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训练题内容摘要:

7亿吨氯化钙;有 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把各种 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 23% —— 25%。 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水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 ) (3分 ) A .死海里含有多种矿物质 B .死海海水的浮力大 C .死海海水比重大于。 ,有什么作用。 (2分 ) 答: 、 引起读者思考。 ( ),表明被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是( ) 6分 20.“死海水里含 有许多种矿物质”一句后边的冒号的作用是( )。 (4分 ) ( ) (4分 ) 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 ) (4分 ) 作比较 打比方 举例子 分类别 下定义 举例子 分类别 作 比较 举例子 打比方 分类别 作比较 (三) ①连我们脚底下的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很有趣的书。 ② 现在,在建筑工地上,挖土工人的铁锹碰到了灰色的石头,在你看来这不过是普通的石头。 可是,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石灰石。 它是从碎贝壳变化而成的,你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很古的时代,这个现在城市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③ 有时候,你在森林里走,忽然看到树木当中放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块,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 ④它是怎样到这儿来的呢。 谁有这样大的力气把大块的石头搬到森林里来呢。 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的森林的呢。 ⑤谁如果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会立刻说出,这叫做漂砾,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 这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岩石砸碎,并且把砸下来的石块带着一起走。 这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儿还根本没有森林。 漂砾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的。 ,下列分法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 A .① |② |③④⑤ B .①② |③④ |⑤ C .①②③ |④ |⑤ D .① |②③④ |⑤ 2 文的层义。 (6分 )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26 .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 )。 2 ⑤ 段,说明漂砾是怎样形成的。 (3分 )。 (四)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天空; 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8.本段的中心句是。 (3分 ) 29.本段的结构形式是。 (3分 ) ( ) (2分 ) ( ) (2分 ) A .天上的云 B .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C .紫态万千 D .变化无常 32.“姿态万千”是说云的 ,“变化无常”是说云的。 (4分 ) ,说说它们的主要作用。 (4分 ) 答:。 34.“招牌”一词形象地说 明了。 (3分 ) 初二语文提高题(四) (第二单元) (完成时间 40 分钟,满分 100 分,附加题 2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 、选择题( 1~10 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组( D ) A、游 弋 . ( y236。 ) 告 诫 . ( ji226。 ) 不 逊 . ( x249。 n) 干 涸 . ( h227。 ) B、肆 虐 . ( n226。 ) 丘 墟 . ( xū ) 漂 砾 . ( Ι236。 ) 中 枢 . ( shū ) D、铁 砧 . ( zh227。 n) 麻 痹 . ( b236。 ) 痉 挛 . ( lu225。 n) 霪 . 雨( y237。 n) 2.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错的一组( C ) A、不 逊 . (差) 谕 . 告(吩咐) 安然元 恙 . (病) B、轻 盈 . (优美) 弥 漫 . (遍布) 不 毛 . 之地(长草木) C、 俨 . 然(严肃) 预 兆 . (迹象) 逞 . 强施威(显示) D、干 涸 . (枯竭) 肆 虐 . (残暴) 臭名 昭 . 著(展示) 3.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B ) A,屡淹不死 执迷不悟 改斜归正 大惊失色 石。 川流不息 姿态万千 坚忍不拔 寸草不生 C,千遍一律 元精打采 峰峦叠蟑 凌罗绸锻 D。 漫不经心 等闲视之 白色绸墓 丝丝缕缕 4.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A、充分 B、充足 C、充沛 D、充实 ①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还 C。 ②只要 能 A 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 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 ③这份改造沙漠的计划,内容 D ,办法具体可行。 ④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 B 的水分。 5.下面三句依次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C ) ① 沙漠地区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三千小时。 ② 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③ 我国科学②院研究所在托克逊地方试制了半径 2 米的风力车,可以 供发电、汲 水。 磨面之用。 A、①列数字 ②下定义 ③举例子 B、①举例子 ②打比方 ③列数子 C、①列数字 ②打比方 ③举例子 D、①列数字 ②下定义 ③列数据 6.根据下面每句话的意思概括出成语 A、坚持错误不觉悟。 B、显示强大,施展威力。 C、坏名声尽人皆知。 D、常指人平平安安,没有什么意外与疾病。 7.对下列句子主干分析错误的一组( C ) A、我国 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主干:发展表明优越。 B、《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年。 主干:“旅人桥”建成。 C、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 主干:死海是约旦河。 D、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主干:来临迟。 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 A、风里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B、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它有时像一块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 白的绫纱。 C、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脚下 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 D、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9.下面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D) A、从这项活动中,提高了同学的思想觉悟。 B、报纸上登出了一张长江三峡的拦水坝。 C、母亲逝世到现在已整整九年多了。 D、林木和草类成长以后,沙丘就可以固定下来了。 选出下面四句话中没有反义词的一项( D ) A、 他向来作风谨慎,对大小问题从不疏忽,惟恐出什么差错会给工作造成失误。 B、 池塘里,荷叶完全枯萎了,只有山坡上的野菊花丛丛、繁茂地生长着。 C、 阴晦天空,变得晴朗 ,清澈 . D、 情况十分复杂 ,他却泰然处之 ,从容不迫 .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1《向沙漠进军》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 ) 12.奴隶们被投入死海中的“投入”是“扔进”的意思。 它与现在“资金投入不够”的“投入”含义不同。 ( ) 13.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有的„„,有的„„,这里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 ) 14.说明事物要求在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方面都要准确无误。 在准确的前 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 本单元的课文,语言平实的有 《看云识天气》,语言生动活泼的有《向沙漠进军》,《大自然的文字》的语言既平实 又生动。 ( ) 15.《死海不死》这一课题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 ( ) 三 .阅 读题 (一) 15 分 ①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 ②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 ③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④到距离防护林等于高度二十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 ⑤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 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二十倍。 ⑥ 其次是培植草皮。 ⑦ 有了草皮覆盖地面, 即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16.这段文字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①②③④⑤ ∣⑥⑦ B、① ∣ ②③④⑤ ∣⑥⑦ C、①②③ ∣ ④⑤ ∣⑥⑦ D、①②③ ∣ ④⑤ ⑥⑦ 17.这段文字所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2 分) A、按照事物的空间顺序 B、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 C、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 D、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 18.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4 分) 19.说防护林“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 超过林木高度的二十倍”,其原因是什么。 从原文中找答案。 ( 3 分) 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文字的大意: ( 4 分) (二) 15 分(二)《同步 47》 书籍面临着危机。 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三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 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 1200 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 1850 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 50 至 100 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 25 年便化为尘土。 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 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 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 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 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干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 4 至 5 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 100 年延长到 500 至 600 年。 ①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 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 ②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 ③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 ④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找到。 2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 (从第一段文章中找出恰当词语,回答不超过 8 个字)( 2分)。 22.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