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内容摘要:
事中和事后控制乏力,资金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 统一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 改制前,公司没有一套统一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多数单位任然利用较为原始的 UC 管理系统,而部分单 位确利用 NC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数据交换无法畅通,总部也没有对系统进行整合利用,数据信息无法在信息系统内进行统一查询和监督,因此资金管理无法做到统筹兼顾。 与资金管理相关的业务部门之间缺乏重视和有效配合 各级管理者在资金管理意识方面较为薄弱,没有认识到资金使用的成本,且偏执的认为资金管理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与管理者本身和整个管理团队没有关系。 但事实是当财务部门、商务部门和采购部门一旦忽略了资金的经营效果,签订的收入合同不重视资金回收的条款,缺乏预付款意识,签订的支出合同不考虑项目是否有资金回笼。 导致的结果是内部相关部门没有沟通配合,缺乏资金使用的有效配合,导致各施工项目垫支严重。 作为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公司在货币资金管理中出现的内部管理问题几乎是所有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通病,内部管理混乱、施工管理不精细、体制建设随大流、人员工作不严谨、工作作风问题等是造成货币资金压力大、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 二、 造成货币资金紧张的外部原因 (一) 投标支付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 近年来,建筑市场施工队伍急剧膨胀,各种保证金被作为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和考查施工队伍实力的重要条件。 建设单位为防止施工失信,违反施工承包合同,在投标前 ,要求参与投标的施工单位的出具投标保函、注入履约保证金、投标保证金等。 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是占用施工企业货币资金较多的两种保证金。 投标保证金是指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向招标人出具的,以一定金额表示的投标责任担保,其标准为合同总价的 2%,且最多不超过 80 万元;履约保证金是工程发包人为防止承包人在 合同 执行过程中违反合同规定或违约,并弥补给发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 其形式有履约担保金(又叫履约保证金)、履约 银行保函和履约担保书三种。 履约担保金可用保兑 支票 、银行汇票或现金支票,额度为 合同价格 的 10%;履约银行保函是 中标人 从银行开具的保函,额度是合同价格的 10%;履约担保书是由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实体公司或社会上担保公司出具担保书,担保额度是合同价格的 30%。 支付这两种保证金是造成公司资金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司作为大型国有施工建筑企业,其施工点分布在全国各地,每年进行的投标活动数百起,中标工程项目数十亿而公司进行的投标活动,一般为三千万以上的施工项目,而一个核电项目就多大数十亿,因此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方面,公司一般采取银行汇票或现金支票的形式进行支付,金额为中标价的 5%~ 10%不等,公司每年因 办理各种保函而向银行抵押的货币资金高达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虽与银行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也得到了银行较高的授信额度,但抵押货币资金过多造成的资金压力也不言而喻。 投标保证金支付时限相对较短,占用比例相对较低,资金风险也比较小,而履约保证金的返还期限较长,一般为工程建设完工后由业主验收完成后退还。 但工程完工后往往出现业主验收推迟或验收过程完成后搪塞等情况,这对施工企业来说也毫无办法,只能等待,资金周转受到严重影响,资金压力倍增。 (二)工程垫资与工程拖欠 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时 ,提出很多不利于施工企业的要求。 目前垫资成为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和考查施工队伍实力的重要条件,而垫资往往又成为工程拖欠的主要形态。 工程垫资现象增多,资金压力倍增。 公司作为施工企业 ,为了在建筑市场抢占一席之地 ,往往承诺建设单位的垫资条件。 一旦为某项工程垫资 ,则身不由己 ,或者丧失先期垫资应获取的收益及承担垫资损失 ,或不得不继续垫资施工。 目前对施工企业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建筑施工模式也使垫资现象越发增多,如采取BT、 BOT模式建设的工程项目,虽然收益较高,但垫资比例确实很大,有的工程项目垫资甚至超过 50%。 但投资收益往往是在项目建设完成后才逐步显现 ,前期垫资形成的资金压力往往对施工企业造成很大影响。 工程拖欠是指在建设工程中,建设单位不按合同或结算报告支付工程款,导致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而施工单位在没有获得工程款的情况下拖欠分包商款项等一系债务关系。 建设项目完工后,施工单位垫资部分可能转变成拖欠款,或则建设单位不按照工程款支付条款按时支付,导致施工单位资金紧张,虽然一般来说 ,拖欠款是以垫资为前提的 ,如果没有垫资 ,就不会有大面积的拖欠和长时间的垫资。 但是施工单位因为摆脱不了垫资的困惑 ,也就难以解除拖欠的压力。 而且 BT、 BOT 项目带来的收益诱惑,也是施工单位无法摆脱垫资的主要原因。 (三)市场状况的不确定性导致物资采购占用较多资金,即库存材料设备占用带来的资金压力。 目前,建材市场的不稳定,往往使施工企业在建材市场价位较低时,大量进行采购,其目的主要是想尽量降低工程项目施工成本。 但现实往往是当采购占用较多资金时,在施工项目各节点投入的可用资金相对减少,且面临建材进一步降价造成的工程成本增加。 因此,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库存材料设备占用较多资金,也是造成施工单位资金紧张的一大原因。 公司资金管理面临的外部原因也是国有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 各类保证金、工程垫资、工程拖欠和库存物资在资金占用方面所造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最终结果却是一致的。 第三章 对策分析 面对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为了有效解决资金紧张的局面,有效改善管理现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资金效能、降低资金使用成本,针对资金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现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意见,以期能对改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管理有所帮助。 一、加大各级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强化货币资金管理意识的植入和培育 (一)努力改变公司领导者的固有意识,通过培训 、货币资金现实问题分析等,使公司领导意识到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公司领导者对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视力度; (二)对总部与货币资金管理相关的各个部门进行培训,使其都认识到货币资金管理不仅是财务管理人员的事,也与自身从事的业务息息相关,从而提高财务、商务、物资等部门之间的配合力度,减少扯皮事件发生; (三)对下属各层级经营管理者进行货币资金管理培训,并将货币资金管理意识进行强化,使下属各层级经营管理者在货币资金管理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并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和施工作业管理,降低货币资金管理成本 和浪费风险; (四)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并在财务意识、管理原则等方面进行加强,防止出现不按原则办事的现象出现; (五)对监督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意识到项目监督审计的重要性,防止“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情况再次发生。 二、完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保障体系建设,并重视执行环节 (一) 建立货币资金集中管理制度,重新进行权力划分。 打破现有管理制度,重新设立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从职责、审批权限、工作流程、责任追究等方面,建立完备的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层面,规范资金管理流程和使用流程,并对制度执行的各 个环节进行统一解释和明确; 废除资金分散管理模式。试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试论加强企业的行政管理论文
ive institution channels, so, the choice and design of enterpris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side and outside anization is the guarantee of administrative order, indicating rapid flow of carry out
设备管理目标评价标准
故障停机时间 3 故障停机率( %)= ————————— 100% 工作时间 停机损失费用 4 停机损失率( %)= ———————— 100% 生产总值 维 修 作 业 预防性维修次数 1 预防性 维修次数率( %)= ———————— 100%
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饭店资料类
第二十八条 如果一名董事的职位因故出现空缺时,其原委派方将另外一名董事替补。 遇有特殊情况,委派可以在其委派的董事任期届满前更换该董事,但须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和董事会。 第二十九条 董事会设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各一名,董事长由甲方、副董事长由乙方分别各自委派 的董事中任命。 董事长是合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董事长因故不能履行其职权时,应授权副董 事长代行其职权。 董事长和副董事长都不能履行其职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