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xx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对人类生存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 ) A.煤的燃烧 B.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 C.用氢气做高能燃烧 D.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煤的燃烧释 放的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能造成水体的污染,用氢气作燃料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气,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会造成空气和水体的污染. 【解答】 解: A、煤的燃烧释放的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故 A错误; B、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能造成水体的污染,故 B错误; C、用氢气作燃料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气,故 C正确; D、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会造成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造成空气和水污染的原因,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3.尿素 [CO( NH2) 2]是一种高效化肥,它属于 (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 解:尿素中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 A.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化肥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化肥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都是混合物 C.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逐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 A错误; B、溶液的概念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 B正确; C、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故 C错误;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下列属于酸的电离方程式的是 ( ) A. KNO3=K++NO3﹣ B. NaCl=Na++Cl﹣ C. H2SO4=2H++SO42﹣ D. NaOH=Na++OH﹣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 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A、 KNO3=K++NO3﹣ ,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的电离方程式,故选项错误. B、 NaCl=Na++Cl﹣ ,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的电离方程式,故选项错误. C、 H2SO4=2H++SO42﹣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 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的电离方程式,故选项正确. D、 NaOH=Na++OH﹣ ,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的电离方程式,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掌握酸碱盐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不必考虑的是 ( ) A.是否有沉淀生成 B.是否有气体生成 C.是否有水生成 D.金属活动顺性 【考点】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 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由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故是否有沉淀生成需要考虑,故选项错误. B、由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故是否有气体生成需要考虑,故选项错误. C、由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故是否有水生成需要考虑,故选项错误. D、由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 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故金属活动性没有必要考虑,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在反应: C+2CuO 2Cu+CO2↑ 中,氧化剂是 ( ) A. C B. CuO C. Cu D. CO2 【考点】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氧化反应.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还原剂得 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此反应中,氧化铜失氧被还原. 【解答】 解:由化学方程式式可知,氧化铜在反应中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故选 B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8.已知 20℃ 时 NaCl的溶解度为 36克, 20℃ 时在 50 克水里最多能溶解 NaCl( ) A. 18克 B. 36克 C. 50克 D. 100克 【考点】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 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定义中的四要素:一定温度、 100g溶剂、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及单位克. 【解答】 解:根据溶解度的概念,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其涵义是 20℃ 时, 100g水中最多溶解 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 20℃ 时在 5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 NaCl18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熟记溶解度的四要素(温度、 100g溶剂、饱和状态、单位是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中,错误的是 ( ) A.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C.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检验 H2的纯度 D. H2还原 CuO完毕,先停止通 H2,再熄灭酒精灯 【考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一定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 B、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D、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 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如果气密性不好,更换仪器,会浪费药品,该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 B、制取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制取O2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该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 C、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再点燃,以防发生爆炸,该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若先停止通氢气,生成的铜将再次被氧化,要继续通氢气,直到铜被冷却,该实验操作先后顺序 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0.下列实验的操作与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考点】 称量器 托盘天平;测量容器 量筒;加热器皿 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考虑; B、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方法考虑; C、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 D、过滤液体时,注意 “ 一贴、二低、三靠 ” 的原则. 【解答】 解: A、称量物放 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称量,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故A错; B、熄灭酒精灯的方法: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 B错; C、量筒的读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 C正确; D、图中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会造成过滤时液体溅出;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会使液体溅出;故 D错. 故选: C.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每题 2分,共 10分,每题有 1~ 2个正确答案) 21.下列观点中你不赞成的是 ( ) A.煤为人类提供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 B.氢气让人欢喜让人忧 C.煤气化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个潜伏着的无形杀手 D.水是取之不尽的,只有个别地区存在着用水危机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毒性;水资源状况;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专题】 化学与能源.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易形成温室效应,氢气是清洁能源,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水不是取之不尽的资源. 【解答】 解: A、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易形成温室效应,所以煤为人类 提供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故 A正确; B、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且热值很高,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