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政治期末测试题一内容摘要:
其中,历史性是指: A.它是人民群众的活动 B.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C.它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D.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活动 1实践是指: A.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不依 赖于人的意识、孤立进行的活动 D.人类所特有的一切活动 1中日双方领导人一致认为,在 21 世纪,中日关系处于重要的历史时期,两国应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扩大和深化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对双方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中日合作”主要体现了: A.实践是能动性的活动 B.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 C.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D.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人在实践活动中把 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 出来,创造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 “正是在改造世界中,人才真正的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材料 说的是: A.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D.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 2甲说: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乙说: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对此,你认为: A.甲和乙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B.甲和乙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但二者是矛盾的 C.甲和乙的说法角度不同,但二者并不矛盾,是统一的 D.甲的说法正确,因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有意识、能思维的人;乙的说法错误 2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蜜蜂酿蜜 ② 9 11 恐 怖袭击事件 ③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④老师讲课 ⑤科学家进行人类基因研究 ⑥国有企业改革 ⑦医生治病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⑤⑥ D.②④⑤⑥⑦ 2 1999 年 1 月,国家工商局等部门发出《进一步加强棉花市场管理的通知》,以规范棉花交易市场的行为。 可见,市场具有: A.能动性 B.社会性 C.物质性 D.历史性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在: A.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 C.能够处理好个人和他人、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D.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2“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这是因为: A.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会反作用于生产实践,促进经济的发展 D.对外开放体现了实践活动的物质性 2邓小 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可见,邓小平理论: A.是从实践中产生、经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对实践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B.是邓小平同志从理论中概括出来的正确理论 C.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论 D.是感性认识 2人民群众的实践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阶级斗争的主力。高二年级政治期末测试题一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12.已知下列命题: (1)两直线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是这两直线的斜率的乘积为 1; (2)过点 (1,1)且斜率为 2 的直线方程为 211xy ; (3)过点 M(x0,y0) 与直线 Ax+By+C=0(AB≠ 0)平行的直线方 程是 A(xx0)+B(yy0)=0; (4)已知二元二次方程 Ax2+Cy2+Dx+Ey+F=0,则 A=C≠ 0是这个方程表示圆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高二数学02-03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练习
) P(53 , 4)和 Q(54 , 3),此椭圆的方程是 ( ) A. 252x +y2=1 +252y =1 +y2=1或 x2+252y =1 A、 B、 C答案 二、填空题 ,一个顶点是 (0, 13),另一个顶点是 (10, 0),则焦点坐标是 . ,长、短半轴之和为 10,焦距为 4 5
高二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含答案
地主则根据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官吏还可以受公田,他们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 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政府公开颁布均田令,公开授田,确定租调的数额,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这也促使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经典例题】 【例题 1】 民族融合是指一些民族同住在一个地区,互相影响
高二地理轮复习选修ⅰ第二章练习题
温比郊区气温高,会引起 A.城区空气上升,降水减少 B.城区空气下沉,云雾增多 C.近地面空气由郊区流向城区 D.高空空气由郊区流向城区 25.迎奥运,改善北京城市环境的可行措施有:①扩大绿地面积 ②完善城市道路网 ③提倡坐出租车 ④加强城市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6.下列关于城市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城 市是人口和产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