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内容摘要:
一贴、二低、三靠 ① 过滤的目的: 分离液体和不溶性固体 ① 蒸发的目的是什么。 ②蒸发操作需要哪些仪器。 ③蒸发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加入的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3。 *蒸发过程中要用玻棒不断搅拌(以防溶液 因局部过热而造成液滴飞溅)。 *加热至 出现较多量固体时 ,停止加热,利 用余温使滤液蒸干。 *热的蒸发皿不可直接放在实验桌上,要垫 上石棉网。 蒸发操作 ( 2)蒸发结晶 请动手填写书本P6的表格,注意文字表达 步骤 现象 溶解:量取约 12ml水 , 称取约 4克粗盐,搅拌溶解 过滤:制作过滤器 ,过滤 ,洗涤沉淀。 蒸发:移液 ,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粗盐溶解,溶液浑浊 滤纸上残留泥沙,烧杯中得到澄清溶液。 蒸发皿中得到白色固体 实验 11 粗盐的提纯 如何检验N aC l中的杂质 C a2+ —— 可溶性碳酸盐CO 3 2- [N a2 CO 3 、K 2 CO 3 ] M g2+ —— 强碱 [N aOH、KOH] SO 4 2- —— 稀盐酸酸化的可溶性钡盐B a2+ B aC l2 检验物时应取少量待测液的样品,不要 直接在待测液中检验. 如何除去 N aC l中的杂质。 请参考书本P7的资料卡片填写该页的表格 对于 NaCl 要除去可溶杂质离子是 : Ca2+ Mg2+ SO42 选择要加入的除杂试剂 : 变成不溶性杂质、气体或水;尽量不引入新杂质。 Na2CO3 NaOH BaCl2 为了能完全除去杂质离子,加入的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引入了新的离子 : CO3 2 OH Ba 2+ 如何除去新引入的杂质。 请思考书本P7第二个问题 加入试剂顺序 ► →NaOH → Na2CO3 →HCl ► 2. BaCl2→ Na2CO3 → NaOH →HCl ►3. NaOH → BaCl2→ Na2CO3 →HCl 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可以是: 1 、 只要N a2 CO 3 加在B aC l2 之后便合理 2 、 最后加入的盐酸只能适量 反应方程式 杂质 加入的试剂 化学方程式 硫酸盐 MgCl2 CaCl2 BaCl2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盐酸 Ba 2++SO42 Ba SO4 MgCl2+2NaOH Mg (OH ) 2 +NaCl BaCl2 + Na2CO3 BaCO3 + 2NaCl Na2CO3+2HCl CO2 +2NaCl+H2O CaCl2 +Na2CO3 CaCO3 +2NaCl 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 认定沉淀已经完全。 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如果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课堂练习 分离下列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顺序进行的是( ) A、氧化铜、木炭 B、碳酸钙、氯化钠 C、硝酸钾、氯化钠 D、乙醇、水 B 实验室里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问 如何把反应后剩下的物质分离开。 先溶解,然后过滤,最后蒸发 D 为了除去硝酸钾晶体中所含的硫酸钙和硫酸镁,先将它配成溶液,然后先后加入KOH、K 2CO 3 、B a(NO 3) 2 等试剂,配以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制成纯净的硝酸钾晶体,其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 A、K 2CO 3— B a(NO 3) 2— KOH — HNO 3 B、B a(NO 3) 2— KOH — HNO 3— K 2CO 3 C、KOH — K 2CO 3— B a(NO 3) 2— HNO 3 D、B a(NO 3) 2— KOH — K 2CO 3— HNO 3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 )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硝酸 D 与你一起交流 •自来水并不纯净,含有较多的C l- ,如何检验C l- 的存在。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相关推荐
监督 产生 负责 ① ② ③ 民主选举 组成 行政、审判和检察等机关 ( 1)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 1) 小芸的行为表明了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 2) 小芸反映此事的途径还有
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我回到故里,他们在哪里。 还有谁再为我烧一碗海鲜面。 突然,婆 婆伸过一双筷子,在我的碗里翻搅起来,连说,忘了忘了,鱼和虾先盛出来的,都在面下面藏着呢 ,哈哈。 心里含着泪,我吃光了面,喝了很多汤,喝下了爱的味道,也喝下了难以消化的离愁。 后来,在离故乡 360公里的杭州,不会做菜的我,偏执狂似地“制造”着各种家乡的味道。 我用鲳鱼烧绿豆面年糕,请朋友们一起吃
变 、 苏联解体 , 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一样的制度不同的结局主要说明了 ( ) A. 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 B. 社会主义无法抗衡资本主义 C.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自我完善 D.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必然要经历挫折 第 Ⅱ 卷 (共 50 分 )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三小题 ; 要求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方法点拨 ] 反应中得氧的物质 → 被氧化 → 发生氧化反应 → 作还原剂 → 具有还原性;反应中失氧的物质 →被还原 → 发生还原反应 → 作氧化剂 → 具有氧化性。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气体的制取、净化与检验 第 22课时 气体的制取、净化与检验 知识网络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知识网络 气体的制取与净化 制取
制法 用途 氧化物 H2CO3 CaCO3 颜色、状态 硬度 导电性 熔点 用 途 金刚石 石 墨 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固体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状固体 很大;不导电;很高 很小,有滑腻感;导电;很高 裁玻璃、制钻头、钻石 用作润滑剂、电极、制铅笔芯 一、金刚石、石墨 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差很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1)碳充分燃烧时: C+O2===CO2 点燃 (
( )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B.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不同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63.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 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