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构成的奥秘内容摘要:
2H2 D. H ,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这种物质的是 【 】 A. He 氧元素 / 一个氧原子 两个氢原子 钠元素 / 一个钠原子 两个镁原子 n个硫原子 5O 2Cu N 3P D A 二、元素周期表 周期表共有七个横行 ,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共有七个周期。 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 周期表中的 18个纵行中,第 10三个纵行组成一族,其余 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 共有 16个族。 (横是周期,纵是族) 18 Ar 氩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 元素周期表带给我们的信息 】 1. = 核电荷数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金属 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是 非金属 元素,结尾的是 稀有气体元素。 这说明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出现了周期性的变化。 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也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名称的来源,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①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单质 化合物 有不同种 元素组成 由同种元 素组成 纯净物 A______ B_______ c______ a______ b___ 【 课堂练习 】 ,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 我们可用下图来表示事物的异同点。 将两种事物的共同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每种事物的不同点写在相应圆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 请参照下图左侧示例,另外确定一组化学事物填在右侧的空格中。 分子 原子 在化学反应 中可以再分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在化学反应 中不能再分 【 】 A 单质 B 原子 C 离子 D 元素 24 Cr 铬 ,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 52 52% 24个电子 【 基础巩固 】 【 】 D D A 【 】 D. 钙 、氯、硫、磷、锰、 铜、 金的元素符号。 He 、 F 、 Si 、 K、 Ag、 Hg 的元素的名称。 铜 Cu______;锌 ZN______; 银 AG______; 氯 cL______; 钙 cA______。 【 能力提高 】 【 】 不同。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 加碘盐 ” 、 “ 补铁酱油 ” 、 “高钙奶 ” ,这里的碘铁钙指的是 【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D N、 Cl、 S、 P、 Mn、 Cu、 Au 氦、氟、硅、钾、 银、 汞 B A 13 Al 铝 【 】 A .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 .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 C .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D .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13 13 D A 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 Cl ___________________ ② 2Fe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nS__________________ 【 历史回顾 】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是否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 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着用图示表示出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并举例说明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元素 物质 原子 分子 氯元素、一个氯原子 两个铁原子 n个硫原子 不一定。 例如质子数都为 10的粒子有: Ne、 H2O、 NH3等。 课题 3 离子 【 知识回顾 】 、原子的概念。 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答:三种。 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在核外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构成原子。 因为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在原子中: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我们已经知道: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老师要告诉同学们: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同分子和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要知道离子是怎样形成的,还得从原子结构讲起。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演示右图 ) 假如把原子比成一个大礼堂,原子核就 像挂在礼堂中央的一粒豆,核外电子就在 这样一个广阔的空间里高速运动。 核外电 子的运动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 道,而是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一点的 区域经常出现、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 区域经常出现,就像有意分层似的。 我们 把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称为电子层。 电子层最多时有七层。 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也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 ( 1)第一层最多容纳 ____ 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 ____个电子 ( 2)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不超过 2个)。 2 8 8电子层 每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原子核 有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知识,我们可以用形象、简洁的图示表示原子的内部构成情况。 下面我们以钠原子为例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 2.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 1 +11 8 2 【 分析 】 分析上表。 即元素分类、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 结论 】 1.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数 结构的稳性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一般少个 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结构 一般多于 4个 不稳定结构 易得到电子 8个电子 ( He为 2个) 稳定结构 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 +1 2 2 8 2 +1 2 2 8 + 8 2 6 + 8 2 8 +1 6 2 8 6 +1 6 2 8 8 +1 7 2 8 7 +1 7 2 8 8 O S Mg Cl。 Cl - Mg2+ O2 S2 +11 +17 Na + Cl - Cl - Na +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 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Na Cl 二、离子的形成 我们从稀有气体那里知道:。 【 小结 】 像氯化钠这样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还有很多,一般地,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的。 如:氯化镁、氯化钾、碳酸钠等。 :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如:如 S SO42。 离子带的电荷数等于该原子 (或原子团)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数目。 原子中: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6 +16 8 2 1 +11 8 2 8 +17 8 2 8 2 +8 8 2 +10 8 2 +11 【 课堂练习 】 _________是原子结构图; 是 _________离子结构图。 A B C D E F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电量后写电性 即: X n A B E C D F + X n Cl - S Na O 2- Ne Na + +1 1 2 8 1 +1 7 2 8 8 + 8 2 8 +1 3 2 8 A B C D 【 课堂练习 】 ,它的符号。 :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原子( H) 1 1 氢离子( H+) 1 0 ,表示阳离子的是 【 】 氢离子 H + 1 0 0 1 D MCl2 中, M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可能为 【 】 ,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 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 1个质子和 2个中子,那么 【 】 3个电子 2个单位的正电荷 : ①氮元素 ______ ;② 2个氢分子 ______;③ 3个镁离子 ______。 D A N 2H2 3Mg2+ ( 1)右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 核电荷数为 _____,核外有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 有 8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 电子。 ( 2)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 4个,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原子一般较易 电子。 +1 7 2 8 7 ( 3)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氦有 2 个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旧称惰性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比较。 ( 4)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有 电荷,成为 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有 电荷,成为 离子。 当 离子和 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时,整个化合物就 电性。 【 基础巩固 】 17 3 7 得到 少于 失去 8 不活泼 正 阳 不显 负 阴 阳 阴 (已破产)原计划发射 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要发射卫星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 I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 下列关于铱元素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70 77 77 【 能力提高与历史回顾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构成的奥秘
相关推荐
小组的意见,拨出了1260万美元资助该机构。 全球海洋勘探公司仅用 40个星期就建造和装备成功了格洛玛 .挑战者号。 初期 18个月的一系列航行在操作上和科学上的成功,使国家科学基金会为支持 1970年至1973年的工作而追加了 3480万美元。 接连取得的成功使 1973年以后的经费有了保证,得以使深海钻探计划延续到 1975年 8月。 为了检验海底扩张理论的真实性
全地点。 26岁女子丽扎说, 2020年 12月 26日,她住的村落被巨浪淹没,慌乱中人们纷纷逃命。 这时,一名女 邻居 因为受了重伤,请丽扎带自己的一对双胞胎逃生,于是她背起了双胞胎。 在与急流搏斗时,她看见一条大蛇从左侧顺着洪流游去,她就跟大蛇一直游,结果抵达了安全的地方。 事后,丽扎说: 很奇怪,当时见到大蛇,我并不感到惊慌。 而且,大蛇也没有咬她们。 大象嚎 哭救游客 在
三部分。 第 911段主要说明洲际导弹与其他导弹比起来有什么特点。 洲际导弹具有 爆炸威力大 , 速度快 、 飞得高 、 命中率高 等特点。 第 1215段介绍洲际导弹的哪些新发展。 洲际导弹的发展过程: 1957年在苏联诞生; 60年代从地面发射改为地下发射,后改为机动发射; 70年代发展为 “分导式多弹头 ”。 最后一段说明洲际导弹与什么的关系。 最后一句话该如何理解。
含有直径大于 30mm根类和腐植土或泥炭 掺有碎石或 卵石的建筑碎料的土壤 用开并数镐挖 锹挖少用开 ~ 1650 1750 1900 1800 1750 1790 1400 用尖锹并同时用镐开挖 (30%) ~ 1900 定额分类 普氏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量 (kg/m179。 ) 极限压 碎强度 (kg/cm178。 ) 用钻孔 机钻进 1米耗时 (min) 开挖方法及工具
外 500以上按雨蓬计算, 500以内按挑檐计算。 伸出墙外 、雨蓬按梁、板等有关规定分别计算。 零星构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地坪分不同厚度按面积计算。 预制混凝土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制作工程量,按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相应项目的混凝土含量计算。 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工程量,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的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尺寸 300 300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