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内容摘要:

一贴、二低、三靠 ① 过滤的目的: 分离液体和不溶性固体 ① 蒸发的目的是什么。 ②蒸发操作需要哪些仪器。 ③蒸发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加入的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3。 *蒸发过程中要用玻棒不断搅拌(以防溶液 因局部过热而造成液滴飞溅)。 *加热至 出现较多量固体时 ,停止加热,利 用余温使滤液蒸干。 *热的蒸发皿不可直接放在实验桌上,要垫 上石棉网。 蒸发操作 ( 2)蒸发结晶 请动手填写书本P6的表格,注意文字表达 步骤 现象 溶解:量取约 12ml水 , 称取约 4克粗盐,搅拌溶解 过滤:制作过滤器 ,过滤 ,洗涤沉淀。 蒸发:移液 ,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粗盐溶解,溶液浑浊 滤纸上残留泥沙,烧杯中得到澄清溶液。 蒸发皿中得到白色固体 实验 11 粗盐的提纯 如何检验N aC l中的杂质 C a2+ —— 可溶性碳酸盐CO 3 2- [N a2 CO 3 、K 2 CO 3 ] M g2+ —— 强碱 [N aOH、KOH] SO 4 2- —— 稀盐酸酸化的可溶性钡盐B a2+ B aC l2 检验物时应取少量待测液的样品,不要 直接在待测液中检验. 如何除去 N aC l中的杂质。 请参考书本P7的资料卡片填写该页的表格 对于 NaCl 要除去可溶杂质离子是 : Ca2+ Mg2+ SO42 选择要加入的除杂试剂 : 变成不溶性杂质、气体或水;尽量不引入新杂质。 Na2CO3 NaOH BaCl2 为了能完全除去杂质离子,加入的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引入了新的离子 : CO3 2 OH Ba 2+ 如何除去新引入的杂质。 请思考书本P7第二个问题 加入试剂顺序 ► →NaOH → Na2CO3 →HCl ► 2. BaCl2→ Na2CO3 → NaOH →HCl ►3. NaOH → BaCl2→ Na2CO3 →HCl 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可以是: 1 、 只要N a2 CO 3 加在B aC l2 之后便合理 2 、 最后加入的盐酸只能适量 反应方程式 杂质 加入的试剂 化学方程式 硫酸盐 MgCl2 CaCl2 BaCl2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盐酸 Ba 2++SO42 Ba SO4 MgCl2+2NaOH Mg (OH ) 2 +NaCl BaCl2 + Na2CO3 BaCO3 + 2NaCl Na2CO3+2HCl CO2 +2NaCl+H2O CaCl2 +Na2CO3 CaCO3 +2NaCl 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 认定沉淀已经完全。 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如果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课堂练习 分离下列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顺序进行的是( ) A、氧化铜、木炭 B、碳酸钙、氯化钠 C、硝酸钾、氯化钠 D、乙醇、水 B 实验室里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问 如何把反应后剩下的物质分离开。 先溶解,然后过滤,最后蒸发 D 为了除去硝酸钾晶体中所含的硫酸钙和硫酸镁,先将它配成溶液,然后先后加入KOH、K 2CO 3 、B a(NO 3) 2 等试剂,配以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制成纯净的硝酸钾晶体,其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 A、K 2CO 3— B a(NO 3) 2— KOH — HNO 3 B、B a(NO 3) 2— KOH — HNO 3— K 2CO 3 C、KOH — K 2CO 3— B a(NO 3) 2— HNO 3 D、B a(NO 3) 2— KOH — K 2CO 3— HNO 3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 )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硝酸 D 与你一起交流 •自来水并不纯净,含有较多的C l- ,如何检验C l- 的存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