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xx届高三8月开学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又有咸味, 容易使人误食中毒。 已知 NaNO2能 发生如下反应 : □NaNO 2+□HI→□NO↑+□I 2+□NaI+□H 2O ( 1)配平上面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 2)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 __________;若有 1mol的还原剂被氧化,贩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是 _______________。 ( 3)某厂废液中,含有 2%~ 5%的 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能使 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 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D (2). 2 4 2 1 2 2 (3). NaNO2 (4). 10 23 (5). NaNO2+NH4Cl=NaCl+N2↑+2H 2O( 3分) 【解析】 ,电离出氢离子的是酸,结合氢离子的是碱; A、H2O, D、 HCO3既能电离出氢离子,又能结合氢离子,所以既可以看作酸又可看作碱; B、 NH4+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是酸; C、 OH、 E、 CH3COO、 F、 Cl 能结合氢离子,所以是碱。 答案选 A D; Ⅱ. ( 1)在反应中, N 元素的化合价从 +3 价降低到了 +2 价,得到 了 1mol 电子,I元素的化合价从 1价升高到了 0价,共失去电子 2mol,根据电子守恒,所含以氮元素的物质前边都乘以系数 2,碘单质系数是 1,根据原子守恒, NaI 前边式系数 2, HI 前边式系数 4,水的前边是系数 2,故答案为: 2;( 2) 2NaNO2+4HI═2NO+I 2+2NaI+2H2O,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 NaNO2是氧化剂, HI 中碘元素化合价升高(从 1价变为 0价)被氧化,其中碘化氢被氧化和未被氧化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若有 1mol 的还原剂被氧化,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是 1mol6 .0210 23mol1=10 23;( 3) NaNO2具有氧化性,能使 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 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NO2+NH4Cl=NaCl+N2↑+2H 2O。 9. A、 B、 C、 D、 E均为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其离子组成如下表。 (各化合物中离子组成不重复) 阳离子 Na+、 Al3+、 Ag+、 Ba2+、 Fe3+ 阴离子 Cl、 CO3 SO4 NO OH 分别取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 用 pH试纸分别测得 B、 C溶液均呈碱性,且 molL B溶液 pH13; ②D 溶液加入铜粉,溶液质量增加; ③ 在 E溶液中逐滴滴入 B至过量,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完全溶解; ④ 在 A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至过量,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完全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B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 , E的名称; ______________。 ( 2) C水溶液呈碱性原因 :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阴离子的总数: C溶液 ___________NaHCO3溶液。 (填 “”或 “” ) ( 3) D溶液呈 ________(填 “ 酸性 ”“ 碱性 ” 或 “ 中性 ” )。 若将 D溶液加热蒸干得到固体应是 __________(填化学式 )。 若将 E溶液加热蒸干后再高温灼烧得到固体应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 【答案】 (1). 氢氧化钡 (2). 氯化铝 (3). CO32+H2O HCO3+OH (4). (5). 酸性 (6). Fe2(SO4)3 (7). A12O3 【解析】 由己知离子组成的易溶于水的化合物中,显碱性的有 NaCO Ba(OH)NaOH,其中 mol。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xx届高三8月开学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