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xx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内容摘要:
20.( 9 分)某同学在实验室中使用暗紫色固体 A 进行探究实验,他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下: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 B: F:。 ( 2)加热操作中用作热源的仪器是。 ( 3)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4)反应③的现象是。 ( 5)反应①和反应②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无色气体 B,较好的方法是(填编号): ,理由是。 四、 实验与探究题 .(本题有 4 小题,共 30分) 2( 11 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 1)出仪器名称: ○1__________○ 3 ○ 4 ____________。 ( 2)实验室采用氯酸钾 制取氧气时,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填序号) ,选择该装置考虑的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B 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 改正后此装置可以用于 (填药品名称)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在实验中起到 的作用。 ( 4)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气泡 时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 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可能会引起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选用 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2.( 5 分)水在实验室中运用非常广泛,不同的实验中水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图 1 图 2 图 3 ( 1)如图 1,在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点燃红磷放入集气瓶内的实验现象是 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 2)如图 2,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容器底部放水或细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如图 3,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要收集的气体应从 ________(填 a 或 b)口通入。 23.( 10 分)学好如何观察实验是学习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请根据以下项目观察蜡烛,并填空。 ( 1)点燃蜡烛时,可以看到蜡。江西省宜春市20xx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相关推荐
并能对结论进行科学推理。 ( 1)我们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
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对人类生存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 ) A.煤的燃烧 B.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 C.用氢气做高能燃烧 D.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分)海洋植物如 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室里从海洋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 ②③ 设计成如图所示: 已知 ②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KI======2KCl+I2。 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提取过程 ①③ 中实验操作名称: ①________ , ③________。 ( 2)四氯化碳是 ________色
„„ 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 ” 这表明严复译书的政治目的是 ( ) A.从纯学 术的角度介绍生物进化论 B.弥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缺陷 C.号召人们顺应优胜劣汰无所作为 D.唤醒国民通过改革而奋发图强 1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着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以下对联刻画的对象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是 ( ) A.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列有关电与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 磁场的某些性质 B.发电机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通电的电动机周围具有磁场 D.地磁场的磁感线都是从地理南极附近发出的 【考点】 磁感线及其特点;磁场. 【分析】 利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分析选择项中的内容,即可确定各选择项的正误. 【解答】 解: A、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某些性质,故 A的说法正确. B
说法正确的是 ①“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②“兜底线”要加强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③“兜底线”要尽量消除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④“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避免经济波动起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 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中提出来的。 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财政政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