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中心安全管理汇编内容摘要:

禁止在机房内吸烟、吃零食。 禁止在机房内使用手机。 第 15 页 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车床的使用 实习前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应扎好袖口,戴好防护眼镜,不准戴围巾、手套 ,女生发辫应挽在帽子内。 开车前须检查车床各部 分 是否正常,加润滑油,进行慢车试车,空档运转 23 分钟,正常后方可工作。 车床上所有安全防护装置应保持良好状态,不得擅自拆除。 开车时,不准拆除齿轮罩壳和皮带罩壳。 床头、小刀架、床面,不得放置工具、量具或其他东西。 安装工件要牢固 , 夹紧时可用接长套 筒 ,禁止用锤子敲打。 装卸工件后,应立即取下扳手。 车床开动前,要观察周围动态,开动后,要站在安全位置上,以避开车床运动部位和铁屑飞溅。 车床开动后,不准接触运动着的工件、刀具和传动部分,严禁隔着车床转动部分传递或拿取工具等物品。 调整车床速度、行程、装夹工件和刀具、测量工件、加润滑油以及擦拭车床时,都要停车进行。 不准用手直接 清 除铁屑,应使用专门工具。 用锉刀光 整 工件时,应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身体离开卡盘。 禁止用砂布裹在工件上砂光,应如同采用锉刀的方法,成直条状压在工件上。 车内孔时不准用锉刀倒角;用砂布光内孔时,不准将手指或手臂伸进去打磨。 1攻丝或套丝必须用专用工具,不准一手扶攻丝架(或扳牙架)一手开车。 1切大料时,应留有足够余量,再卸下砸断,以免切断时,料掉下伤人。 小料切断时,不准用手接。 1不 准在车床运转时离开工作岗位,因故要离开时,必须停车,并切断电源。 1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请指导教师进行检查;如出现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持现场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1实习结束时,车床必须 加润滑油以 及 擦拭 车床 ,切断电源,零件堆放及工作场地必须保持整洁、安全、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 第 16 页 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l、非本车间人员未经 实习指导教师 许可不得随便使用。 砂轮必须戴好砂轮罩,托架距砂轮不得超过 5mm。 凡使用者要戴防护镜,不得正对砂轮,而应站在侧面。 砂轮 机 只限于磨刀具、不得磨笨重 的物料或薄铁板以及软质材料 (铝、铜等 )和木质品。 不得干私活 (做小刀 、 小挂件等 ) 砂轮机起动后,需待砂轮运转平稳后,方可进行磨削,压力不可过大或用力过猛。 砂轮的三面 (两侧及圆周 )不得同时磨削工件。 新砂轮片在更换前应检查是否有裂纹,更换后需经 10 分钟空转后方可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砂轮片是否有裂纹、异常声音、摇摆、跳动等现象,如果发现 异常 应立即停车报告 实习指导老师。 使用后必须拉闸,要保持卫生。 第 17 页 铣床安全操作规程 l、安装刀杆、支架、垫圈、分度头、虎钳、刀孔等,接触面均应擦干净。 工件毛面不许直接压在工作台面或钳口上,必要时加垫。 更换刀杆、刀盘、立铣头、铣刀时,均应停车。 拉杆螺丝松脱后,注意避免砸手或损伤机床。 万能铣垂直进刀时,工件装卡要与工作台有一定的距离。 在进行顺铣时一定要清除丝杠与螺母之间的间隙,防止打坏铣刀。 刀杆垫圈不能做其它垫用,使用前要检查平行度。 开快速时,必须使手轮与转轴脱开,防止手轮转动伤人。 高速铣削时,要防止铁屑伤人,并不准急刹车,防止将轴切断。 铣床的纵向、横向、垂直移动,应与操作手柄指的方向一致,否则不能工作。 铣床工作时 ,纵向、横向,垂直的自动走刀只能选择一个方向,不能随意拆下各方向的安全挡板。 第 18 页 平面磨床安全操作规程 装新砂轮先用木锤轻轻打,无杂音后方可开动。 操作人员侧立机旁,空 运行 十分钟无偏摆或摇动后,才能使用。 砂轮在接近工件时,要细心观察工件有无突起和凹陷。 磨削过程中要连续开放和调整冷却液的流量。 砂轮快速接近工件时要改用手摇。 使用顶尖的工件,在磨削过程中不许松动。 平磨更换砂轮,要注意不可与砂轮护罩相碰。 接触面积小的工件,磁力不易吸住,必须加挡块。 平面磨工作台,使用快速时要 注意其终点。 若磁盘吸着力减弱,应立即停磨。 机床运转中,不许从水箱中吸取切削液。 砂轮未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时,不许清理冷却液、磨屑或更换工件。 1机床要整洁,特别要注意手柄和行程限挡块的位置是否正确。 1把砂轮箱推向法兰盘,动作要轻,同时垫上比轮直径小三分之一的软垫。 1砂轮不锋利要用金钢石修理,进给量为 0. 015~ 0. 02 mm,必须充分冷却。 1平面砂轮的最大伸出量不得超过 25mm, 砂轮块要平行。 1平磨的砂轮损耗二分之一后 , 重新紧固的压板不许倾斜。 1平面工件 要有基准面。 如有飞刺突起要剔、锉削平。 1要选择与工件材料相适应的切削液。 1使用顶尖的工件要检查中心孔的几何形状。 1磨床专用砂轮,不许代替普通砂轮使用。 第 19 页 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实习前,应按所有工具的需要和有关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如使用电动工具时须戴绝缘手套,女生发辫要挽入工作帽。 所有工具必须齐备、完好、可靠才能开始工作,禁止使用有裂纹、带毛刺、手柄松动等不合安全要求的工具。 使用工具时,应按钳工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 使用设备时,应严格遵守该设备的操作规程。 实习时,要保持工作地点清洁,划线平台及其周围要保持整洁,地面的油渍应随时拭净防止滑跌。 工具应摆放整齐,不可任意堆放,以防损坏和取用不便;量具应放在 量 具盒内,不能与工具或工件混放在一起。 实习中要注意周围人员及自身的安全,防止因挥动工具,工具脱落,工件及铁屑飞溅造成伤害;两人以上一起工作要注意协调配合。 使用台虎钳夹紧工件时,应用力适当,不可用蛮力或用锤敲击,以防台虎钳损坏。 使用手锯时工件必须钳牢,锯条张紧适当,用力不得过猛,在工件即将锯断时尤其应注意,以防锯条折断和材料掉落砸伤人。 使用錾子时,前方必须有挡屑屏,不可直接面对他人。 对于锯、锉、钻、刮下的铁屑时,必须用毛刷扫除,禁止用手擦拭或用嘴吹。 1实习完毕,必须清理工作场地及工具和量具,并将工具和工件整齐地摆放在指定的位置上。 第 20 页 台钻安全操作规程 l、非本车间人员和对本设备不熟悉者,未经 实习指导老师 同意不得使用。 使用前必须全面检查,一切正常方可使用; 最大钻孔直径不得超过Φ 12mm,调整高度时必须握紧手把。 使用时工件要紧固在平口钳上,钻头要夹牢,固定部位要 夹 紧。 钻钢件必须使用冷却液,将要钻透时压 力要轻,严禁手摸、嘴吹铁屑; 钻孔时袖口、头发要扎紧,严禁戴手套。 钻孔时精神集中,严禁谈笑,使用后必须清理现场。 钻孔 出现意外时,应立即停车。 发生事故,立即报告。 第 21 页 布洛维硬度计 安全 操作规程 本硬度计是以最常用的布氏 、 洛氏 、 维氏硬度试验法测定金属硬度的 , 以洛氏硬度试验为主。 (1) 试样的准备 : 必须设法处理使其表面洁净 、 光滑。 (2) 试台的选择及安装 : 根据试样的形状及尺寸选用合适的试台。 (3) 总试验力的预选 : 试验力的变换务必在试验前完成。 2. 洛氏硬度 计的测试程序 (1) 插上电源 , 打开电源开关 , 使在投影屏上能看到清晰的影象 (2) 根据试验要求选用压头 , 使其小心安装在主轴的孔中 , 再拧紧紧固螺丝钉 (3) 根据试验需要选择试验力 , 转动变换旋钮使所需试验力对正标记 (4) 将手柄推向后方 , 再将试样放在试台上 , 转动手轮使试样的试面与压头接触 ,转动手轮 , 使试样继续升高 , 让基线与左边刻度 100接近重合 (5) 旋转投影屏下的调整旋钮 , 使分划板上的刻度 100与投影屏基线重合 (6) 拉动手柄 , 使主试验力缓慢施加再 在 试样上 , 屏上的刻线回行而停在一定位置 (7) 将手柄推向后方 , 使主力卸除。 屏上基线对准标尺的数字即为洛氏硬度值 (8) 降下试台 , 取出试 样 操作方法同上。 但取下试 样 后必须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压痕的直径 (布氏法 )或对角线的长度 (维氏法 ), 再在表中查出硬度值。 第 22 页 冲击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一、 仪器的操作: 1.调节支点间距离 40177。 2.根据样品的设计冲击强度选择适当的摆锤。 3. 校 正试验机的刻度盘零点,并将摆锤放在预扬挂钩位置。 (指右侧 150176。 处) 4.将试样水平放在支架上,使样品缺口背面受冲击负荷。 5.松开锁钩, 让摆锤自由落下,使试样受到冲击负荷。 6.根据刻度盘读取所消耗的功。 二、 取样条件 55177。 ,宽度 6177。 ,厚度 177。 ,试样宽度方向的面为产品受压面。 ,取其算术平均值。 试样的厚度应测量缺口两边的厚度,取其算术平均值。 三、 注意事项 1.此实验机属简易设备,操作时注意保护摇臂,实验机边上不要放与其等高的物体,避免摇臂与其碰撞。 2.使用前应校正其水平度,一旦校正好后不允许随意挪动,以保证其水平度。 3.实验样品的大小应严格按以上规定的尺 寸,以免造成冲击臂的损坏。 4.冲击刀刃应打在试样整个宽度线上,冲击刀刃对准试样中心线。 5.注意保持连接部位的润滑。 试验前应全面检查各机构是否正常,摆锤运动范围不得有障碍,以免冲击时发生事故。 7.在作高速钢以及类似此种性能的钢材的冲击试验时,必须备有安全罩,以免试样飞出伤人。 第 23 页 液压、气动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未经指导老师许可不得随意拆装实验台上的各阀门元件。 液压油中不得混入其它杂质物。 各液压、气动元件的接头处不得有滴漏现象。 液压、气动实验室内严禁烟火。 保持实验室地面 清洁 ,不得有油污。 做液压、气动实验前必须了解实验设备,测试仪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不得擅自接通电源和开关。 实验中认真作好记录按时完成实验报告,未经指导老师同意不准离开实验室。 如有违反操作规程,损坏设备等,按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第 24 页 拆装实习安全操作规程 拆装前要清洗零件,注意拆装顺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