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20xx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列有关电与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 磁场的某些性质 B.发电机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通电的电动机周围具有磁场 D.地磁场的磁感线都是从地理南极附近发出的 【考点】 磁感线及其特点;磁场. 【分析】 利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分析选择项中的内容,即可确定各选择项的正误. 【解答】 解: A、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某些性质,故 A的说法正确. B、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 B正确. C、磁体和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故 C正确. D、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而磁感线是从磁体的北极流出回到南极,所以地磁场外部的磁感线是从地理的南极附近流出 的,而内部的方向正好相反.故 D错误. 故选 ABC. 【点评】 此题涉及了电磁学中的多个知识点,题目的难度不大,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9.( 2017•涿州市一模)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 “ 蹦极 ” 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 A 点. 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 C 点是小石块从 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石块从 A点到 C点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石块在 B点时的动能最大 B.从 A点下落到 B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逐渐增 加 C.从 B点下落到 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小石块在 C点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最小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分析】 影响动能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小石块的质量在下落过程中不会改变,因此只需考虑速度的变化情况,这就要从小石块的受力分析入手解答.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解答】 解: A、小石块从 A 点到 B点是加速下降的,虽然到达 B点后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但此时由于弹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故小石块仍加速下落,其动能最大时应该是在其速度最 大时.小石块在 B点时速度不最大,动能不最大.故 A错误; B、小石块从 A 点到 B 点是加速下降的,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变大,所以小石块的动能逐渐增加.故 B正确; C、小石块到达 B 点后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但此时由于弹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故小石块仍加速下落,其速度继续增加,当弹力大于小石块的重力时,小石块受到的合力向上,其会减速下落,据此能看出,从 B点下落到 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 C正确; D、到达 C点橡皮筋的伸长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故 D错误. 故选 BC. 【点评】 此题难度较大,关键是对石块的受力分析 ,同时要结合力的合成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等知识,还要明白在蹦极的过程中,是重力势能与动能、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10.( 2020•长沙)如图电源电压和灯的电阻保持不变,先闭合 S1,灯 L正常发光,电流表有示数,再进行下列操作后,判断正确的是( ) A.同时闭合 S S2,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B.同时闭合 S S3,电流表示数变大,灯的亮度不变 C.同时闭合 S S3,电压表示数不变 D.断开 S1,只闭合 S2,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先闭合 S1 时,电路为 L 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被断路; ( 1)同时闭合 S S2时,电路仍为 L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被短路; ( 2)同时闭合 S S3时, L 与 R 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通过 L的电流和实际功率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根据有无示数判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 3)断开 S1,只闭合 S2时, L与 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 R两端的电压,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根据 电压表有无示数判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先闭合 S1时,电路为 L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被断路; ( 1)同时闭合 S S2时,电路仍为 L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被短路,则电流表示数和灯的亮度均不变,故 A错误; ( 2)同时闭合 S S3时, L与 R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通过 L的电流和实际功率不变,灯的亮度不变,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 B正确; 因电压从无示数变为有示数, 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 C错误; ( 3)断开 S1,只闭合 S2时, L与 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 R两端的电压,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由 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因电压从无示数变为有示数, 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分清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 二、填空及简答题 11.( 2017•涿州市一模)小明坐在以 100km/h的速度行驶的小汽车上,看到对面行驶过来的大货车.若大货车速度为 70km/h,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大货车的速度为 170 km/h.当小明乘坐的小汽车与大货车擦身而过时,感觉到车身有一点晃动,其原因是: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 ( 1)向相反方向行驶的两车,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等于两车速度之和; (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解答】 解: ( 1)由题知,大货车速 度为 70km/h,小汽车的速度为 100km/h,且大货车与小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反,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大货车的速度为: △ v=v 货 +v 汽 =70km/h+100km/h=170km/h; ( 2)当小明乘坐的小汽车与大货车擦身而过时,两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很大,压强变得很小,在外面大气压的作用下,两车要向中间靠拢,所以会感觉到车身有晃动. 故答案为: 170;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对运动速度的计算、流体速度与压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属于中考热点. 12.( 2017•涿州市一模)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请请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 ( 1)从文 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 . ( 2)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在错误句子下面画上横线,并说出错在哪里. 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这部分是错误的,因为凹透镜对光束是发散的,不可能会聚,作者将凹透镜和凹面镜混淆,显然为一误 ( 3)从上文找出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 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暴露居民的生活隐私,聚光甚至要引起火灾 . ( 4)如何预防光污染。 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要限制开发商在居民区造商务大楼.对玻璃墙的设计 、制作及使用范围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防止光污染进入居民家或公共设施内 . 【考点】 光的反射;镜面反射. 【分析】 ( 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可从文中找光的反射有关知识,因为光污染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才能会聚光线; ( 3)光照在玻璃幕墙会发生镜面反射,从而形成光污染. ( 4)光污染是由镜面反射产生的,改为漫反射就不会形成光污染. 【解答】 解:( 1)图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有:玻璃幕墙的反光﹣﹣﹣光的反射;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应该时凹面镜), 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 2)凹透镜是可以透过光线的,那种凹形建筑物不能透过光线,只能反射光线,是凹面镜,因此材料中的 “ 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 ” 是错误的,因为凹透镜对光束是发散的,不可能会聚,作者将凹透镜和凹面镜混淆,显然为一误. ( 3)玻璃幕墙对人带来的危害有: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暴露居民的生活隐私,聚光甚至要引起火灾. ( 4)玻璃幕墙的表面是比较光滑的,发生镜面反射产生光污染,若采用比较粗糙的建材发生漫反射就不会产生光污染,例如:要限制开发商 在居民区造商务大楼.对玻璃墙的设计、制作及使用范围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防止光污染进入居民家或公共设施内. 故答案为:( 1)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 ( 2)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这部分是错误的,因为凹透镜对光束是发散的,不可能会聚,作者将凹透镜和凹面镜混淆,。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20xx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
„„ 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 ” 这表明严复译书的政治目的是 ( ) A.从纯学 术的角度介绍生物进化论 B.弥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缺陷 C.号召人们顺应优胜劣汰无所作为 D.唤醒国民通过改革而奋发图强 1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着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以下对联刻画的对象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是 ( ) A.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0.( 9 分)某同学在实验室中使用暗紫色固体 A 进行探究实验,他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下: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 B: F:。 ( 2)加热操作中用作热源的仪器是。 ( 3)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4)反应③的现象是。 ( 5)反应①和反应②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无色气体 B,较好的方法是(填编号): ,理由是。 四、 实验与探究题 .(本题有 4 小题,共
并能对结论进行科学推理。 ( 1)我们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
说法正确的是 ①“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②“兜底线”要加强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③“兜底线”要尽量消除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④“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避免经济波动起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 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中提出来的。 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财政政策时
确. 故选 B.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8.实验结束后,用灯帽熄灭酒精灯依据 的主要原理是( ) A.清除酒精 B.隔绝空气 C.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D.降低酒精灯的温度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17.已知椭圆的焦距 .短轴长 .长轴长 ,组成一个等比数列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________________. 18.已知 z z i z z1 2 1 22 , , ,对应的点分别为 Z Z2,把向量 ZZ12 绕点 Z1,顺时针方向旋转 32,得到向量 ZZ13 , 则 31zz 对应的复数为 _______________。 19.如图 :△ AFB在直角坐标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