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r饲养管理指南内容摘要:

投饲量 b. 测定 24 小时后剩余料量 c. 从 TMR 投饲量中减去剩余量得出进食量 3. 进食量除以奶牛头数 4. 每头奶牛的进食量乘以 TMR 的干物质含量 实际 DMl和用于日粮配合的 DMI的差异不应超过 5% 或每头奶牛。 如果差异超过 了 5% ,检测为什么并采用新的实际 DMI 重新配合日粮。 例如: 1. TMR DM%= 62 2. TMR 饲喂量= 2398kg 3. TMR 剩余量 =192kg 4. TMR 进食量 =2398192=2206kg 饲喂的 TMR 5. 2206kg TMR 进食量 /63 奶牛 = 6. TMR DM%( .62) = DMI/头 /天 干物质采食量的测定 15   %DMT M RT M RT M R 的奶牛头数 剩余量饲喂量  例如: 63 头奶牛饲喂 2398kg TMR,第二天清扫剩余 192kg, TMR 干物质含量为62%。 天头   / 19 223 98 检测 DMI 是否与所配合的日粮相一致。 存在差异可能的原因:  粗饲料含水量变化  奶牛头数不准确  某些奶牛处于泌乳早期  天气因素  饲料是否便于采食  粗饲料质量变化 F. 日粮调整 饲料,特别是粗饲料,其含水量或干物质含量经常变化,致使 TMR 中该种饲料的饲喂量发生变化。 饲料含水量或干物质含量可采用附件表格信息来检测。 一旦知道饲料新的干物质含量,可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含水量表格或通过如下计算来调整 TMR 混合日粮中该种饲料的含量。 例如:每头奶牛饲喂 55%干物质含量的半干青贮 11kg(“湿料基础”)。 那么半青干贮饲料的干物质饲喂量是多少呢。 DM 饲喂量 =半干青贮饲喂量(“湿料基础”) %DM/100 DM 饲喂量 =11kg 55%DM=11kg 55/100 答案 DM 饲喂量 = 如果半干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下降为 50%。 那么要维持日粮中来自半青干贮 的干物质,需要饲喂多少半干青贮饲料呢。 新的饲料喂量“湿料基础上”( kg) =  1 0 0/%DM kg新干物质含量粗饲料目标干物质量 新的饲料喂量“湿料基础上”( kg) =  结果 — 新的饲料喂量“湿料基础上”( kg) = DM50%的半干青贮 16 另一种方法: 新的饲料喂量“湿料基础上”(磅) =  %D M %DM新饲料 磅饲喂量原来粗饲料  新的饲料喂量“湿料基础上”(磅) = 半干青贮%50kg D %50 11%55  饲料采食量变化的日粮调整 选项 A   kg%kg 新饲喂饲料量新原料干物质含量 以前原料干物质含量原来饲喂饲料量  % 例如:现在你每头奶牛饲喂干物质含量 40%的半干青贮饲料 15kg。 你经检测发现半干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变为 50%。 那么你应该饲喂多少半干青贮饲料。   天头  / kg 公式: 1. 原来 TMR 的饲喂量 A 2. 以前饲料干物质含量 % B 3. 新饲料干物质含量 % C 新饲料的饲喂量 C BA 饲料采食量变化的日粮调整 选项 B kgkg 饲料的饲喂量新饲料干物质含量饲料干物质饲喂量  % 例如:你的日粮配方显示你应该饲喂 5kg 半干青贮饲料干 物质。 你检测半干青贮饲料干物质含量为 40%。 那么你应该饲喂多少半干青贮饲料。 半干青贮饲料每头奶牛每天饲喂 . 5  公式: 1. 饲料干物质饲喂量 kg A 2. 饲料干物质含量 % B kgBA 饲料饲喂量 G. 饲喂时间表 17 有一个固定的饲喂时间表是很重要的。 奶牛喜欢一致性,如果采食饲料发生变化是很容易确定的。 同样,制定常规时间表也帮助饲养员和所有员工知道日常事务和预期的工作。 以下是一个饲喂工作时间表的范例。 当奶牛从挤奶厅返回时,应该总是有新鲜的饲料供奶牛采食。 每天饲喂和上推时间表 时间 挤奶 牛栏号 第一次饲喂 牛栏号 第二次饲喂 牛栏号 饲料 上推 4:30am 4 全部 5:30am 5,6 6:30am 6,7 全部 7:30am 8 预混合 8:30am 清扫 推出 1— 4 58 9:30am 1 饲喂 1, 2 10:30am 2 饲喂 3, 4 58 11:30am 3 12:30pm 4 推出 5— 8 1:30pm 5,6 饲喂 5, 6 2:30pm 6,7 饲喂 7, 8 14 3:30pm 8 4:30pm 清扫 5:30pm 1 饲喂 1, 2 6:30pm 2 饲喂 3, 4 全部 7:30pm 3 预混合 8:30pm 4 预混合 9:30pm 5,6 饲喂 5, 6 10:30pm 6,7 饲喂 7, 8 11:30pm 8 12:30am 清扫 全部 1:30am 1 2:30am 2 全部 3:30am 3 18 第四部分 粗饲料管理 A.青贮饲料的出料管理 为了每天向奶牛提供新鲜优质的饲料,青贮饲料的出料断面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管理目标为尽可能减少青贮暴露在氧气下的时间,以避免发热或霉变。 同时,良好的出料断面管理还意味着,将发霉、腐败的青贮与饲喂的饲料分开和清除掉。 良好断面管理的指导原则 1. 保持一个平坦、紧实的断面。 a. 不要将铲车推入断面,并举起整个断面。 这会造成整个断面松动,氧气进入断面,导致发势和二次发酵。 b. 从上到下切刮青贮的断面。 c. 可能时,从一边到另一边(垂直地)均匀地切刮青贮断面。 d. 青 贮断面切割设备是一项很好的投资。 e. 一次操作青贮断面的一小部分 下图既是青贮窖内粗饲料管理较好 的范例 ,青贮料的边或断面非常整洁。 19 2. 一次清除 3 天的覆盖物(轮胎和塑料)。 在刮切断面前,要丢弃草堆或青贮窖顶端腐败和霉变的饲料。 3. 每天至少饲喂距断面 10~15 厘米的饲料。 a. 工作面的大小必须与牛群需要相一致 b. 青贮窖的高度和宽度是很重要的 4. 在刮切更多饲料前总是要打扫干净并饲喂掉松散的饲料。 试图不要从青贮表面取出多于一天饲喂量的饲料。 B.供干物质和养分分析的粗饲料样本采集 测定干物质大约需要 100~200 克样本,试验室养分分析需要 450~900 克的样本。 干草捆取样方法: 1. 每批干草分别取样。 一批干草的定义:在同一天同一块地收割的粗饲料。 刈割相同、成熟阶段相同、牧草或野草的数量相似、刈割的环境条件(遭雨淋)相同的干草。 一批干草在质量特性上是相同的 —— 气味、霉变、颜色、茎大小和木质化程度以及有叶的状态。 20 2. 采用草捆挖核器来采样,不要用抓取的办法来采样以减少采样误差。 因为草捆挖核器采样很少造成茎叶分离。 3. 在草捆的末端从中间取样。 牧草的叶子集中朝向草捆紧而结实的一面,会引起采样误差。 4. 多取几捆样本。 每批一般取 15~20 个样本,混合成一个样本以减少变异。 合并样本后,不要将样本分开,因为叶子和茎可能分开。 青贮饲料原料的取样方法(窖藏青贮): 1. 贯穿整个青贮窖或青贮堆的断面采集 4~6 个样本。 收集的样本一半来自于顶层,一半来自于底层。 在取完供当天饲喂的青贮后新暴露的青贮饲料上抓取几把作为样本。 不要采集青贮窖顶上已经腐败的饲料作为样本。 2. 合并样本并混合好。 采用 1~2 升塑料袋,将 450~900 克的 样本密封,并贮存在冷 凉处,直到送试验室分析。 C. 青贮饲料品质的评估 (见附录) 21 1. 监测青贮质量 —— 感官评定 a. 青贮不应该冒热气或发热。 温度不应高于气温 12℃。 b. 青贮的气味 —— 大多数 青贮料应该有一种发甜略酸的气味。 c. 青贮的颜色 —— 亮绿色表明青贮很湿且发酵不佳,而暗褐色到黑色表明受到热损害并造成蛋白质和能量的损失。 d. 青贮饲料中水分含量 e. 存在霉菌 f. 木质化程度、切短长度、饲料碾碎 g. 存在杂草 h. 存在其它杂质 D.粗饲料库存管理 1. 粗饲料库存管理程序的目的:  使减缩和损坏减到最小。  维持饲料的高品质。  防止日粮快速、剧烈的变化  防止饲料被用尽  允许有计划采购粗饲料的时间和能够采购到饲料。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