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内容摘要:
② 若使有机物 X通过化学变化 , 使生成物中不再具有手性碳原子从而失去光学活性 , 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______________。 ( 只限一步转化 ) 消去反应 * 1 1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 : ① 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和酸 ,加入反应器中 . ② 向室温下的混和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 ,充分振荡 ,混和均匀 . ③ 在 5060℃ 下发生反应 ,直至反应结束 . ④ 除去混和酸后 ,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 5%NaOH溶液洗涤 ,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 ⑤ 将用无水 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 ,得到纯硝基苯 . 填写下列空白 : (1)配制一定比例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时 ,操作注意事项是 : . (2)步骤 ③ 中 ,为了使反应在 5060℃ 下进行 ,常用的方法是 . (3)步骤 ④ 中洗涤 、 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 . (4)步骤 ④ 中粗产品用 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 (5)纯硝基苯是无色 ,密度比水 (填 小 或 大 ),具有 气味的油状液体 . (1)先将浓硝酸注入容器中 ,再慢慢注入浓硫酸 ,并及时搅拌和冷却 . (3分 )(注 :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加入次序写错 ,不给分。 没回答 慢慢加入 ,扣 1分。 没回答 及时搅拌 扣 1分 .) (2)将反应器放在 50~ 60℃ (或回答 60℃ )的水浴中加热 .(2分 ) [注 :只回答 在水浴中加热 ,没回答 50~ 60℃ (或60℃ )扣1分。 回答 用酒精灯 直接加热 ,或只回答加热 的不给分 .] (3)分液漏斗 (1分 ) (4)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 (或回答除去残留的硝酸 ,硫酸 )(1分 ) (5)大 苦杏仁 (2分 ) 1( 1)区分下列各组有机物(填“操作 — 现象 — 判断”) ① 1— 丙醇和丙三醇 ②苯甲醇和苯酚 ③乙醇和乙醚 ④乙烯、苯、苯酚 ( 2)除去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加入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分别为: ①乙醇(水) _______________; ②溴乙烷(乙醇)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高三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相关推荐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造成 1959—1961三年经济特困。 调整恢复 ① 1960年冬“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轨道,农村减小生产单位、恢复自留地和市场贸易、停办集体食堂,城市调整计划指标; ② 1962年底经济基本恢复,文革之前取得了一系列经济和科技成就; ③ 隐患是思想领域的左倾错误并未消除。 文革浩劫 ① 原因:
( 2) 结合下面材料填空。 材料: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能够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① 从物质的元素组成看, CO由 组成的。 ② 从化学物质类别看, CO属于 (填 “ 单质 ” 或 “ 化合物 ” )。 ③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 “ 放出大量的热 ” 是 化学 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 ④ 从应用化学用语角度, “CO 燃烧 ” 可表示为。 在 此反应
产生 , 应加以处理。 典例精析 【 例 2】 某校研究性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夹持装置已略去 )。 (1)该小组同学用该装置进行铝与氢氧化钠溶 液反应制取气体及其燃烧性质探究实验。 ① 反应开始前,往量气管 C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液体为 (写出化学式 ) _________。 ② 实验开始时往烧瓶中加液体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4 分)用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可得到发烟硫酸( H2SO4 SO3),某化工厂用 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制成发烟硫酸,再与水混合可得密度为 、质量分数为 98 %的 H2SO4 t。 7 20.( 6分)有一学生取两份 A溶液做实验,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如下所示( C不考虑是微溶物)。 ( 1)写出化学式: A. 、 B. 、 C. 、 D.。 ( 2)写出下列反应的
事故,他毫不退缩。 ( )这个 消息很快就轰动了整个瑞典。 ( )长大以后,他对研究炸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2分 ) 为人子, ,亲师友,。 文中列举了 和 的事例作为榜样。 (4分 ) 黄河 ,那 、 的气势,令人。 “黄河的主人”是指 ,他能成为“黄河的主人”是因为。 (2+1+2分 ) 地球缺水原因主要有:一是 ;二是。 作为我们新时期 的 学 生 应 当 ( 怎
( 1)在容积为 3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 min后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了 g/L, 用 H2O表示 0 ~ 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关于上述反应在化学平衡状态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CO的含量保持不变 B. v 正 (H2O)= v 正 (H2)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 3)若上述反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