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第3章化学实验常见仪器及其基本操作内容摘要:

封保存。 ⑷易燃物质(如:酒精、硫、磷、镁粉等)和易爆炸的物质(如:高锰酸钾、硝酸铵等)存放时要远离火源。 ⑸ 白磷 保存在 冷水 中 , 金属 钠 保存在 煤油中。 操作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 内 壁。 二低: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液 体 低于滤纸上沿。 三靠 :漏斗颈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引流的玻璃棒下端轻靠滤纸三层一侧;盛待过滤的烧杯的 尖 嘴部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 应手持玻璃棒中上部。 ⑴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出来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⑵给物质加热:加热前要预热;给液体加热可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等,给固体加热可用试管、蒸发皿等,试管和蒸发皿可直接加热,烧杯、烧瓶要垫上石棉网; 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要用试管夹,管口不能对着人 , 并使试管跟桌面成 45176。 的角度,先给液体全部加热,然后在液体底部加热,并不断摇动。 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 斜。 加热后很热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蒸发液体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可停止加热,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移走,并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一般可采用研细固体、加热、搅拌或振荡等方法加快溶解。 操作步骤:计算、称量(对固体溶质)或量取(对液体物质)、溶解。 说明:在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的物质,例如浓硫酸的稀释,应 把密度较大的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 水 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⑴装配一般由玻璃导管插入橡皮塞、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和塞子塞进容器口(玻璃导管要插入的一端用水湿润)。 ⑵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可用手掌心握容器外壁,也可用酒精灯微热。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水进入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⑴ 水洗法:在试管中注入少量水,用合试管刷蘸洗涤剂刷洗,再用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清洗,洗涤干净的标志是:附着在玻璃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 也不成股流下。 ⑵ 药剂洗涤法: ① 附有不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 , 可选用稀盐酸清洗,必要时可稍加热。 ② 附有油脂,可选用热碱液(碳酸钠 溶液 )清洗。 ⑴使用任何电器要谨防触电,不用湿手接触电器,实验结束后应立即切断电源。 ⑵ 酸性烧伤可用清水或 2%的碳酸氢钠 (即小苏打 )溶液冲洗;碱性烧伤可用 2%醋酸溶液或 2%的硼酸溶液冲洗,冲洗后涂上油膏,并将伤口扎好。 重者送医院诊治。 ⑶ 眼睛的化学灼伤:凡溶于水的化学药品进入眼睛,应立即用水洗涤,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如属碱类灼伤,则用 2%的医用硼 酸溶液淋洗;如属酸类灼伤,则用 3%的医用碳酸氢钠溶液淋洗。 重者应立即 送 医院治疗。 ⑷ 干石灰或浓硫酸烧伤时,不得先用水冲洗。 因它们遇水反而放出大量的热,会加重伤势。 可先用干布 (纱布或棉布 )擦试干净后,再用清水冲洗。 【经典例题】 例 1 下图是某同学配制 500g 质量分数为 %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