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厂质量成本管理规定内容摘要:

配试验 5000 Ⅳ 需更改部分结构系统设计,需重新进行部分测试 10000 Ⅴ 更改部分制冷系设计,需重新测试 20200 T 需对结构或制冷系统全套重新设计、测试 50000以上 ( ) 报废损失指因质量问题造成零部件、原材料报废的损失。 由仓库管理部门核算,于每月 3 日前上报财务 上年度部件制造费用 配管件(铜管) 配管件(组件) 两 器 电辅热 电控盒 德信诚培训网 部。 (待工)无形损失( ) 由于质量问题引起的非正常停工(待工)所造成的无形损失,由制造部负责提供。 停工(待工)损失=单位工时毛利润停工工时 注: 单位工时毛利计算方式,同。 停工工时=停工时间停工人数 ( ) 内销服务部或海外技术支持部对产品交付后因质量问题造成维修,所耗用的零配件及人工费用进行统计。 计算公式:市场保修费=材料费+维修费 ( ) 外退批量返修损失(有形)=返修工费+直接材料费 =返修难易程度系数单台制造费用返修数量+直接材料费 外退批量返修损失(无形)=单位工时毛利润返修工时 注: 此处的外退批量返修损失仅指产品未达到最终用户,在仓储、运输过程中发生异常事件而导致返修所造 成的损失。 外退批量返修难易程度系数按表 2的标准执行。 单位工时毛利计算方式,同。 返修工时=返修时间返修人数。 批量返修难易程度系数由制定返修方案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返修方案中注明。 ( ) 外退残次品损失指,市场由于质量问题由用户退换的机型,退回工厂所发生的成本损失,包括报废损失、运输费用、返修损失、降级损失等。 外退残次品损失成本=平均单台售价外退残次品台数-外退残次品剩余成本= 80%平均单台售价外退残次品台数 外退残次品按以下公式模型 进行推算 外退残次品剩余成本=平均单台售价外退残次品台数 [30%( - 1 7%) +10% 70%] = (平均单台售价外退残次品台数) 外退残次品按 30%可返修为等外品, 70%需报废处理。 德信诚培训网 返修费用按平均单台售价的 2倍统计,则剩余原价值的。 返修过程增加的返修损失按原值的 7%计。 报废品还剩余产品原值 10%的价值。 ( ) 内销服务部或海外技术支持部将由于质量问题引起的索赔损失、产品退货损失及降价损失汇总(注明损失原因),处理危机事件的差旅费 等辅助费用,计入外部损失科目中。 ( ) 工程师派往市场处理质量问题所发生的差旅费及其它费用。 市场质量问题处理费用由财务部提供费用大类,品管部质量改进负责按照附录 D《市场质量问题处理费用记录表》要求的内容收集。 事业部财务部负责在每月 8 日前汇总、发布上月的质量成本报表,品管部负责依据质量成本财务报表对事业部质量成本进行分析,每月 15日前编制报告,指出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从经济角度评价事业部质量管理的适用性、有效性。 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质量损失责任分析; b)影响本部门质量成本因素分析; c)质量成本趋势分析; d)质量事故分析; e)质量损失构成分析; f)质量成本适宜水平分析; g)目标质量成本实现率; h)销售质量成本率、质量损失率分析。 品管部负 责设立事业部家用年度的质量成本指标。 质量成本指标系统包括但不限于: 产值内部损失率 =内部损失247。 总产值; 产值质量成本率 =质量总成本247。 总产值; 销售收入质量成本率 =质量总成本247。 销售收入总额; 销售收入外部损失率 =外部损失247。 销售收入总额 单台质量成本 =质量总成本247。 总销量 德信诚培训网 单台质量损失成本 =质量损失247。 总销量 跨系统发生的质量损失,由质量损失发生单位根据损失金额与具体情况出具书面报告经责任单位确认后报财务部划帐。 6 相关文件 不需用 7 记录 8 附录 见下页 德信诚培训网 附录 A 质量成本三级科目设置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