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内容摘要:

[方法点拨 ] 反应中得氧的物质 → 被氧化 → 发生氧化反应 → 作还原剂 → 具有还原性;反应中失氧的物质 →被还原 → 发生还原反应 → 作氧化剂 → 具有氧化性。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气体的制取、净化与检验 第 22课时 气体的制取、净化与检验 知识网络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知识网络 气体的制取与净化 制取 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 、 验满净化 常用试剂净化方法净化装置干燥 常用干燥剂干燥方法干燥装置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考点 1 气体的制取 第 22课时 │ 考点聚焦 1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药品 → 反应原理 →收集方法 → 使用仪器 → 实验步骤 → 验满方法或检验方法 →注意事项。 2 . 工业制取方法或原理。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考点聚焦 3.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比较 (双氧水制氧同二氧化碳,详见空气和氧气课时 ): 氧气 (O2) 氢气 (H2) 二氧化碳 ( CO2) 原料 KMnO4 锌粒、稀盐酸或稀硫酸 大理石、石灰石、方解石和稀盐酸 反应 原理 2KMnO4==== =△K2MnO4+MnO2+ O2↑ Zn + 2H Cl == = Z nC l2+ H2↑ Zn + H2SO4== = Z nSO4+ H2↑ CaCO3+ 2HC l == = CaCl2+ CO2↑ + H2O 仪器 装置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考点聚焦 氧气 (O2) 氢气 (H2) 二氧化碳 ( CO2) 收集 方法 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 或 验纯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重新燃烧证明已满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向下移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爆鸣声表示不纯,若发出轻微的 “ 噗 ” 声,表明已纯 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注意 事项 (1)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 停止加热前,应先把导气管撤离水面,才能熄灭酒精灯 长颈漏斗下端插入液面以下 长颈漏斗下端插入液面以下 山东教育版 考点 2 气体的净化 第 22课时 │ 考点聚焦 将不纯的气体中杂质气体除去从而得到较纯净的气体的过程叫气体的净化。 若选用的试剂是液体,这个过程又叫气体的洗涤。 净化气体所用的试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来选定。 吸收的试剂只能吸收 杂质气体 ,不能吸收 待净化的气体。 常用气体净化的试剂: (1) 除 CO2:可用 NaOH 溶液。 (2) 除 HCl 气体:可用 NaOH 溶液、 Na2CO3溶液、NaHCO3溶液、水。 (3) CO :先用灼热的 Cu O 将其氧化为 CO2,再用 NaOH 溶液吸收。 (4) 除 O2:可用灼热的 Cu 网。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考点聚焦 [ 注意 ] 净化气体所用的试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来选定。 吸收的试剂只能吸收杂质气体,不能吸收待净化的气体。 如 CO 2 中混有 HC l 时,不能用 NaOH 溶液、 Na 2 CO 3溶液,因为它们既吸收了 HCl ,又吸收了 CO 2 ,所以要选用 NaHCO 3 溶液。 山东教育版 考点 3 气体的干燥 第 22课时 │ 考点聚焦 干燥剂 可干燥的气体 不能干燥的气体 酸性 浓硫酸 H O CO CO 、CH N SO H Cl NH3 碱性 生石灰、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钙 H O CO 、 CHN NH3 CO SOHCl 中性 无水氯化钙 除 NH3以外的所有气体 NH 3 用干燥剂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的过程称为气体的干燥。 (1)常见气体的干燥剂 [注意 ] 常在食品包装盒中放入一小袋铁粉,其作用是用来吸收水分和氧气,防止食品变质。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考点聚焦 (2) 实验装置 常用的干燥及净化装置主要是:洗气瓶、干燥管和 U形管。 山东教育版 考点 4 气体的检验 第 22课时 │ 考点聚焦 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气体 检验方法 现象 O2 用带火星的木条 __ ____ _______ ____ ________ _ _ H2 点燃 点燃纯氢气,发出轻微 “ 噗 ” 声并安静燃烧,火焰呈 ______ 色 ( 在玻璃管口燃烧略带黄色 ) ;混有空气时点燃有 _____ _ _ _ _ ______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 __ __ ____ 木条复燃 淡蓝 尖锐的爆鸣声 变浑浊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考点聚焦 气体 检验方法 现象 CO (1) 点燃,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1) 火焰呈 __ ____ ____ ,澄清石灰水 ______ ______ (2) 有 ____ ______ 色物质生成,澄清石灰水 __ ______ CH4 点燃,把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迅速倒转烧杯,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干冷烧杯壁上出现 ____ __ ,石灰水变 ______ N2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再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木条 ____ __ ,石灰水 ______ __ [ 注意 ] H 2 、 CO 、 CH 4 都具有可燃性,可根据它们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不同来区别。 不变浑浊 蓝色 变浑浊 红 变浑浊 水珠 浑浊 熄灭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 ► 类型一 气体的制取 命题角度:气体的制取多以探究型的试题出现,考查点较多,常以反应原理、使用仪器为主。 第 22课时 │ 归类示例 例 1 [ 201 1 鄂州 ] 图 22 - 1 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归类示例 (1)写出仪器 a的名称 ________。 (2)用上述装置组装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一组仪器组合是 ______________(填装置代号字母 )。 若用 F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 则气体应从 ______口进入 (填 “ b”或 “ c”)。 (3)若某同学用 C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 , 当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 c 锥形瓶 A和 D 或 A和 F 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归类示例 [解析 ] (1)仪器 a是锥形瓶。 (2)实验室用固体石灰石和液体稀盐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 , 发生装置选择 A,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 , 所以只能用上排空气法收集 , 收集装置可以选择 D或 F。 用 F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 , 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 气体从 b端进;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 气体从 c端进。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 , 反应一开始不能收集 , 因为这时出来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 等到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 [ 方法点拨 ] ( 1 ) 熟知制备气体所需药品的状态、反应条件及不同类型的反应所选用的典型装置。 ( 2 ) 从题目中提取气体的密度、溶解性等信息,判断气体的收集方法。 山东教育版 ► 类型二 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命题角度:结合实验装置考查吸收剂的选择和除去杂质气体的方法。 第 22课时 │ 归类示例 例 2 某同学做 “ 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 并收集纯净的气体 ” 的实验。 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归类示例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 ① __________、 ② ________。 (2)描述 A中发生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 , 你认为 A装置和 ____装置相连并产生什么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的该气体 , 进一步验证它的性质。 连 接 上 述 装 置 的 顺 序 是 : ( 填 写 各 接 口 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 , C 装 置 的 作用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锥形瓶 长颈漏斗 鸡蛋壳浮在液面上,表面 有气泡产生,并渐渐溶解 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CO 2 + C a( OH) 2 == =C aC O 3 ↓ + H 2 O a接 d, e接 b, c接 g 除去 CO2中混有的 HCl气体 A gN O 3 + H C l == =A gC l ↓ + HN O 3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归类示例 [解析 ] 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 需要用澄清的石灰水;因制取二氧化碳用的是鸡蛋壳和稀盐酸 , 盐酸有挥发性 , 要收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 应先净化然后进行干燥;用硝酸银溶液吸收氯化氢气体 , 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 , 收集时应注意长进短出。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归类示例 [ 201 1 佛山 ] 下列实验设计及气体流向 ( “→”表示气体流向 ) 正确的是 ( ) C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归类示例 [解析 ]氨气显碱性 , 可以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 A不正确;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 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 B不正确;氧气不易溶于水 , 所以应该是短管入 , 长管出 ,D错误;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 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正确。 [方法点拨 ] 气体净化和干燥所用的试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来选定。 在进行气体净化时 , 既要除去杂质气体 , 还不能引入新的气体 , 同时注意不能将被除杂气体作为杂质除去。 例 3 [ 201 1 苏州 ]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 ) A. 加入稀盐酸 , 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 , 火焰熄灭 , 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 经点燃 , 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D. 尝一下 , 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山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