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成品、产成品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不良品、报废品 管理办法 1. 总则 . 制定目的 规范不良品、报废品的管理流程,使之有章可循。 . 适用范围 本公司制造、加工、装配、重检等作业中产生之不良品或报废品,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 办法执行。 . 权责单位 ( 1)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 定义 ( 1)不良品 本公司之物料、在制品(半成品)或成品,不符合品质标准,具有缺陷 或瑕疵,未经修复或再加工不可使用或销售的,称为不良品。 不良品又分为一般不良品和报废品。 ( 2)报废品 本公司之物料、在制品(半成品)或成品,因具有严重缺陷,不可再修复,因而不可再使用或销售的,称为报废品。 报废品又分为原报废品和作业报废品。 3. 不良品管理规定 . 不良品的种类 ( 1)品管部门在进料检验、制程检验、最终检验、出货检验等检验工作中发现之不良品。 ( 2)制造部门在制造、加工 、装配、重检、盘点等作业中发现之不良品。 ( 3)技术、品管等单位用于试验、测试等工作之良品,试验、测试后产生缺陷或瑕疵而成为不良品。 ( 4)存货因挤压、摔跌、潮湿、日晒或其他原因而成为不良品。 ( 5)客户退货重检、拆解、处理等作业中产生之不良品。 ( 6)其他原因发现或产生之不良品。 . 不良品判定依据 品管部制定《品质检验规范》、《检验标准书》作为判定不良品的依据,其来源有: ( 1)客户提供之检验规范、标准或样品。 ( 2)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 3)设计指标、技术参数。 ( 4)品质历史资料。 ( 5)企业品质方针、策略。 ( 6)同行业或同类型产品样品。 ( 7)其他可供参考之依据。 . 不良品确认流程 ( 1)各具体经办人员在 ,发现与品质标准不符或不易分辨之物料时,应将其视为异常品予以隔离。 ( 2)经办人员提请品管人员作不良鉴定工作,以确认隔离之异常品是否属于不良品。 ( 3)品管检验人员依据《品质检验规范》、《检验标准书》及样品等资料判断 异常品是否属于不良品。 ( 4)判定良品者,可以继续使用;判定属不良品者应提出处置方式。 ( 5)如品管检验人员无法判定,或经办单位人员及主管不认同品管人员之判定时,应向上级品管主管申诉。 ( 6)逐级申诉由品管经理作最后之核定,特殊情况呈总经理核定。 . 不良品处置规定 不良品由品管判定后,处置方式有如下几种: ( 1)修复使用 将不良品经整形、削边、去污、重组等作业予以修复使用,修复后一般应由品管人员或制造主管 鉴定后,方可投入使用。 ( 2)代用 将不符合某特定产品标准,但可符合其他产品标准之不良品,经技术、品管单位鉴定后,用于符合要求之产品上,即为代用。 ( 3) 拆解使用 将不良组合品,拆解成零组件,取符合使用标准之零组件使用,或取部分零组修复或代用。 ( 4)报废 不良品确无法重新利用者,视为报废品,依报废品管理规定处置。 ( 5)退料 不良品系上工程或协力厂商、供应商送料之原不良时 ,可以将不良品以退货形式或换形式与供料单位交接。 . 不良品退料规定 ( 1)领料单位将上一工程供料单位之原不良物料整理,依原包装方式包装,填写《退料单》。 ( 2)《退料单》应写明制造命令、客户、物料名称、编号、规格、退料原因、数量。 ( 3) 领料单位物料人员将退料不良品及《退料单》交品管检验。 ( 4)品管人员对不良品逐一确认,并贴上不良标签,以明示不良位置,并在退料单上签名。 ( 5)物料人员凭《退料单》与仓库仓管人员交接。 ( 6)仓库人员区分物料来源,属本公司上工程之物料,则每日与供料单位作交接;属供应商(协力厂商)之物料不良品,通知厂商前来交接。 ( 7)《退料单》一式五联,退料单位、品管、仓库、财务、供料单位各一联。 ( 8)仓库人员应对退料作出登记。 4. 报废品管理规定 . 报废品确认流程 ( 1)用料单位发现品质严重不良, 判定应予报废之物料,予以隔离。 ( 2)用料单位填写《报废申请单》,注明制造命令、物料编号、名称、规格、报废原因及数量,送品管部鉴定。 ( 3) 品管部根据品质标准,判定是否应予报废,对可修复使用的,提出建议,不准予报废,由用料单位会同相关人员处置;对供应商(或协力厂商)造成之原报废,责令以退料处置;对其他原因之报废品,核签同意报废。 ( 4) 用料单位持品管签准之《报废申请单》,将报废品退至资材部物料再生组处置。 ( 5)报废申请单一式四联,用料单位、资材部、财务部、品管部各存一联。 . 报废品处置规定 资材部物料再生组对报废品之处置方式有如下几种: ( 1)退生产部门回收处理,如塑胶制品等。 ( 2)变卖、如金属制品等。 ( 3)废弃,如玻璃制品等。 5. 附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