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社区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大全]内容摘要:

区委员会,推进结对共建和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区域性党组织共建格局。 健全和完善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对居民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广泛开展 “奉献日 ”、 “示范岗 ”等生动活泼的特色服务活动,发挥社区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 积极开展争创党建工作示范点活动,努力达到 “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的目标。 (二)以居民自治为方向,构建广泛、自愿的社区参与体系 适应社区成员政治参与、当家作主的愿望和要求,依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定期召 开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会,使广大社区成员发表意见有场合,行使权力有平台。 对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意见分歧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社区范围内的全体居民公决,切实做到居民的事情居民自己说了算。 推进民主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离退休党员、社区志愿者和广大居民群众的作用,开展 “文明巡访 ”活动,修订居民公约,引导社区成员关心国家大事,注意自身小事,管好周围 “闲事 ”,落实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要求。 强化民主监督,落实 “居务、事务、财务 ”三公开制度,开展 “民评政、民评官、民评民 ”三评议活动,激发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 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三)以理顺民意为要求,构建渠道畅通的民情疏导体系 立足 “知民情 ”,搭建民意访谈平台。 着重建立居民 —居委会 —社区委逐级反映渠道、社区民情快递和居民议事会、各级党员干部直接登门访问渠道、民意调查中心现代化信息搜集渠道等三条网络,随时随地了解不同阶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怨,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情、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立足 “解民忧 ”,搭建社区帮扶平台。 从居民群众最关心、社区最不和谐的问题抓起,重点做好扶贫济困、关爱老人、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组织网络和活动机制建设,扎扎实实地为群 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立足 “顺民意 ”,搭建疏导化解平台。 积极组织社区单位与居民结对子、干部与群众交朋友、党员到困难户走 “亲戚 ”,加强与群众的情感交流。 建立社区 “民情日 ”制度,开展法规宣传、政策宣讲活动,帮助有这样那样思想疙瘩的人解 “扣子 ”、化积怨,理顺情绪。 立足 “乐民心 ”,搭建邻里和睦平台。 积极倡导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大兴唱邻居歌、串邻居门、过邻居节等社区联谊和评选 “和睦社区 ”、 “和睦家庭 ”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人文环境。 (四)以生活便利为标准,构建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积极协调各级政府机关和各级职能部门,加大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资源整合的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大力兴办社区商业网点、医疗网点、文化教育网点,建立 “一刻钟 ”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