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广东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编制技术指南-7月内容摘要: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和拆迁 补偿 安置 方案。 制订 资金预算与筹措方案。 制订 规划实施 保障措施。 开展规划所必需的民意调查、听证、论证、公告等工作。 编制规划图件、规划数据库。 7 第 三 章 规划编制程序 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 成立 以 试点县(市、区) 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规划编制协调和决策机构 , 并 建立规划经费保障机制。 技术准备 根据 收集 与整理的 土地利用现状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文本、图件、数据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资源禀赋,圈选拆旧、建新重点区域。 实地 调查 对圈选的拆旧、建新重点区域,开展 专项调查, 查清土地利用现状、权属、等级,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和 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建新拆旧意愿 ,填写民意调查表。 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拆旧地块、建新地块范围与面积。 规划 编制 试点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有关要求, 组织 编制项目区实施规划 文本、图件、数据库等。 8 规划听证 与 论证 试点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按规定 开展 项目区实施规划听证工作,并组织有关专家和部门对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论证。 规划报批 项目区 实施 规划 按照 听证、论证 意见和建议 修改 完善 后 ,由县(市、区)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逐级 上报 省国土资源厅 审 批。 规划 公示 在 项目区实施规划 经省国土资源厅 批准 同意 后 3 个月内 , 试点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将 规划成果 通过 网络 、村委会公告栏等 媒介 予以 公示 (公告)。 同时,制订详细的建新区、拆旧区拆迁补偿 安置 方案,按规定组织听证。 拆迁补偿 安置 方案必须经 2/3 以上听证代表同意。 建新地块涉及征收为国有土地的,必须按照相关程序依法依规办理。 规划备案 拆迁 补偿 安置 方案经 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拆迁所涉及村民同意后7 个工作日内 , 试点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应及时 将项目区实施规划及规划听证 材料 (含听 证会议纪要和听证代表签名)、论证材料(含专家论证意见、专家签名 表 、修改情况说明 (盖章) )、公示 (公 9 告) 材料 (公示通知、照片、截图等) 、拆迁 补偿 安置 方案 (盖章) 及其 听证材料(含听证会议纪要和听证代表签名) 装订成册上报 各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和 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10 第 四 章 项目区 设置要求 一般 要求 符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整治规划 、 城乡规划 等相关规划; 尊重农民意愿,维护集体和农户土地合法权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拆旧区优先复垦为耕地, 建新区优先满足农 村发展建设需要, 实现 项目区内 耕地面积 有 增加、质量 有 提高 , 建设用地 更节约集约 、布局更合理 ; 方 便实施 与 管理 , 项目区 不跨县(市、区) 行政区域。 选址要求 拆旧区 应按照“易于管理、难以(建设)占用”的选址要求,优先选择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等确定的 土地整治重点区域。 当拆旧区 位于允许建设区时 (即拆旧 地块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 规划用途为建设 用地) ,应在项目区 申请 整体 验收 时 , 同时 申请 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拆旧 区 复垦后不被建设占用。 拆旧区 选址 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防洪泄洪等要求, 不得 位于河道范围 内。 建新区应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发展”的选址要求, 在 土 11 地利用总体规划 确定的允许建设区 范围 内选址 (即建新地块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规划用途为建设用地)。 建新区 具体用途须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有关规定。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县(市、区)建设用地复垦任务提前完成,建设用地达到集约用地要求,在确保不突破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经批准, 可以选择 有条件建设区 作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试点 建新区。 建新区位于有条件建设区的, 其相对应的 拆旧区必须 位于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确定的 允许建设区范围内。 为方便项目区规划建设与管理,允许建 新 区内有少量现状建设用地(现状建设用地面积占建新区面积的比例不超过 1%) ,在 提供 建设用地批准文件或违法用地 处理 材料后,纳入项目区一并管理。 节约 集约 用地 要求 规划实施后,项目区建设用地总 量 有减少,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比例有提高 ; 建新区 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较 拆旧区 有大幅度提高。 12 第五章 规划内容与 格式 规划文本 封面 包括项目 区 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项目 区 名称为 “ xx 县(市) 城乡建设用 地增减挂钩试点 项目区实施规划( 20xx— 20xx年)” 或 “ xx市 xx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项目区实施规划( 20xx— 20xx年)”。 编制单位 为 “ 县(市)国土资源局” , 或 “ 市国土资源局 xx区 分局 ”。 编制日期为 “ 二 〇 xx年 xx月 ”。 目录 包括 一、 二级 标题 、页码和 附 表、附图、附件的 名称、页码。 正文 总则 包括 项目 区 规划 编制 依据、原则、 规划 任务 和 规划期限 等。 其中,规划期限 不应超过 3 年。 项目区 概况 包括 项目区所在地的 自然地理 、 经济 社会 发展概况 及项目区基本情况 等。 自然地理概况包括 地理 区位 、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植被、 水热 13 资源、自然灾害等 与拆旧建新工作 相关的 内容。 经济 社会 发展 概况包括项目区所在地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等 与拆旧建新工作相关的内 容。 项目区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区建新区 与 拆旧区面积 、 涉及的地块个数 、地理位置 (具体到镇级行政 区域 ) 、 土地利用现状、 权属 、 耕地等级 以及 其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规划 用途 等 情况。 项目区 可行性分析 包括 项目区 拆旧区 建设用地整理 复垦 潜力 分析 、 项目区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度分析 、 民意调查分析 、 经济 保障 能力分析等。 拆旧区 建设用地整理 复垦 潜力分析 :阐述 潜力测算方法、潜力 类型、潜力 面积和可行性 评价等内容。 项目区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度分析 :阐述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整治规划、 城乡规划 等 规划 的协调 情况。 项目区民意调查 分析 : 汇总整理 民意调查 表( 附录 A) ,分析原土地权益人 建新拆旧的意愿。 项目区经济保障能力分析 : 对拆旧建新的资金保障情况进行分析。 规划目标 阐述 项目区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明确 建设用地规模、城镇村建设用地比例、 复垦 耕地及农用地面积 、节约集约用地目标 等。 拆旧区整理复垦 方案 包括 拆旧 区 土地利用 详细 状况、复垦任务和进度安排、复垦措施 、 14 工程规划设计 和后期管护等。 拆旧 区 土地利用 详细 状况 :各 拆旧地块 地理位置、 面积 、 土地利用现状 、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规划用途等 ( 附录 B) , 相关土地权益人对复垦的 意见 ; 复垦任务 和进度安排 : 拟复垦为耕地和其他农用地的面积 、 复垦工程量 、 复垦 进度安排。 复垦措施 : 地上建(构)筑物拆除、地下基础设施挖除、废弃物掩埋、覆土、土地平整、道路和排灌工程建设、土壤改良及种植等。 工程规划设计 : 复垦为耕地的拆旧地块编号、地理位置、预期质量等级, 可利用的 水源、水利设施、道路 等,复垦规划设计。 后期管护:拆旧区复垦地块后期 管护 责任主体 、 管护方式 、管护措施 、预期收益等。 建新区 规划 包括 建新区 土地利用 详细 状况 、 安置区规划和其他建新区规划。 建新区 土地利用 详细 状况 : 各建新地块地理位置、 面积 、 土地利用现状 、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规划用途等 (附录 C)。 安置区规划 : 项目区涉及的安置区 地理位置、 面积、安置户数和人数, 安置区内用于农民安置住房用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用地、农村非农业发展用地面积 , 安置 区分期建设计划。 其他建新区规划 : 其他建新区 地理位置、面积、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的 规划用途, 用于商业、住宅、工业及其他用地的面积 , 分期 建新计划。 15 周转指标 及 使用 、 归还 计划 包括确定申请挂钩周转指标规模及 使用 、 归还年度计划。 挂钩周转指标规模: 按照 建新区面积(建新区 中 依法批准的 建设用地可扣除) 确定项目区拟申请的挂钩周转指标规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