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内容摘要: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造成 1959—1961三年经济特困。 调整恢复 ① 1960年冬“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轨道,农村减小生产单位、恢复自留地和市场贸易、停办集体食堂,城市调整计划指标; ② 1962年底经济基本恢复,文革之前取得了一系列经济和科技成就; ③ 隐患是思想领域的左倾错误并未消除。 文革浩劫 ① 原因: 文革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造成严重损失; ②经济影响: 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据估计国民经济损失约 5000亿元; 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与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 ③成就: 周恩来与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取得一定成果 我们不能让历史重演 “高举三面红旗”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理想对照现实 ,总结危害教训 一边是浮夸的高产 另一边却是荒芜的土地 大跃进时期放的卫星 南瓜与玉米远比人大 热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