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五高高三语文12月份月考内容摘要:

确的一项是 ( ) A. “调节功能 ”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C.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 ,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1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 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 为活泼的缘故。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 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 运之间。 D.晋南朝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 语言两个方面。 1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状态。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也 就不足为奇了。 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 大。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 辉煌。 三.( 27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 19—26题。 (一)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 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调校书郎。 辟武宁张建封府。 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 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 累迁给事中。 京兆上言“好 畤 ① 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 孟容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 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 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 ”不听。 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厌天子所欲。 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兼监察御 史为衢州刺史。 衢,大州也。 孟容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 今衢不他虞,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 ?且总本判官,今诏书乃言‘权知留后,摄都团练副使,初无制授,尤不见其可。 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 ”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是诏中停。 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 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 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 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锢当释未释;负逋馈送,当免免之;沉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 若是而神弗 祐 .岁弗稔,未之闻也。 ” 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京兆尹。 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府县不能制。 军吏李昱贷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 孟容遣吏捕诘,与之期使偿 ,曰:“不如期 !且死 !”一军尽惊,诉于朝。 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遣使,皆不听。 奏曰:“不奉诏,臣当诛。 然臣职司辇毂,当为陛下抑豪强。 钱未尽输,昱不可得。 ”帝嘉其守正,许之。 累迁吏部侍郎。 盗杀武元衡,孟容白宰相曰:“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 今朝廷无有过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 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 ”后数日,果相度。 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曰宪。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七》 ) [注 ]① 好畤:地名。 ② 辇毂:称代天子。 1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厌天子所欲 厌:满足 B. 今衢不他虞 虞:预料 C. 摄都团练副使 摄:代理 D. 钱未尽输 输: 归还 20.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许孟容敢于对皇上直言谏诤的一组是( ) ① 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 ② 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 ③ 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 ④ 沉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 ⑤ 钱未尽输,昱不可得 ⑥ 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④⑥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建封三次派使者劝说李纳停止抵抗不成功后,让担任幕僚的许孟容前往,许孟容 旁征博引,指出抵抗与否的祸福关系,终于使李纳悔悟并撤兵。 B. 在任用官吏方面,许孟容强调要遵照规章制度办事,认为如果齐总值得录用,就应 该公开显示他考核最优秀,来解除朝廷内外的 疑惑。 C. 许孟容认为户部的银两本来就是准备着平常时候和危急时候使用的,如果支取其中 的一百万缗钱来代替京兆地区一年的赋税,那么京城地区就没有流亡的人了。 D. 宪宗下诏把李昱交给军队处治,但许孟容认为,自己既然在皇上身边任职,就应当 替皇上抑制豪强,李昱不全部归还欠款,就不能交出,所以他没有听命。 2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 (1)孟容遣吏捕诘,与之期使偿,曰:“不如期 !且死 !” ( 2)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 今朝廷无有过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 (二)古人云:“千载一圣 ,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膊也。 ”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 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 !吾生于乱世,长戎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 君子必慎交游焉。 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颜.闵之徒,何可世得 !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 少长周旋,如有 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藉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