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摘要:
材、管件的选用,掌握城镇供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 课程内容 :给水管网系统管理,排水管网系统管理,给排水管材管件,给水处理,污水处理等。 《 节水技术 》 学时与学分: 学时 60, 学分 4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 水务管理专业 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完成 水务管理专业 教学任务、实现 水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所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在校期间 通过技能鉴定 取 得 精湛技能认定 证书 所必需学习 的 一门 课程。 - 11 - 水 务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能力要求:掌握常规节水技术手段的应用,及其工艺特点。 主要内容:学习喷灌、滴灌、渗灌、低压输水灌溉系统等的工作特点、系统组成及其规划设计要点。 《 城市水务管理 》 学时与学分: 学时 36, 学分 3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 水务管理专业 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完成 水务管理专业 教学任务、实现 水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所 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在校期间 通过技能鉴定 取 得 精湛技能认定 证书 所必需学习 的 一门 课程。 能力要求:水务工程检测、维护、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能力。 主要内容:水利工程的检查与观测、渠系建筑物的运行管理、渠道、排水沟养护修理,城镇给排水工程管理,防汛与抢险,用水管理、水资源保护,水功能区划等。 《水资源评价》 学时与学分:学时 55,学分 4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 水务管理专业 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完成 水务管理专业 教学任务、实现 水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所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 水资源量的计算、供需分析是 水务管理专业 业务范围中的工作项目之一,本课程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与方法,是本专业不可缺少的专业知识。 能力要求:具有进行水资源调查、估算、评价、规划和管理的相关基本能力。 课程内容:学习水资源的基本概念、降水与蒸发计算、地面和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入境水量计算、水资源总量计算、水量平衡分析、水资源区划、水资源供需分析等知识。 具体描述见附件。 教学进程与运行实施 ( 1)教学进程 以基本专业技能培养为基础,配合“双证书”教育,通过工学结合使理论与实践交互渗透,发挥“生产育人”作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就业竞 争能力的快速提升。 具体组织方式是: 前三学期,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开设了数学、英语、水利工程制图、工程测量、 水力学 、 工程 水文学等, 使学生初步具有水利工程读(识)图、工程测量、计算机应用等 职业核心 能力 和 水务管理 的专业核心能力。 第四学期在校内开设了少量的与生产实习相关的部分专业拓展课程,为考 第 5学期 其他 专业能力培养创造条件。 第五学期,以工作项目为载体,开展校内工作项目模拟实训,针对就业方向强 - 12 - 水 务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化岗位技能,提升综合职 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通过专业技能认证系统进行职业技能测试, 获取 职业资格证书。 开设了水 城镇给排水 、 水质监测 和 城市水务管理 等专业核心课程。 另外根据专业需要 聘请企业的 专家 进行生产项目专题讲座 ,使学生全面了解水文新技术的应用和专业发展趋势。 第六学期,安排学生 到生产第一线结合生产进行顶岗实习 ,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工作能力 , 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层层递进,职业素质全面提升, 通过工学结合 逐步实现学生向生产者的转变。 具体教学进程安排见表 6 和表 7。 - 13 - 水 务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表 6 水务管理专业 理论课程教学进程 课类 课程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活动周数及课内周学时 第1学年 第2 学年 第3学年 总计 14周 12周 18周 10周 11周 0 周 职业核心课程 1 道德与法律基础 3 52 2 2 2 毛概 与特色 4 56 2 2 3 体育与健康 3 52 2 2 4 高等数学 6 92 4 3 5 大学英语 9 140 4 4 2 6 计算机文化基础 4 56 4 7 交流与表达 2 28 2 小 计 31 448 18 11 4 2 专业技术基 础课程 8 水利工程制图 3 48 48 3 9 *工程测量 4 64 32 32 4 10 *程序设计 5 75 38 37 5 11 *计算机网络技术 3 51 26 25 3 12 水力学 5 75 65 10 5 13 现代测量技术 4 60 30 30 4 14 工程水文学 4 75 75 5 15 地下水开发利用 3 42 42 3 16 水利工程概论 3 51 51 3 17 系统工程 3 51 51 3 18 管理学基础 3 30 30 2 小 计 43 414 6 7 12 3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19 ▲城镇供排水工程 4 60 60 20 ▲水质监测与评价 4 68 58 10 4 21 ▲节水技术 4 60 60 22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3 42 42 23 ▲城市水务管理 3 36 36 小 计 18 287 0 0 4 5 15 专业拓宽课程 24 遥感概述 2 28 28 2 25 地理信息系统 3 42 42 3 26 水利工程经济 3 42 42 3 27 实用水法规 2 36 36 28 计算机绘图 4 60 6 29 实用水法规 3 44 4 30 治河防洪 2 28 28 2 小 计 19 271 0 4 2 11 7 总 计 110 1448 24 22 22 21 22 - 14 - 水 务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注: 、随堂技能训练、随堂实习。 50%计入。 3.*为证书课程、▲为重点(主干)课程。 表 7 水务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环节进程安排 课程序号 实践教学内容 学分 考核方式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 第1学年 第2学年 第3学年 1 2 3 4 5 6 1 军训、专业教育 3 平时表现 2 周 2 水利工程测量实习 3 操作技能、成果评定 2 周 3 认识实习 2 实习报告、表现 2 周 4 现代测量技 术 3 操作技能、成果评定 2 周 5 水力学综合试验 2 试验结果、表现 1 周 6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 成果评定、操作技能 1 周 7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 4 成果评定、表现 2 周 8 地下水开发利用课程设计 4 成果评定、表现 2 周 9 城市水务管理实习 5 实习报告、表现 3 周 10 城镇供排水工程管理课程设计 5 成果评定、表现 3 周 11 水资源评价课程设计 4 成果评定、表现 2 周 12 水质 监测与评价课程设计 5 成果评定、表现 3 周 节水技术课程设计 5 成果评定、表现 3 周 实用水法规实习 成果评定、表现 1 周 毕业设计 20 成果评定、答辩 11 周 毕业教育及鉴定 合 计 86 6 4 16 10 18 - 15 - 水 务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 2)教学实施 工学结合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运行实施中,要建立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运行调度;调配好各类教学资源,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成 立以课程负责人为主,校企人员共同参加的课程教学 小 组,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由多名教师共同完成 1 门课程教学任务,形成理论部分以校内教师为主,实践操作以企业教师为主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教学机制。 具体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教学调度 在教学运行实施中,要建立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运行调度, 水资源 工程系要按照教务处的统一安排,制订年度教学实施计划,合理进行教学安排。 资源调度 对教室、计算机房、学生自习室、图书馆、活动场地等学院共用的资源,由学院教务处统一调度。 对 水资源 工程系所 属的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等资源,由 水资源 工程系统一安排。 对跨系部安排的学生教学任务,由教务处统一协调, 水资源 工程系负责具体安排。 教师调度 对担任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教师,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对担任 专业核心 课程的教师,由 水资源 工程系负责成立以课程负责人为主,校企人员共同参加的课程教学工作组,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由多名教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教学任务。 实训室开放 建立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实行实训室面向校内学生开放,采取事先预约的方式,提交申请报告和训练计划,由实训室管理人员做好实训 前的准备,学生在业余时间 就可以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训 练习。 考核与认证 水务管理专业 课程考核与 认证 包括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顶岗实习和生产实习。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采用校内考核与 认证,顶岗实习和生产实习采用校内、校外 联合考核与 认证。 ( 1)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考核与 认证 引入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标准,注重“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信息处理、自我学习、解决问题、数字应用”等 6 大职业核心 能力 的培养。 考核与评价包括课程考核和职业核心能 力测评认证两部分。 课程考核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进行;对职业核心能力的测评认证,一是组织学生参加国家举办的等级认证考试,二是由学院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标准,组织学生进行测评,考核成绩计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精湛技能证书。 ( 2)专业 技术基础 课程考核与 认证 - 16 - 水 务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 技术基础 课程考核分项目化课程考核和非项目化课程考核。 1) 项目化课程考核 考核与 认证 采用“课程考核 +技能认证”的方式。 课程整体成绩 由 课程考核成绩和职业技能认证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课程考核成绩占课程整体成绩的 50%,职业技能认证成绩占课 程整体成绩的 50%。 ①课程考核 按学习项目分别进行考核,课程考核成绩是项目考核成绩的 累计 ,期末不再安排课程的集中考核。 课程考核从知识( 40%)、技能( 40%)、态度( 20%)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考核可依据提交的成果、论文、作业、平常表现及小组互评的结果进行,考核方式可采用笔试、机试、答辩和实操等。 知识考核:依据教学进程,以课程的学习项目为单位进 行考核。 考核方式采用卷面笔试或网上答题,可开卷或闭卷。 知识考核的要点重在知识的应用。 技能考核: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课程的技能训练项目逐一进行考核。 主要从学生的组织管 理能力、角色胜任能力、成果质量等几个方面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 态度考核:主要从思想态度,道德意识,团队精神,奉公守法,工作态度,出勤、安全等方面考评。 ②职业技能认证考核 技能认证分两种情况: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课程,可在课程结束后直接参加证书的认证考核,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精湛技能证书”对应项目记为“精湛”。 “黄河水 利职业技术学院精湛技能证书”考核项目对应的课程,课程结束后,可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和认证。 考核分为知识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 知识考试采用闭卷 上 机答题 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其中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 20%,技能考核(含态度)占总成绩的 80%。 对通过考核者,颁发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精湛技能证书。 成绩分级如下: 精湛 —— 知识考核 、 技能操作 均在 90 分以上,总成绩在 90 分以上; 合格 —— 知识考核 、 技能操作 均在 60 分以上; 不合格 —— 知识考核 、 技能操作 有一项或全部在 60 分以下。 2) 非项目化课程考核 该类课程统一安排期终考试和综合实训考核。 期终考试成绩和综合实训成绩均为百分制,两者相互独立。 期终考试 主要考 核课程的基本知识,当课程授课结束由学院统一安排期终考试。 - 17 - 水 务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综合实训考核 主要考核技能和态度。 技能考核根据实际操作或实习成果。水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关推荐
发包人各 1 份。 5 CB12 联合测量通知单 (承包 [ ]联测 号) 合同名称: 合同编号: 承包人: 致:(监理机构) 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和合同约定,拟进行工程测量工作,请贵方派员参加。 施测工程部位: 项目工作内容: 任务要点: 施测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承包人:(全称及盖章) 项目经理:(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 拟于 年 月 日派监理人员参加测量。 □
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 少于 14d。 ○ 3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拌制用水相同。 ○ 4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 5 、混凝土强度达到 ,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 6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5℃时,不得浇水。 ⑷砼强度均以试压强度为根据,切实的反映出砼构件的质量情况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由老板一人拍板确定的薪酬制度的弊端就会逐渐暴露出来。 因为这种薪酬制度的确立本身透明度较差,员工不清楚自己薪酬水平的确立标准,并且老板对于薪酬确定的随意性较大,员工之间薪酬公平性得不到充分保障,最终会 加剧老板与员工之间的矛盾,限制企业的发展。 三、对于非经济性薪酬重视不够 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更多地会关注企业成本,关注经济性薪酬
每日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和材料、天气、施工环境以及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发布文件。 监理机构采用通知、指示、批复、 签认等文件形式进行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旁站监理。 监理机构按照监理合同约定,在施工现场对工程项目的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施工,实施连续性的全过程检查、监督与管理。 巡视检验。 监理机构对所监理的工程项目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和管理。 跟踪检测。 在承包人进行试样检测前
在无完成工作量之前,生活费由乙方自行调节。 施工阶段,甲方根据乙方每月完成、并经甲方、监理、质监部门验收合格后的工作量,向乙方支付当月完成工作量的应得工费的 %。 甲方在付款时扣除当月为乙方代付款项和因故罚款,除此之外,甲方不再向乙方发放借支和其他生活费用。 乙方承包的砌筑工程全部完工后,经甲方、 业主、监理验收合格后,再向乙方支付承包应得工费总额的 %。 其时,如乙方无后续工程施工
合 规 格 的 缺 陷 ”),顾 问方 应自 0 费 纠 正 不 合 规 格 的 缺 陷 ,并 在 纠 正 完 成 后 通 知 客 户。 客 户 有 权 检 验 经 纠 正 的应 交 付 作 品 及 任 何 其 他应 交 付 作 品 ,如 同 首 次 完 成 适 用 的 服 务 交 付 验 收 一 样。 若 客 户 未 在 验 收 期 内 将 所 发 现 的 实 质 性 不 合 规 格 的 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