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内容摘要:
; ② ; ③ ; 课本 P10 ① 燃烧正旺的煤炉用扇子越扇越旺 , 而燃烧的蜡烛一扇就灭。 这是为什么。 ② 家庭用煤经历了从 “ 煤球 ” 到 “ 蜂窝煤 ” 的变化。 请你谈谈这种变化的优点。 完全燃烧 氧气足量 、 燃烧较快 、 放热多。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足量 、 燃烧较慢 、 放热少。 ( 含碳量低的物质易发生完全燃烧 , 生成二氧化碳。 含碳量高的物质易发生不完全燃烧 , 生成物除了二氧化碳外 , 还生成一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
相关推荐
48 49 50 总 分 得分 二、综合题 的大区。 ( 4 分) 图 15 ○ 1 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 2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 3 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 4 自北向南可明显分为三大地形区 ○ 5 位于“五海三洲之地” ○ 6 气候炎热干燥,节水农业成就显著 ○ 7 矿产以锡和石油为主 ○ 8 海外华人最大聚居地 ,回答问题。 ( 5 分) (
什么感觉呢。 结论: 滴酒精的皮肤有 的感觉,再吹 一口气,皮肤上感觉。 思考: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上 ,使皮肤感到凉,吹一口气时,酒精蒸发加快,吸热更多,感觉更凉些。 凉 更凉吸热 蒸发的特点: ① 、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②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 液体的温度。 ②、 液体的表面积。 ③、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 吸热 下降
X、 Y、 Z依次为( ) A. Na、 F、 O B. N、 O、 P C. C、 F、 O D. C、 O、 S 【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分析】 短周期中有 X、 Y、 Z 三种元素,令它们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a、 b、 c,三种元素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 30,每个 XZ2分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38,则: a+b+c=30, a+2c=38,故 c﹣ b=8,且 Y 与 Z
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可。 │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 [方法点拨 ] 物质的性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判断的关键是看它们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另外 , 还要注意文字描述上是否有 “ 能 ” 、 “ 易 ” 、 “ 有 ” 、 “ 可以 ” 等字眼 ,它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是性质描述还是变化描述。 │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 ► 类型四
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练习一: 下列是一些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图,其中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 ( ) A B C D A 练习二 : 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指出图中的错误,并改正。 错误: 改正: 长颈漏斗没有液封; 将长颈漏斗往下插到液面以下; 导管伸入发生装置过长; 导管向上拔,使之仅伸入烧瓶 一点; 用了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