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地理试卷内容摘要:
48 49 50 总 分 得分 二、综合题 的大区。 ( 4 分) 图 15 ○ 1 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 2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 3 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 4 自北向南可明显分为三大地形区 ○ 5 位于“五海三洲之地” ○ 6 气候炎热干燥,节水农业成就显著 ○ 7 矿产以锡和石油为主 ○ 8 海外华人最大聚居地 ,回答问题。 ( 5 分) ( 1)写出地形类型的名称: ○ 1 , ○2。 ( 2)甲、乙两村庄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 3) ○3 ○ 4 两处表示的河流中,错误的是。 ( 4)丙村庄位于东 区(时区)。 得 分 阅卷人 ,回答问题。 ( 7 分) 年份 森林覆盖率 ( %) 耕 地面积 (万亩) 年降水量 ( mm) 气温年较差 (℃ ) 河流含沙量 ( %) 粮食总产量 (亿千克) 1965 19 50 420 38 10 1977 10 65 350 42 35 1997 34 40 500 30 7 ( 1) 从资料可以看出。 1965 年到 1977 年,该地森林覆盖率下降了 %,耕地面积增加了 %,与之相伴的环境变化 有 、气温年较差增大、 等。 ( 2)从 1965 年到 1977 年,该地粮 食总产量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 ( 3) 1977 年到 1997 年,该地采取了 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出现了良性循环。 ( 4)此材料揭示的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分析回答问题。 ( 10 分) (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南美洲气候的突出特征是 , 判断的依据是。 ( 2)安第斯山以东的地形特征是。 ( 3)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4) A 地的气候特征是 ,属于 气候。 B 地降水大大少于 A 地,其成因是。 ( 5)该洲的森林资源正遭受严重破坏,试分析其后果,并提出合 理建议。 45. 读“某三个国家轮廓图”,分析回答问题。 ( 9 分) ( 1)图中地跨东、西两半球的国家 (填字母代号),判断依据是。 ( 2) A 国的工。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地理试卷
相关推荐
什么感觉呢。 结论: 滴酒精的皮肤有 的感觉,再吹 一口气,皮肤上感觉。 思考: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上 ,使皮肤感到凉,吹一口气时,酒精蒸发加快,吸热更多,感觉更凉些。 凉 更凉吸热 蒸发的特点: ① 、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②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 液体的温度。 ②、 液体的表面积。 ③、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 吸热 下降
X、 Y、 Z依次为( ) A. Na、 F、 O B. N、 O、 P C. C、 F、 O D. C、 O、 S 【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分析】 短周期中有 X、 Y、 Z 三种元素,令它们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a、 b、 c,三种元素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 30,每个 XZ2分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38,则: a+b+c=30, a+2c=38,故 c﹣ b=8,且 Y 与 Z
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拿出集气瓶正方在桌上, B操作规范; C、为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要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C操作规范; D、试管固定之前要先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节试管的高度, D操作不规范. 故选 D. 【点评】 本题重点考查实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并应用于解题当中. 11.在实验室中常将白磷浸泡在 水中保存,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白磷的着火点
; ② ; ③ ; 课本 P10 ① 燃烧正旺的煤炉用扇子越扇越旺 , 而燃烧的蜡烛一扇就灭。 这是为什么。 ② 家庭用煤经历了从 “ 煤球 ” 到 “ 蜂窝煤 ” 的变化。 请你谈谈这种变化的优点。 完全燃烧 氧气足量 、 燃烧较快 、 放热多。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足量 、 燃烧较慢 、 放热少。 ( 含碳量低的物质易发生完全燃烧 , 生成二氧化碳。
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可。 │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 [方法点拨 ] 物质的性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判断的关键是看它们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另外 , 还要注意文字描述上是否有 “ 能 ” 、 “ 易 ” 、 “ 有 ” 、 “ 可以 ” 等字眼 ,它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是性质描述还是变化描述。 │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 ► 类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