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xx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Cl﹣ +Na++Cl﹣ ═NaCl+H 2O B.图 ② 中石灰干燥剂的干燥原理是: CaO+CO2═CaCO 3 C.图 ③ 中的 C60是由 60个碳原子构成的 D.图 ④ 中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碳的化学性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分析】 A、根据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为水解答; B、根据生石灰具有吸水性解答; C、根据分子 是由原子构成的解答; D、根据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解答】 解: A、根据反应可以知道,中和反应实质就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的过程.故错误; B、根据题意,该干燥剂的成分为生石灰,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 OH) 2.故错误; C、物质丙的化学式为 C60,它的一个分子是由 60个碳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D、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正确. 答案: D. 6.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试管 ① 中有红色固体析出 B.试管 ② 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NO3+Fe═2Ag+Fe ( NO3) 2 C.试管 ① 和 ② 中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 D.只要有单质生成的反应就是置换反应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 A、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B、根据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进行分析; C、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进行分析; D、根据一氧化 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试管 ① 中有红色固体析出,故 A正确; B、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化学方程式为: 2AgNO3+Fe═2Ag+Fe ( NO3) 2,故 B正确; 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满足置换反应的条件,属于置换反应,故 C正确; D、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属于置换反应,故 D错误. 故选: D. 7.如图所示是化学兴趣小组研究复分解反应的实验中,将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随滴入 Na2CO3溶液质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向图中 X点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会变为红色 B.图中 Y点溶液中的碳酸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图中 Z点的溶液中不含溶质 NaCl D.图中 Y→Z 的过程中,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没有变化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分析】 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象中二氧化碳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通过分析可知, X点表示碳酸钠是过量的,向图中 X点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会变为蓝色,故 A错误; B、图中 Y点二氧化碳的体积达到了最大值,所以 Y点溶液中的碳酸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 B正确; C、图中 Z点表示盐酸过量,所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Cl、 HCl,故 C错误; D、图中 Y→Z 的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再改变,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大,所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 D错误. 故选: B. 二、解答题(共 7小题,满分 0分) 8.使用电池的过程是将 化学 能转化成 电 能的过程.目前甲醇汽车已进 入我省部分城市.甲醇汽车主要是利用甲醇(用 R表示)燃烧提供动力,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R+3O2 4H2O+2CO2, R的化学式是 CH4O(或 CH3OH) .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 根据能量转化进行解答.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解答. 【解答】 解:电池放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甲醇燃烧放出热量,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生成物是有 2个碳原子, 8个氢原子、 8个氧原子,反应物中已知有 6个氧原子故 2个 R分子中含有 2个碳原子、 8个氢原子、 2个氧 原子,一个 R分子中含有 1个碳原子、 4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故化学式为 CH4O 故答案为:化学; 电; CH4O(或 CH3OH) 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手捂试管导管口产生气泡,当放开手过段时间,发现导管中液面上升,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外界气压较高,将水压入导管 . 若用该装置与酒精灯配合使用,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的气体是 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 【考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制取装置;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分析】 根据压强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根据操作步骤分析注意问题;根据书写方程式的原则书写方程式. 【解答】 解:根据压强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试管内气体遇热膨胀,可看到 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外界气压将水压入导管,可看到导管内有液面上升.该装置与酒精灯配合使用,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 故答案为:试管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导管; 氧气; 2KMnO4 K2MnO4+MnO2+。河北省石家庄市20xx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
数目相同的是 A. 10g H2和 10g O2 B. 9g H2O 和 Br2 C. N2(标准状况)和 11g CO2 D. 224mL(标准状况)和 N2 20.下列物质能使淀粉 — KI 试纸变蓝的是 A.氯水 B. KBr C. KI D.碘水 21.等质量的 SO2和 SO3 A.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 : 3 B.所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 1: 1 C.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5: 6
ge? A. Friends B. Entertainment C. Education D. Health When you were young, ginger ale(姜味汽水) may have been a popular choice for reducing the unpleasant feelings caused by your upset stomach on the
词句,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 这是一次 危险 的实验。 1752年 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突然, 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 ‚ 之 ‛ 字, 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 ,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 ‚ 怒发冲冠 ‛般地竖了起来。 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 ,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 ‚ 怒发冲冠 ‛般地竖了起来。
2— 二溴乙烷的主要物 理性质是 熔点 沸点 密度 溶解性 ℃ ℃ cm3 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等 ( 1)试在方框内画出乙烯的发生装置图。 ( 2) B、 D中都盛有水,这两个装置的作用分别是 、。 ( 3) C 和 E 装置都盛有 NaOH 溶液,它们的作用是 ( 4)写出以乙醇、浓硫酸、液溴为主要原料生成 1, 2— 二溴乙烷的主要化学反应 方程式。 四、 (本题包括 2 题,共 20 分)
的根本利益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15. 2020— 2020年我国 GDP(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国内生产总值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总额 (亿元) 增长率 ( %) 数额 (元) 增长率 ( %) 数额 (元) 增长率 ( %) 2020年 471564 21810 6977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