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未试卷内容摘要:

夫作难而七庙隳。 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山东 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太行山以东) B、甿隶之人,而 迁徙 之徒也(被征发,拍陈涉被征戍守渔阳而言) C、然后践 华 为城,因河为池。 (华山) D、世之有饥 穰 (丰年) 1下列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1)外连衡 而斗诸侯( 2)于是从散约败( 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4)愚黔首,隳名城( 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6)暴霜露,斩荆棘( 7)洎牧以谗诛( 8)暴秦之欲无厌( 9)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10)今殴民而归之农 A、( 1)( 2)( 4)( 7)( 10) B、( 1)( 3)( 5)( 7)( 8) C、( 2)( 5)( 6)( 8)( 10) D、( 2)( 4)( 6)( 8)( 9) 1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可以 富安 天下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才 B、序八州而朝 同列 C、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襄括四海之意 D、以弱天下之民 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国胡以馈之 A、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强国清服,弱国入朝 下面文言句子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斩木为兵,揭竿而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砍下树木作兵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象云一样聚积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背着粮食,象影子一样跟随着他。 B、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士兵不厉害,不善打仗,毛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C、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译: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D、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译:哪里有治理天下危险到这种程度而皇上却不惊恐的道理呢。 二、填空( 20分,每题 2分) 词,又称 ______。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式,所以写词叫做 “ 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 —— 游泳》中化用民谣的词句为 ______,运用神话传说的词句为 ______。 艾青,原名 ______,《大堰河 —— 我的保姆》是他的代表作。 该诗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 ______诗。 ______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______的出现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论积贮疏》选自班固《 ______》。 课文引管子的话是: “______”。 分别默写出《六国论》、《过秦论》中总结六国和秦灭亡原因的一句 话: ( 1)《六国论》: ( 2)《过秦论》: 新诗的主要特点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__ “ 揭竿而起 ” 一语见于 ______时期文学家 ______写的 ______。 其中讲到陈涉起义时说他 “ 蹑足 ______,而 ______,率 ______,将 ______,转而攻秦, ______,揭竿为旗。 祸患常积于忽微,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逸豫可以亡身。 三、现代文阅读( 22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