为科学技术示范项目。 通过上述工作形成和积累的成果包括:以通过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和企业集成,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管理及控制优化为核心,提出了一种城市交通计算机集成管理及控制系统的基本框架和支撑技术,初步建立了一个“ CQ 市智能交通信息支撑平台”,并完成了相应的路桥不停车联网自动收费、保险车辆电子稽查、出租车安全管理等应用示范工程等。 在智能交通信息支撑平台的管理机制、运行模式、支撑技术以及 RFID 技术应用等方面积累的成果和经验,为本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关知识产权 公司已有与本项目相关的具自主知识产权应用软件著作权: 出租汽车信息管理系统,登记号: 312020软件 870 号。 不停车收费联网收费系统,登记号: 312020软件 871 号。 以 海量数据实时处理引擎( ITSMaster)为核心支撑技术的 智能交通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登记号: 312020软件 869 号。 保险车辆监控系统,登记号: 312020软件 872 号。 在进一步的工作中,有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包括: 11 基于 RFID 技术 的车辆自动识别支撑系统,通过路 车信息交互,实现路网 中运行车辆信息的动态采集和自动识别。 基于 RFID 技术 的车辆自动识别信息共享技术,基于一次投入多行业多部门共享和增值应用的平台管理服务机制。 各类 基于 RFID 技术的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具有先进管理服务理念、科学运营机制和创新服务模式。 面向交通领域应用的 无线射频技术与产品。 设计依据 系统在设计、工程实施和设备选型上执行国际和国家相关标准。 车载电子 标签 及读写装置产品标准 ISO/180006C 通信协议标准 ANSI NCITS256 标准 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中辐射干扰试验标准 GB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 IEC 1000 – 4 –3 .1997 辐射敏感度 IEC 1000 – 4 –4 .1997 辐射发射 IEC 1000 – 4 –6 .1997 传导敏感度 GB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无气候防护 12 场所固定使用 GB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GB 辆使用 GB 辆使用 相关软件开发执行标准 GB 1526《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GB 9385《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 GB 8566《软件生存期》、 DP1《科学和工程应用软件开发规范》、 DP4《过程控制软件开发规范》 GB 9386《计算机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GB15532《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 相关工程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规范 JTJ0188 交通监控系统市政工程规范 交通工程 安装施工规范 13 邮电部标准 YD505197《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GBJ23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规范》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节能设计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2020 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 gb/t134711992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计交能【 1996】 905 号)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7167202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20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20 空调通风系统 运行管理规范 gb503652020 技术特点 基于 RFID 的车辆识别技术 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车辆识别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车辆自动识别是交通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交通精细化管理、车辆规(税)费动态稽查、车辆出入管理等交通管理服务的核心技术。 目前,车辆自动识别技术主要有两类,即基于图像处理的识别技 14 术和基于射频的识别技术。 基于视频与图像处理技术的车牌识别,主要是依据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所拍摄的汽车牌照进行处理和识别,由于易受到采集图像的污染、光照环境等影响,基于视频和图像处理的识别技 术无法做到精确识别。 RFID技术利用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能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实现识别和交换数据目的的自动识别技术。 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 ,环境适应性强,识别准确性 高 , 成功解决了交车辆自动识别和信息采集的问题,为智能交通管理和服务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撑和保障,其应用前景为业内人士一致看好。 在交通领域 的规模化 应用 RFID 技术 由于应用模式和成本问题的制约,国内外尚未见在一个省级区域的交通领域普及应用 RFID技术和实现多方信息共享应用的报道。 本项目首次在省级辖区内,大规模发行、普及和应用车辆电子牌照,通过远程、动态、规模化车辆监测,带动多领域应用,是区别于类似应用的显著特点。 车辆的注册登记以及牌照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重点也是难点所在,黑车、车牌套用等问题始终都没有得到根除。 采用 RFID技术实现车辆电子注册管理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 车辆注册登记后加载 RFID电子车牌,由于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全 15 球唯一的 ID号码,所以可以实现防伪功能。 同时标签可以被远距离识别 , 无需停车及人为干预就可以监查,因此可以规范车辆管理手段,加强对车辆的 监查力度,实现车辆年检的智能化管理,加强对非法车辆的打击力度。 电子车牌系统通过对车辆统一管理登记、发放车载电子标签,并在关键的监控点安放 RFID识读设备,使得安装电子车牌的被监管车辆在通过监控点时,可以被识别系统准确及时的识别,并完成车辆数据采集的要求。 同时采用无线通讯等信息技术将采集到的车辆信息提交管理系统,来完成车辆身份的确认、查询和统计。 基于车辆电子牌照的交通流信息采集方法 也 是一种新技术。 一方面,可以通过安装在路边或监测车辆上的 RFID识别装置,自动、准确、远距离、不停车采集到经过附近道路的安装有 RFID电子标签车辆的实时动态信息。 另一方面,通过汇集各路段安装有 RFID电子标签的车辆的通行信息,可对城市路网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道路通行状况,特别是可以精准掌握城市交通拥堵瓶颈路段、路口的车流状态和车型分布(大车,小车,公交,出租,甚至行业属性),并充分运用先进的智能信息处理方法进行整个交通网络交通状况的分析和预测。 支持 RFID 数据集成与共享的 车辆自动识别 支撑平台 随着城市交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建立智能交通信息支撑平台,实现交通信息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已成为世界各 16 国竞相采 用的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基于 RFID技术,建设一个车辆自动识别支撑平台,并同时支持多个不同应用目的的系统,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XXXXXX公司面向城市智能交通应用需求开发的,具有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中间件“海量数据实时处理引擎( ITSMaster)”与国外类似产品比较具有如下优势: 1) 适应强,可在各种规模、多种平台上运行;用户可根据自己需求对系统进行配置,所以其市场前景广阔。 2) 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产品开发,技术含量高,达到同样效果,采用本产品的费用只相当于用户直接硬件升级费用的 1/3。 3) 自主开发核心技术,信息格式遵照 国家 规范,因此产品持续发展有保障;能及时响应市场的需求变更; 4) 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资源,使用成本大。城市金卡项目实施技术方案
相关推荐
ver 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组件,它正常时候是处于不活跃的,只有当其感兴趣的 Intent 广播出现时就被激活,虽然它不活跃,但是它依然活着,它所在的进程依然运行。 此外, Activity 也可以长期的运行,通过 moveTaskToBack()就可以不销毁的把 Activity 放到后台去,或者在 Activity 中运行 Thread,如果在 Activity 销毁时 没把 Thread 停止
室等)的资料及其具体位置分布图,若因地下埋藏物不清,致使承包人在现场工作中发生人身伤害或造成经济损失时,由发包人承担民事责任; 发包人应保护承包人的报告书、文件、设计成果、专利技术、特殊工艺和合理化建议,未经承包 人同意,发包人不得复制泄露或向第三人转让或用于本合同外的项目,如发生以上情况,发包人应负法律责任,承包人有权索赔。 本合同中有关条款规定和补充协议中发包人应负的责任。 承包人责任
然后用手试转,最后在规定转速内启动和试运转。 冬季起动时,要开开停停反复数次,待油温上升和控制阀动作灵活后再正式使用。 金属结构的维护与保养。 ,必须定期检修和保养,以防锈蚀。 、焊缝以及构件是否损坏、变形、松动等情况。 1~ 2年喷刷油漆一遍。 电器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电缆有无损伤,要及时包扎和更换已损伤的部分。 ,排除故障后再继续运行,电机轴承润滑要良好。 ,其接触面要 保持清洁
点 ,居民点分布呈现如下特征 :山地居民点较为分散。 沿道路两侧居民点较为集中 ,交通条件较差的地区居民点较为分散 ,且规模较小。 居民点用地主要为宅基地、林盘地、院坝以及进户道路等。 村内现有各类不同结构的村民居住房 ,坚固房屋 (砖混、砖瓦 )、普通房屋 (泥瓦 )和棚房建筑面积比为 :%:%:%,受 地震影响 ,受 地震影响 ,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
熟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控制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设备操作、维护基本技能;培养列车、屏蔽门设备故障处理能力及常见事故处理等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500 300 4 轨道交通沙盘及控制实训室 轨道交通沙盘模型实际运行,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 本 实训室 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多门课程的辅助教学和实验平台,如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 ” 、 “ 列车自动控制 ” 、 “ 行车组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合同从承包期开始之日起生效。 承包期内,承包户主如去世,其家庭成员有承包继承权。 本合同不因甲方代表人的变更而变更。 合同执行期间,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合同如有未尽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