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管理类联考讲义——-数学内容摘要:

当且仅当 0ab 时,左边等号成立; 当且仅当 0ab 时,右边等号成立, 【典型例题】 【例 24】 已知 ,xy是实数, 23 4 6 9 0x y y    ,若 3axy x y,则 a 等于( ) (A) 14 (B) 14 (C) 74 (D) 74 (E) 0 16 【例 25】 已知 0)2(|1| 2  yxyx , 求 log xy。 【例 26】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所有 x 的值 ( 1) 8|3| x ( 2) 8|3| x ( 3) 8|3| x 【例 27】 已知 1|| ax , 1|| xy ,则有( ) ( A) 2|| ay ( B) 1|| ay ( C) 2|| ay ( D) 1|| ay ( E) A、 B、 C、 D 都不正确 【例 28】 已知3213 12 xx ,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 1 , ] (B) ,21[ ) (C) )21,21( (D)( 21, ] (E) ( 21, ) 【例 29】 若  | | | | 0a c b abc 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a c b B a b c C a b c D a b c E a b c          【例 30】 ,xyz 满足条件 22 1| 4 5 | 2 12x x y y z y      ,则  4 10 zxy 等于( ) 2( ) 1 ( ) 2 ( ) ( ) 2 ( )6A B C D E 以 上 均 不 正 确 【例 31】 已知 1bacabc  ,则 2020abc b c a c a ba b c a b b c c a    的值为( ) ( A) 1 ( B) 1 ( C) 1 ( D) 13 ( E)不能确定 【例 32】 设 22y x x   ,则下列 结论正确的是( ) (A)y 没有最小值 (B)只有一个 x使 y 取到最小值 (C)有无穷多个 x使 y 取到最大值 (D)有无穷多个 x使 y 取到最小值 17 (E)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例 33】 条件充分性判断 2ay 成立。 ( 1) 12 ax ( 2) 12 yx | | | | 2ab  成立 ( 1) 0a ( 2) 0b 函数 )(xf 的最小值为 21 ( 1)121125)(  xxxf ( 2)41161)(2xxxf 方程 )(xf =1 有且仅有一个实根 ( 1) |1|)(  xxf ( 2) 1|1|)(  xxf 2a b a b ( 1) 0, 0ab ( 2) 0, 0ab 方程 12xx   无根 ( 1) ( , 1)x  ( 2) ( 1,0)x 四 、 比、比例、均值 比 两个数相除,又称为这两个数的比。 即 .: baba  其中 a 叫做比的前项, b 叫做比的后项。 相除所得商叫做比值。 记作 :/a b a b k,在实际应用中,常将比值表示成百分数,称为百分比,如 3: 4=75%。 几个重要关系 18 原值 %pa 增 长 了 现值 (1 %)ap ; 原值 %pa 下 降 了 现值 (1 %)ap ; 甲比乙大 % % (1 % )p p p     甲 乙 甲 乙乙;甲是乙的 %%pp  甲 乙 ; 【注】甲比乙大 %p 不等于乙比甲小 %p ,不要混淆。 先减小 %p ,再增加 %p 并不能等于原数值。 比例 相等的比称为比例,记作 ::a b c d 或 acbd。 其中 a 和 d 称为比例外项, b 和 c 称为比例内项。 当 ::a b b c 时,称 b 为 a 和 c 的比例中项,显然当 ,abc均为正数时, b 是 a 和 c 的几何平均值。 正比 若 y kx (k 不为零 ),则称 y 与 x 成正比, k 称为比例系数。 【注】并不是 x 和 y 同时增大或减小才称为正比。 比如当 0k 时, x 增大时, y 反而减小。 反比 若 /y k x (k 不 为零 ),则称 y 与 x 成 反 比, k 称为比例系数。 【注】同正比也不是反向增大或减小才称为反比,如 0k。 比例的基本性质 ( 1) ::a b c d a d b c   ( 2) : : : : : : : :a b c d b a d c b d a c d b c a       ( 3) (反比性质) a c b db d a c   ( 4)(更比性质) a c a bb d c d   ( 5)(合比性质) a c a b c db d b d   ( 6)(分比性质) a c a b c db d b d   ( 7)(合分比性质) ,a c a mcb d b md 特别地,当 1m 时,有 a c a cb d b d ;或者可写成a c a b c db d a b c d   ( 8)(等比性质) a c e m a c e m ab d f n b d f n b           LL L,其中 0b d f n    L 增减性变化关系( , , 0a b m ) 19 若 1ba,则bamb ma 。 注意,反之不一定成立。 若 01ab,则bamb ma 。 注意,反之不一定成立。 平均值 ( 1)算术平均值 设 n 个数 12, , , nx x xL ,称 12 nx x xxn   L为这 n 个数的 算术平均值 ,简记为 1nii xxn。 ( 2)几何平均值 设 n 个正数 12, , , nx x xL ,称 12 ngnx x x x L 为这 n 个数的 几何平均值 ,简记为1 nngiixx  【注意】几何平均值是对于正数而言。 ( 3)基本不等式 ① 当 nxxx ,, 21 为 n个正数时,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即 12 12 ( 0 1 , )n n nix x x x x x x i nn    + + + , = ,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nxxx  21。 特别地,当 n= 2时,有 12122xx xx ( 12,xx R ), 此时 12,xx的几何平均值 12xx 称为 12,xx的比例中项。 ② 1 2 ( 0)aaa +   ,即对于正数而言,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之和不小于 2,且当 1a 时取得最小值 时 2。 【例 34】 设 6:5:41:1:1 zyx,则使 74 zyx 成立的 y 值是 ( ) (A)24 (B)36 (C)74/3 (D)37/2 ( E)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例 35】 已知 12y y y且 1y 与212x成反比例, 2y 与 32x 成正比例。 当 0x 时, 3y ,又当 1x时, 1y ,那么 y 的 x 表达式是( ) 222223 3 6 6332 2 2 23 3 332 2 2xA y B y x C y xx x xxD y E y xxx            ( ) ( ) ( )( ) ( ) 20 【例 36】 求 9 这三个数的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 【例 37】 将一条长为 a 的线段截成长为 x 和 ax 的两条线段,使 x 恰是 a 与 ax 的几何平均值。 我们称对任意一个量 a 的这种分割为黄金分割,试求 x。 【例 38】 三个实数 1, x2和 x的几何平均值等于 4,5和 3的算术平均值,则 x的值为 ( ) ( A)- 2 ( B) 4 ( C) 2 ( D)- 2或 4 ( E) 2或 4 【例 39】 ,xy的算术平均值是 2,几何平均值也是 2,则 11,xy的几何平均值是( ) 22( ) 2 ( ) 2 ( ) ( ) ( )32A B C D E 以 上 结 论 均 不 正 确 【例 40】 如果 23,x x x1 三个数的算术平均值为 5,则 1 2 32, 3, 6x x x  与 8 的算术平均值为( ) (A) 134 (B) 162 (C)7 (D) 193 (E)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例 41】 直角边之和为 12 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 (A)16 (B)18 (C)20 (D)22 (E)不能确定 【例 42】 条件充分性判断 用 ab 表示十位是 a ,个位是 b 的一个两位数,有 : ( 1) : ( 1)a b b a a b  成立 ( 1) ab 是 3 的倍数 ( 2) ab 是 9 的倍数 某公司得到一笔贷款共 68 万元,用于下属三个工厂的设备改造。 结果甲、乙、丙三个工厂按比例分别得到 36 万元、 24 万元和 8 万元。 ( 1)甲、乙、丙三个工厂按 1 1 1::2 3 9 的比例分配 贷款 ( 2)乙厂所得款额恰是甲厂所得款额与丙厂所得款额的 2 倍的比例中项 21 成立2222dc badc ba  (1 ) , ,ac bdbd 且 均 为 正 数 ( 2) , ,ac bdbd 且 均 为 负 数 两数 ,ab的几何平均值的 3 倍大于它的算术平均值 ( 1) ,ab满足 2234a b ab ( 2) ,ab均为正数 某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 米 ( 1)该班有 30 名男生,他们的平均身高为 米 ( 2)该班有 20 名女生,她们的平均身高为 米 ,ab的算术平均值为 8 ( 1) ,ab为不等的正整数,且 11,ab的算术平均值为 16 ( 2) ,ab为正整数,且 11,ab的算术平均值为 16 已知 11l og , ( l og l og ) , l og ( ) ,2 2 2m m m mxya b x y c x y    则 c b a。 ( 1) 2,2  yx ( 2) 10 m ,abc的算术平均值是 14/3,而几何平均值是 4 ( 1) ,abc是 满足 1abc   的三个整数, 4b ( 2) ,abc是满足 1abc   的三个整数, 2b 第二章 应用题 【备注】初数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应用题,因为应用题的解题技巧很强,稍不留神就会掉入命题者的陷阱里。 关于初等数学 的应用题 有许多 内容 ,比如: 百分比问题, 溶液问题,工程问题等等,要总结 有很 22 多,在这里只是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 应用题内容进行讲解。 常用的应用题的解法有: ▲转化法:改变思考的方式和角度,使复杂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简单的基本问题,或将题中条件,加以转化,或重新组合,以便得到明确的解题思路,另外把复杂的数量关系中不同的单位制,转化为统一单位制下的简单数量关系; ▲穷举法:这是朴素且实用的方法,对讨论对象加以分类,使问题简单化 ▲图解法:以图形表达命题,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发现隐含条件,找到解题途径; ▲代数法:设未知量找等量关系分别方程。 除了这几种常用的解法外,还有逆推法、综合法 、归纳法等等,可依据题目的类型和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