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物质基本概念和原理内容摘要:

物质 物质 的 变化 物质的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基本类型 置换反应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放热 吸热 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物质的特性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颜色、 状态、密度气味 硬度、 金属的导电性 熔点、沸点 溶解性 酸碱性 可燃性 不稳定性 氧化性 还原性 a ⑤ 化学变化(反应)的实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的过程。 (原子的化分和化合) ( 1 )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 ①酒精挥发 ②钠原子变成钠离子 ③食物腐烂 ④铁矿石炼铁 ⑤物质爆炸 ⑥电灯发光 例题 BCD( 2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即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 H2 用于探空气球 C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 CO2 用于灭火 D 例 4 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 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1.硬度 ; 2.熔点 ; 3.密度 ; 4.颜色 [例 3] 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极少的氧会转变成臭氧(化学式为 O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 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 氧气和臭氧是同种物质 D. 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单质 BD 实例分析 例 1 下列变化中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例 2 氢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质量守恒定律 • 定律内容: •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 ,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 守恒的原因: •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各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 •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可将化学反应过程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宏观 元素种类不变 五个不变 原子种类不变 微观 原子数量不变 化学 原子质量不变 反应 过程 宏观: 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两个一定变 微观: 分子的种类一定变 • 一个可能变 —— 分子总数可能变 质量守恒定律 • 定律的应用: • 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 • ①对于反应前的物质来讲,强调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入。 对于反应后的物质来讲,强调“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像生成的气体,沉淀等都要计入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中去。 ②“质量守恒”不等于“体积守恒”, • 将含有 15g A, 10g B, 9g C的粉末状混合物充分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后, A剩余 3g,B增加到 25g, C已消耗完,并有气体 D放出,反应过程中,各物质质量变化的比值, • A : B: C: D为 ( ) A. 5:4:3:2 B. 4:5:3:2 C. 3:2:4:5 D. 2:3:5:4 • 3克的镁粉和 10克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 ) 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