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自考企业管理概论复习资料汇总内容摘要:

设施。 ( 6)企业的 公关礼品和纪念品。 4 / 25 ( 7)企业的宣传媒体和沟通。 三、 企业文化的特点(多选、简答题) 四、企业文化的功能 (多选题、简答题)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与建设 一、 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 、不断实践和 规范管理的结果 二、企业文化建设(论述题) ( 1)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和倡导者 ( 2)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诠释者和宣传者 ( 3)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核心认同,认同的关键是参与) ,不断巩固企业文化 第三节 企业文化建设 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简答题) ( 1)指导思想相同,都重视重视人的因素,从改变人的思想观 念入手,调动人的积极性。 ( 2)目的相似 ( 3)工作方法相似 ( 4)工作主体相同 ( 1)两者范畴不同。 ( 2)适用范围不同。 ( 3)两者的工作方法和过程不同。 三 .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 1)党的基本教育 ( 2)爱国 主义思想教育 ( 3)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 4)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 第五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内容与特点 一、 人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 广义的人力资源的概念:社会中体力和智利正常的人的总和。 狭义的人力资源的概念: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和。 (多选题、简答题) ( 1)能动性 区别于非人力资源的最重要特征(可出单选题) ( 2)可激 励性 (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及激励机制) ( 3)时效性 (不同寿命周期阶段不同) ( 4)再生性 ( 5)差异性 ( 6)社会性(劳动者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二、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及其同人事管理的区别 : 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就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 1) 管理视角不同 ( 2)工作性质不同 ( 3)管理重点不同 ( 4)对管理人员要求不同 三、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程序 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使用、考核、激励、调整、培训等环节。 职务分析是开展上述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主要程序是(简答题) ( 1)职务分析 ( 2)人力资源规划:通过科学的预测、分析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方面)并使组织或个体得到长期利益的过程。 包括:员工数量和结构、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 ( 3)招聘与使用 ( 4)考核 ( 5)激励 ( 6)培训 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规定的工资制度 四、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与职责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取决于企业的规模、经营特点(生产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 职责:(讲义 P123) 五、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主要体现在(简答题) ( 1)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 ( 2)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 ( 3)为企业和员工提供增值服务。 第二节 人员招聘与使用 一、人员招聘(多选、简答) :包括确定招聘时间、招聘 岗位、招聘人数、任职资格、招聘途径、招聘方式和招聘预算。 确定招聘途径: ( 1)内部招聘 ( 2)外部招聘 两种途径优劣(见教材 P125 图 5- 2)(单选题) 各类招聘方式比较(见教材 P125 图 5- 3)(单选题) 二、人员使用 人员使用是指员工与工作相结合的安排。 包括职务安置与职务调整等内容。 : ( 1)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 这是人员使用最根本的目标。 (单 选题) ( 2)有利于人尽其材。 ( 3)有利于提高组织士气。 职务安置的基本依据,就是员工个人条件与职务的耦合。 职务调整就是根据企业的需要以及员工的工作表现,对员工工作进行调整。 职务扩大化是一种职务设计方法,其特点是增加单个职务的任务数量,以克服分工过细而导致的工作枯燥问题。 职务轮换是职务扩大化的一种变形,让员工在长期内接触多种专项任务。 (如海尔的三工制度、华为的强制淘汰制) (H 型 ) 在企业内部设置两种晋升渠道:行政型的晋升渠道和技术型的晋升渠道。 在设计两种晋升渠道时,两种渠道待遇应当是对等的。 不同类型的员工可以选择相应的渠道。 5 / 25 第三节 人员培训与开发 一、培训的意义(简答题) 二、培训的类型(单选题) ( 1)一般性培训 ( 2)专业性培训 ( 1)能力培训 ( 2)专业知识培训 、外部培训和自学 三、培训的组织过程 ( 1)培训需求分析 ( 2)确定培训目标 : 指给员工增添超过他们现有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承担各种任务的能力。 与一般培训不同,人员开发着眼于企业未来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第四节 工资分配制度 一、工资分配制度的原则与要求 1. 工资分配制度的原则(简答题) ( 1)物质利益原则:在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利用物质利 益动因,调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积极性,即在兼顾三者利益 基础上,使企业经济收益同其经营业绩、使员工的劳动报酬同其创 造的劳动成果挂起钩来,促使企业及员工个人从物质激励上关心自 己的劳动成果,关心经济发展,从而促进社会进步。 ( 2)按劳分配原则。 是指根据劳动者向社 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 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社会做了各种必要扣除之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 3)按生产要素原则。 (技术、资金、管理等)一要强调:坚 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二要强调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第四节 工资分配制度 一、工资分配制度的原则与要求 (简答题) ( 1)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 2)体现不同形态劳动,建立起以工资为主体的,包括工资、 奖金、津贴、福利在内的,科学完备的工资制度 ( 3)把工资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 4)劳动报酬货币化、工资化。 二、工资制度的内容和类型 以劳动报酬同岗位(职位)与贡献挂构,浮动为基本原则的工资制度,就是把。 几项体现不同劳动因素、具有不同功能的工资部分组合成工资总额的一种工资制度。 结构工资制包括下列 内容 : ( 1)基础工资,也称基本工资。 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 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工资。 ( 2) 职务(岗位)工资。 这是按不同职务(岗位)的劳动技能,责任大小、劳动条件、繁重程度等确定的 工资单元。 ( 3)年功工资 ( 4)奖励工资(单选题、简答题) ( 1) 浮动工资制 :把员工基本工资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奖金等结合在一起,随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员工劳动成果的大小而上下浮动计酬的一种工资制度。 ( 2)岗位技能工资制 ( 3)某些特殊的工资制 ①专家(能手)高薪制 ②提成工资制 ③年薪制(单选题、简答题,掌握各种工资制度的适应性) 奖金是超额劳动的报酬。 ( 1)综合奖 ( 2)单项奖 ( 3)超额奖 ( 4)其它奖金形式 发放给特殊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员工,以补偿他们特殊的体力消耗、额外的劳动支出。 三、工资形式 : 根据员工工资等级所示的工资额,按实际劳动时间来计算并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 数额多少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工资等级。 形式: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和月工资制。 : 根据员工完成合格产品数量或作业数量,按既定的计件单价,计算和支付员工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 优点:使收入同劳动成果紧密结合 ,比较彻底克服分配工作中平均主义。 四、员工福利和劳动保障 :广义的福利指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共同享受的物质文化待遇。 侠义的福利指企业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兴办的集体福利设施,提供给员工生活补贴等,以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改善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