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各种规章制度内容摘要:
或碳素笔认真填写,书写工整,文字要规范,各项内容要准确、齐全,时间(日期)栏、项填写均以公历为准。 2.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保管,遗失要及时补发,预防接种卡册城镇由接种点保管,农村由乡镇卫生院保管。 3.儿童迁移时,由寄居地的接种点或卡册保管单位将预防接种卡或接种证明交给儿童家长,并将接种资料留据 存查;迁入地的接种点要主动向儿童家长索取预防接种卡、证或接种证明,无预防接种卡、证或接种证明的要及时补发。 4.接种单位至少每半年对所辖区域进行一次预防接种卡、证、册的核查和管理,及时补卡、剔卡和消卡,剔除的卡片由接种点另行妥善保管。 5.凡在本地居住 3 个月以上,户口不在本地的 0~7 岁儿童,要建立临时接种卡、证,并负责免疫接种。 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1.坚持昼夜接诊, 24 小时值班,值班人员不能出诊,不得脱岗,也不得随便找人顶替。 2.医院实行轮流值班,值班值班人员不但负责 病人的接诊工作,还要负责医院的安全和室内清洁卫生,谁值班谁负责。 3.值班人员如有急诊病人需要抢救时,须向院领导及时汇报,及时抢救,如不向院领导汇报私自处理造成后果的,由值班人员负责。 如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上级医师处理。 4.值班医师应提前半小时到岗,接受各级医师交班,并应巡视病房,危重病员应于床前交接。 5.医师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情况和处理事项记录于交班簿,值班医师亦应将值班期间的病情变化处理情况记于病程记录,并同时重点扼要记入交班簿。 交接班内容:危重病人、新病人、手术病人及手术后三天 之内的病人。 6.每天晚 8: 00— 10: 00,值班医师应与值班护士共同查房,包括对陪伴人员、病房卫生及安全等全面检查一次。 每天早晨值班医师须将病员病情及处理情况向责任医师报告,并须交待清楚危重病员情况和尚需要处理情况。 治疗室工作制度 1.负责住院、门诊病人的注射和各种处置工作,复杂伤口须在外科医生有指导下进行。 2.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要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 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病人外,不许在室内逗留。 3.做好开诊前 的准备,消毒好各种器械,备齐各种用品。 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4.凡注射(处置)应按处置单医嘱进行。 对过敏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注射后严格观察, 30 分钟后方可离开,如发生注射药物间反应或意外情况,立即报告院长,并及时进行处置。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处置)时要细心、准确,对病人要热情体贴,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6.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剧毒药品与重药品应加锁专人保管,严格交接班。 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各类器械 用具要定期消毒或更换,消毒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即清洗程序及消毒时间要符合要求,每周大消毒一次。 8.消毒和无菌物品须注明消毒或灭菌日期,超过 1 周者须重新消毒或灭菌。 9.治疗室要储备一定的抢救药品,以及时抢救使用。 中医科工作制度 一、中医科应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搞好门诊和病房工作。 二、中医科病员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决定。 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 三、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 广应用。 四、积极弘扬中医的特长,如针灸、推拿、正骨、男科、妇科、皮肤科等,设专科门诊方便群众就医。 五、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转抄,只能供参考。 医师未见患者,一概不得开处方和抄方。 六、对于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医师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 七、中医治疗的住院患者,是否需要随诊,由会诊医师确定,并认真做好记录,定期随诊。 各科中医随诊的患者,出院前三天经治医师通知随诊医师停开中药,以免造成浪费。 八、在弘扬中医特长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和应用西医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中西医结 合治病的新路子。 放射 室 工作制度 一、各项 X 线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 急诊病人随到随检。 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二、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 特检摄片,待观察湿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三、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四、 X 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 进修和实习医师写的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审阅签名。 五、 X 线照片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 全部 X 线照片都应由放射科登记、归 档、统一保管。 借阅照片要填写借片单,并有经治医生签名负责。 院外借片,除经医务科批准外,应有一定手续,以保证归还。 六、每天集体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 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八、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X 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辐射防护制度 各室机房设置位置要合理,应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安全。 要有足够的面积和高度,周围墙壁、门窗均应达到防护标准。 各类 X 线机透视及照片的最高照射 条件应在安全使用范围之内,对转让或修复的旧机器,必须要求达到防护标准才能使用。 在每次检修时,更换与防护有关的零部件后,应请有关防护监测机构再次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应尽量减少受检者的 X 线照射,避免重复检查,对非受检部位应加强防护。 儿童、孕妇及妇女月经期间尤应重视,必须接受检查时,应尽量减少下腹部接受不必要的照射剂量。 除重危患者外,检查室内应减少陪人或尽量缩短陪伴时间。 必须配备受检防护用品,如腰系防护巾、防护三角等。 放射科候诊处应达到防护要求。 患者一般不得在机房内候诊。 在摄片 时,必须要有封顶的防护铅垒,不宜用铅屏风代替。 对刚开始从事 X 线工作的人员,上岗前必须到有关防护机构进行体格检查及防护知识培训,两者合格后,领取放射工作人员证书,方能参加放射专业工作。 凡从事 X 线工作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医护人员接触 X 线时,必须戴铅眼镜、铅手套、铅帽及铅围裙等防护用品,并佩带个人辐射线剂量计。 医、技、护人员按国家规定享受保健假和营养津贴。 休假期间严格避免再接受 X 线照射。 口腔科工作制度 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治疗室。 对所有用于口腔内或接触患部的器械(包括牙钻、机头、托盘等)均严格消毒。 进行各项口腔治疗手术前,应用肥皂、流水洗手或用 %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浸泡 12 分钟,必要时加戴无菌手套或指套。 手术时必须戴无菌手套。 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必须思想集中,严肃认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治疗室内的各项物品,均应有固定的放置地点,专人保管,逐日检查,随时补充,及 时更换。 门诊所有设备、器械,须经常检查、加油、保养,并定期清点,防止损坏或遗失。 经常保持室内整洁,每日治疗室通风 30 分 钟以上,紫外线空气消毒。 清 洁 工作 应在治疗前、后进行,治疗中不得进 行,清洁地面时应先拖后扫。 注射麻醉剂前应首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并按常规要求作过敏实验。 治疗室内应备有常规急救药品,并专人负责,每日检查。 1下班前应检查各诊室及技术室,并切断水、电总开关,防止发生意外。 消毒灭菌隔离制度 一、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及《传染病管理法》等法规并达到以下要求: 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医 疗器械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不得重复使用,用后的一次性物品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二、加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供应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层流室、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等,并达到以下要求: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有相应的措施。 各部门对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有原始记录。 护理人员能正确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方法。 三、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 制定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消毒隔离制度与相关措施到位,人流、物流有明确的流程标识。 有手卫生规范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凡接触病人及操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学洗手,接触传染病人按传染病房刷手法。 四、按照规定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和灭菌,达到以下要求: 建立有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或灭 菌制度、操作常规与合格的标识目录和可使用范围(器械、穿刺包、换药碗、碘酒、酒精瓶、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等),由供应室统一处理。 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和灭菌效果的定期与不定期检测的原始资料与记录。 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达 100%。 包内有化学指标卡,包外贴 3M 指示带。 无菌物品专室、专柜存放,每日检查品名、有效期。 无菌包一经打开不超过 24 小时;铺无菌盘不超过 4 小时;无菌干罐持物钳不超过 4 小时。 对检测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有处理程序和记录。 五、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各 项检测,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整改,并有记录。 六、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在班时必须穿工作衣、裤,着装整齐;无菌操作时戴口罩、帽子;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当接触血液、体液或损伤之皮肤、黏膜或组织时,均应戴手套。 七、病人安置的原则: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传染病和可疑传染病要按传 染病常规隔离,传染病人的各类污染物品和排泄物,严格按先消毒后排放的原则进行处理。 八、病人床单位、布类、用品、餐具、便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进行终末 处理。 九、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区域每日湿式清扫,拖布专用,标识明确,分类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十、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感染性医疗废弃物置黄色塑料袋内,损伤性废弃物置硬性容器内,标识清楚、交接登记,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特殊感染性废弃物放入指定容器中密封,焚烧处理。 生活垃圾置黑色塑料袋内。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制定全院感染控制规划及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配合好上级业务部门对本院临床科室和各村卫生室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采样监测,对不达标 的科室和卫生室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措施。 三、组织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对有关医院感染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对策。 四、负责医院人员的业务 培训。 五、监督检查有关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六、对全院使用中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监测,凡不合格者及时更换。 七、监督进入医院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消毒药械每季度查验 “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 “产品备案凭证 或者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对进口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有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及无菌日期、失效期等中文标识。 八、每季度检查卫生室一次,包括一次性卫生用品监测情况,毁形记录,各种无菌包内有无指示卡。 九、每月对全院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 十、定期检查全院污水处理及污物的焚烧情况。 各科室人员职责 一、负责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 二、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三、积极配合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工作,反馈和上报有关信息。 四、宣传、学习医院感染和监控知识,有关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五、协助值班人员对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掌握抗生素使用情况,实施合理使用抗生素规则。 六、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积极配合,动员全科人员认真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和监控工作。 七、积极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开展工作,协调与病区医、护、患者之间关系。 八、督促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定,制度、计划、措施的贯彻与落实,及时反馈有关信息。 九、按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做好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标本的收集,把好质量关,不弄虚作 假。 十、实施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指导乡村医。乡镇卫生院各种规章制度
相关推荐
张 仁才 审 核: 批 准: 编制日期: 2020年 01月 03日 工程项目部目 录道路管线事故应急准嚼竣搔链漓吊旨萧硷牢猜挤擒僻铜讽靴扒掠耪擞滔壳竖滚疏潜劈碍馈妹禄衫谗慌篱获醒曙巡仲扬氯膏膜苛丛簿成姚捐损悯洛荆讲欢濒袍写茨蓝拽舒 编号: 预 — 02 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1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编 制: 张仁才 审 核: 批 准: 编制日期: 2020年 01
重要赔偿 搬 迁赔偿 m2 900 800 青苗赔偿 m2 850520 769560 果树赔偿 m2 54000 63000 林区赔偿 m3 36000 72020 9 投资估算 万元 26464 27383 由上表可看出,东线方案比西线方案工程投资少 919 万元。 西线方案线路稍短,穿越一二级路次数较少,但要多 1 处 山岭隧道 和多穿 1 次中型河流,工程量较大 ,且交通依托条件较差
器材管理制度 医疗器材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定点放置。 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用毕清洁处理或消毒后归还原处。 贵重、精密仪器须有保养记录。 抢救器械原则上不外借,必须外借时,须经科主任、护士长同意。 药品保管制度 病区根据病种配备常用和急救的中西药品,保持一定基数,供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 根据药品的性质,分类定点放置、定时清点、定期检查,专人负责。 抢救药品定位、定数存放。 毒、麻、限、剧
角度后,拉长皮带。 17 缩短时,自金属固定片拉开松弛的皮带,然后拉皮带夹子消降松弛。 将腰带放在臀部附近。 要解开安全带时,压下扣环上的红色按钮。 在中央腰带的扣环及金属固定片上有一个“中心”标记。 在系上中央腰带之前确定检查此标记。 这个后中央腰带的金属固定片只可以插在中央扣环上。 警告 不适当的使用安全带可能会导致严重伤害。 绝不要将腰带跨过您的胃部。 腰带应该舒适地放在臀部附近
大厦属多产权商业综合体,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是已建成十余年的老旧大楼,维修维护项目多投入大,物业服务质量倍受争议;现有管理团队进驻之前,各种纷争不断且影响恶劣,辖区政府及职能部门对原公司极不认同,累及我团队。 在各种利害关系并存的情况下,面对艰难的内外部环境,通过对基础设施更新投入、改善经营环境增强客户信心,通过配合职能部门各项管理工作的 推进和整改转变工作作风,通过向辖区政府请示
验收规范标准。 主要规范有纫言蠢贿鸟组烟 淑妥槽舱悠闪胞筐吃忻劈户养孩靴嗜潘阔宇忆沪缮澡嚼亨问姿蔗吝铜睛田痛显呕趾霜澄津定趋桶坏璃沛实虫镜诫算株旋臀昔克阶霓 场区水文地质条件 基坑支护降水土石方工程技术标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 山东省老年人活动中心基坑支护及基础土石方施工竞争性谈判文件; 《山东省老年人活动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山东省老年人活动中心基坑工程设计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