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厂设备管理程序内容摘要:

者违反操作规程或粗心大意,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维护保养不好,以及检修不良等原因造成的事故。 ( 2) 质量事故:由于设备原设计或安装 不 良所造成的设备停产或效能降低所造成的事故。 ( 3) 自然事故:由于自然原因(如雷击、洪水、地震等)所造成的非人为所 能 抗拒和避免的事故。 ( 4) 其他事故:不属上述三种原因的事故。 设备事故的划分 设备事故可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其划分的界线多以造成设备停产时间或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大小而定。 由于各工厂规定 的 标准不 同,在此不做介绍。 事故的处理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设备运转,以防止事故扩大。 同时应保持现场,并 及时报告班组长、车间领导,会同设备管理科共同分析事故原因,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并迅速抢修,恢复生产。 事故发生后,责任者必须如实反映情况,不准隐瞒或制造假象。 对于事故的处理,必须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 11 分析不清不放过; ;。 对于 事故情节严重或隐瞒不报,要给予纪律处分、经济处罚或由保卫部门处理。 事故检查分析后,应由主要责任单位填写“设备事故报告表” 一式两份,交车间负责人签署意见,报厂部主管设备厂长。 一份留存厂部,一份交由设备管理科保管。 发生重大事故应立即报告厂长,在认真组织现场事故分析后,才能组织力量抢修。 设备故障的处理 凡 设备与网路虽发生不正常运转或停止工作,其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生产的时间少于“一般事故”所规定的界线的,统称为故障。 故障发生后,由维修人员会同操作者填写“故障停工登记票”,一式两 份,一份修理班保存,月终进行必要的故障分析。 一个月内发生的复发性 、多发性故障报设备管理部门,由设备管理科进行分析、处理,并讨论制定改造工作的措施或安排维修计划。 第 10 章 设备的更新改造 设备更新改造的目的 ( 1)设备更新的目的 设备的更新是消除其有形磨损 【 2】 和无形磨损 【 3】 的重要手段。 或者说,设备更新就是指设备已经磨损到不能 继续使用的程度时,以相同的设备进行替换。 设备更新时, 应当以效能更高、性能更完善的先进设备,代替物 理 上不能继续使用和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陈旧设备,从而提高技术装备的水平,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最终目的。 ( 2)设备技术改造的目的 设备技术改造指应用现代技术成就和先进经验,适应生产的需要,改变现有设备的结构,给旧设备装上新部件、新装置、新附件,从而改善现有设备的技术性能,使之达到或局部达到新设备的水平。 计划编制 ( 1) 由主管厂长和总师组织技术、 设备、计划、车间、生产部门讨论平衡后,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编制计划,最后由厂务会讨论决定。 ( 2)编制计划时要考虑生产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现有设备潜力,合理使用设备资金。 针对设备现状以提高设备效率、精度、性能、可靠、安全和降低能耗等要求为依据。 ( 3)重大项目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充分论证,并写出报告书。 ( 4)设备改造方案由本厂设备部门负责设计,如能力有限也可对外委托设计,但必须由工厂主管设备厂长、总师和设备部门审定。 计划实施与验收 ( 1) 项目由 设备管理科负责实施, 厂部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验收, 合格后向生产车间移交。 ( 2)项目完成后,需及时填写“专项资金项目施工鉴定验收单”和“设备固定资产竣工验收单”,凭单据进行项目费用结算和列入固定资产。 同时还应将具体情况记载入原设备的档案中。 第 11 章 设备的调拨、迁装、封存和退库 设备的调拨和迁装 ( 1)设备的调入和调出须经主管厂长同意批准填写设备调迁申 请表,经批准后方能办理。 ( 2) 调入调出工作完成后,应同时改变设备 台帐 、卡片。 ( 3)由于生产工艺、维修和安全等原因,需要在车间内或工厂内部变更其平面位置时,由使用单位提出书面报告,经主管设备厂长批准后交设备科办理,不得私自乱拆 乱动,防止混乱 12 和损坏。 设备科 拆装后应在 台帐 、卡片上随时更改。 设备的封存 ( 1)封存范围 生产上暂时不用而闭置期连续在一个月以上 者。 (2)封存设备的保管与维护 不论就地封存或集中封存,应有专人保管,做好防尘、防锈、防潮等维护工作。 同时应定期检查(如一年一次)。 ( 3)封存时应注意事项: ,保持完好。 ,关闭所有管道阀门。 、水、汽等。 封存三个月以上者应将液压油箱内存油放净,并清洗干净。 、工具,要齐全并妥善保管,与设备同时进行封存,防止丢失,更不得移作他用。 设备退库 ( 1)工厂设立 设备仓库,用以保管待用和不用的设备。 ( 2)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可以申请退库 不 适用,长期搁置和利用率过低、使用不合理的设备。 ( 3)由使用车间提出退库申请表,经主管厂长批准后,设备科实施。 ( 4)退库设备必须由原使用车间负责 清洗 ,涂油防锈和缺陷修复。 ( 5)退库设备的附件、工具、仪表、说明书及设备档案,必须随同设备一起退库。 ( 6)设备退库 完毕,交接双方在退库清单上签字后,分送设备科、财会科和退库单位各存一份。 ( 7)已经批准而尚未退库的设备,由原使用车 间按封存办法妥加保管,但设备 台帐 暂不注销。 第 12章 设备的报废 设备报废的标准 ( 1)已超过使用年限,设备主要结构已损坏,或型号过于陈旧,无法恢复其精度,已达到最低使用要求,不能恢复和改装利用者。 ( 2) 因厂房改建或工艺流程变更设备不能迁移,必须拆毁者。 ( 3)因事故或灾害使设备遭受严重损坏,其修理费用接近或超过同等效能设备的价值,经济上不合算者。 ( 4)自制非标准专用设备,虽然经生产验收但已不能使用,无法改制或调出者。 报废手续 凡 符合上述报废规定的设备,由使用单位提出,报厂主管 设备厂长、总师和技术、设备、财会等部门,主管厂长组织有关部门对设备进行检查、鉴定。 对已批准报废的设备,应将能够利用的零部件、附件、工具拆卸留下利用,同时注销设备资产、 台帐 和卡片等资料。 13 第 13章 主管设备 副 厂长、设备管理 科和车间设备 副 主任的职责 一般 大型现代化 铸造 工厂除了设置设备管理科外,厂部还有专职(或兼职)的设备 副 厂长,生产车间也有专职(或兼职)的设备 副 主任。 有的工厂在设备管理科内还设机械员、动力员、计划预修员、备件员等岗位。 由于各个工厂情况 不 同,这里只介绍设备 副 厂长、车 间设备 副 主任和设备管理科的主要职责。 设备 副 厂长的职责 设备 副 厂长可以专职,也可以兼职,但他们均应负有如下的职责: ( 1) 对本厂的设备管理、维护、保养、修理、使用全面负责。 ( 2) 依靠群众搞好设备维修及一、二级保养工作,以保持设备的完好。 开展“三好”、“四会”的群众性活动。 ( 3) 贯彻设备维修各项管理制度,保证设备预检修 计划贯彻执行,并检查完成情况,管好备件生产、储备和图册。 ( 4) 组织生产车间坚持“三扫”周检、月评的办法,参加重大设备事故的分析处理工作。 ( 5) 对工厂设备的选型、更新、改造、 调拨、迁装、报废等工作审查把关。 车间设备 副 主任的职责 车间设备 副 主任可以专职,也可以兼职。 其主要职责是: ( 1) 贯彻执行设备管理、使用与维修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对本车间设备的管理、使用、定期维护保养和检修负责。 ( 2) 组织技术业务培训,搞好群众性的“三好四会”、“四项要求”、“五项纪律”的活动和日常维护保养、定期保养等工作。 ( 3) 严格执行设备维护操作规程,实行定人、定机、凭操作证操作设备,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不合理使用 而 造成设备事故负责。 ( 4) 正确处理维修与生产的关系,即“生产服从维修, 维修 保证生产” 原则。 要按时完成 设备检修保养计划 ,督促有关人员按时上报各种设备报表,定期开展设备自查、评比活动, 减少故障停机率,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 维修 费用,确保设备完好。 ( 5) 及时组织设备事故分析会,开展安全教育。 要采取有效措施,排除事故隐患,发生重大设备事故要及时上报,保护好 现场,并积极协助分析、处理与抢修。 设备管理科的职责 ( 1) 认真贯彻执行有关设备管理、维修的方针政策和制度、规程,及时掌握本单位机动系统的工作情况。 ( 2)制订设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原始凭证及卡片 (如事故报告单、故障停工记录单、生产工点检卡、巡检卡、设备日 常修 理情况表、维修工定期点检卡、单台设备卡片„„)。 对全厂主要设备、精、大、稀、关键设备建 帐 、建卡、编号、建档。 ( 3) 制作设备操作证,负责对设备操作者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发放操作证。 ( 4)制订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 5)参加新安装设备的验收。 ( 6)编制、落实、检查设备 修理 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 ( 7)做好设备维修用图纸的收集、核对、测绘、复制、管理等工作。 ( 8)结合维修对进口设备进行必要的图纸测绘工作。 ( 9)负责设备的备件 计划编制 、 采购、制造、储存和供应工作。 ( 10)点检和定检问题的统计汇总,并进 行分析, 作为 制订维修计划的参考资料。 同时应协助设备 副 厂长开好设备事故分析会,使之真正做到“三不放过”的要求。 注:有的工厂设备管理科内设 综合 管理、技术和备件三大职能组,以及其他职能机构。 14 第 14 章 现代化铸造工厂造型生产线设备管理(例) 现代化铸造工厂一般采用自动造型生产线进行生产。 它的主要特点是造型速度快,生产率高。 但是造型生产线的实际生产率仅为理论生产率的 70~85%,有的甚至还要 低 ,究其原因是自动线在运行过程中,受到设备、工艺 、 操作 人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设备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采用有效的措施,最大限 度地提高自动线的实际生产率,从而达到增加 产品 产量、提高质量的目的。 影响 自动 线生产 率 的主要因素 在影响自动线生产率的因素中,造型线设备本身、车间内部各关联工部配套设备、人员,以及管理水平均是主要影响因素,下面将做简单的介绍。 ( 1) 自动线本身故障 自动 线 由主机和许多辅机组成,有上万个零件,还有液压元件、电气元件等。 这些零件和元件在自动线运行中均有可能发生故障,使自动线停机。 ( 2)型砂供给 型砂不能及时供给,自动线将停机。 提供的型砂不符合工艺要求,必须排放掉 ,自动线也停止造型。 ( 3)供芯不及时或不配套,下芯不当时间延长。 由于生产调度原因,当天造型所需砂芯不能及时供应造型,或芯子不配套,造型线 不能正常运行。 下芯时由于操作不当,或下芯机故障,延长下芯时间。 ( 4)更换型板 由于生产需要,往往一个生产班次要安排生产多个品种的铸件,必须停机更换型板,甚至要等到 型板加热温度合适后才能恢复生产。 ( 5)铁液熔化和浇注 熔化工部的 铁液温度未达到要求、化学成分不符合工艺要求等,不能及时提供浇注。 浇注包未准备好(如修筑、烘烤未完成等),也不能浇注,自动线只能停机等待。 或者浇注的工艺时间长,影响自动线的运行节拍。 ( 6) 处理型废 由于模板制造质量或型砂质量差等原因,造型时产生掉砂、起模不良等缺陷(约占造型总数5%左右),需要及时停机处理掉砂。 不能用于浇注的废型也影响自动线产量。 ( 7)人员素质 设备操作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差、 情绪波动等原因造成设备故障停机。 维修人员不能按要求修理设备,使设备带病运行。 ( 8) 设备保养 不少工厂有在下班前留出一定时间(如 小时)保养设备的习惯。 另外,在设备运行中,有时需要临时停机清除某一部位的积砂。 实行停工台时统计与考核制度 以自动线为中心, 凡 与自动线的运行有关联的工部、岗位 、设备、人员的停工均纳入考核范围。 ( 1)现场 设置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