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营销管理与经销商手册q内容摘要:

断经销区域日渐缩小。 用批发商的话讲“深度分销就是灭大户。 就是断我的财路。 ”仅从结果上看,的确如此。 指责厂方背信弃义吗。 愤愤不平吗。 没什么意义。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制造商和批发商本来就是两个独立的经济个体,利益不同,想法自然不同。 制造商和厂商关系到底是什么。 鱼水关系吗。 没那么简单。 ? 对制造商而言,经销商的网络、人力、资金可以厂家 带来“产品低成本进入市场创造销量和利润”的效益,在此期间经销商就是厂家的销售经理。 ? 经销商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经销商的想法往往和厂家相悖。 厂家希望经销商 经销商希望厂家 先款后货 先货后款,赊销铺底 经销独家 给我独家经销商权但不会经销独家 以低利润高销售形成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更高经销利润 全品项推广 只销有赚钱把握的产品。 从这个角度讲,经销商又是制造商的对手,是坐在谈判桌前的甲乙方。 ? 厂家在不同的市场阶段,会有不同的市场策略,深度分销是绝大多数 厂家的必走这棋,在产 品刚刚进入新市场时,厂家迫于种种因素制约,选择了在户代理,而随着当地销量和利润的成长及厂家在当地业务队伍的逐渐成熟,大代理商注定成为阻碍厂方市场发展的“绊脚石”。 总结一下,对厂家而言: —— 经销商是一块敲门砖。 因为他可以让我的产品低成本入市,所以新到一块市场,大经销商代理制必不可少。 —— 经销商是销售经理。 市场开发培养阶段,经销商和厂家并肩作战,共同的利益使大家齐心协力,没有经销商的努力,厂方的销售策略无法推行,没有厂方支持经销商也无法壮大,这时的厂商之间就是“鱼水关系“,厂方必须对经销商大力支持 ,使经销成功,然后自己成功,所谓厂商双赢。 —— 经销商是对手。 经销商有他自己的利益和想法,其中不乏与厂方利益相悖者,厂家的任务是如何协调和牵制经销商的力量向有利厂方的方向发展,于是,鱼水关系之中又掺杂了一幕幕斗智斗勇的故事。 —— 大经销商终究是跳板。 出于市场环境所迫,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大户代理终究要废除,密集分销势在必行,否则企业将无法长远立足于市场。 这就是厂商关系的实质。 厂家期望从经销商身上得到的也正是以上内容。 了解了厂商之间的关系实质,再谈这个问题就更客观。 首先不要抱希望像以前一样 ,做大区代理,接大货、走大户安安稳稳日进斗金赚差价。 如果你手头话题三:批发商在厂商交易中能得到什么。 正有这个产品,恭喜,但那一定是暂时的。 厂家不再需要坐商大户。 他们需要经销商走出门去,强化产品终端表现,开拓市场疆域,这就是批发商能从厂家身上得到的第一件东西 —— 网络。 网络并不意味着你认识几个外地大客户。 仅靠利润差价和酒肉之交维系的客户也不能称之为网络,有奶就是娘,是他们对你的回报。 网络形成靠你对网点详细背景资料的充分熟悉,靠你纯熟的销售管理技术,靠你的信誉和服务创造的客户忠诚度,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 能否对所在区域内可能多的终端售点,形成固定周期 性拜访,掌握各终端售点的分布图、地址、电话、重点人物(联系人、仓管、会计等)基础资料。 在与这些售点的长期交易、服务中逐渐掌握他们的进货量、进货周期、信誉情况、付款情况、付款能力等相关信息。 2. 建立你的批发部在各售点中的知名度、美誉度: —— 这家批发部的产品质量有保证,偶尔出现什么问题老板也会负责更换赔偿。 —— 这家批发部的价钱很公道,没有欺生客、宰人现象。 —— 这家批发部的服务很好,打个电话货立即送到,还帮我们上架、陈列、整理库存。 —— 这家批发部守诺言,说每周五来拜访我,不管刮风下雨一定会来,来了就帮我们做 陈列。 自己的客户网络在不断增大,而这个网络中的你可以销售的产品却不只是可口可乐。 —— 强大的市场支持,安全感 知名品牌不会给你大额赊销,更不会长期让你做大区代理,但他有强大的市场推广力量和良好信誉。 经销这种产品你不但可以从中学习更多的市场经验,而且风险不大,不会出现积压几百箱货过期的结果。 客源、资信度、风险小、知名品牌带给经销商的都是间接利益。 有了这种想法才不会为利润低所困扰,更好地利用知名品牌给你带来的价值;不知名品牌带给你的是什么。 —— 利润 这种产品一般都有较高的单位利润,只是在市场上影响较小,流 速较慢。 首先在接手这个产品之前应该了解它的产品特性、品牌个性、价格、包装等要素。 并和同类产品做对比,看是否机会在当地市场立足。 (行销是在地行为。 一个产品在甲地滞销、乙地旺销是常事)。 根据自己的市场分析(必要时可请专业人员协助讨论)找出它可能在本地市场成功的理由,细构上市方案,真能做起来,利润自然可观。 —— 支持 实力越小的厂家越要仰仗经销商的力量来开发市场,知名企业对经销商的支持多为广告投入售点助陈物投放,陈列买位费等市场推广费用,而不知名厂家对经销商的支持更多的是二批订货会、进货奖励、高额折扣、赊销、铺底 等。 对经销商而言,与小企业合作弊在于产品知名度不高,推广难度较大,但一旦产品选择合适,推广得当往往可获得可观的短期利益,而在产品推广过程中,而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厂方的大力支持对经销商自身在财力、物力上的短缺大有裨益,同时这种可以短期见效的生意也是经销商带动下线二批一起赚钱“回报客户”的好机会。 精明的商人做事总是行为服务目的。 他们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因此需要做什么。 如果想再混一两年就收手、退休或转行,那么大可不必管以上所讲的内容,着手于眼前利润,挣一分是一分。 否则,请注意: ? 利用厂家的支 持全力构建自己真正有含金量的“销售网络”。 ? 走出夫妻店的小圈子,学习制造商物流、资金流及人员管理、销售经验等,并动用于自身经营中,将批发店企业运作。 ? 针对不同性质的产品,以不同的经营方向和赢利模式操作。 这才是在厂商交易之中批发商真正可以得到的有价值的东西。 A、制造高可能给经销高带来的经营风险。 经销商的生意绝大部分是厂家直接供货,因此,经销商的经营风险一部分 来自于自身销售质量、帐款控制、成本控制等。 另一方面,厂家直接会给经销商带来经营风险,如: ? 爆仓 厂家销售人员为完成业绩,冲销量常会给经销商压 货(有时伴有进货奖励),经销商一时疏忽,或碍于情面、或贪图奖品,对自己的进货量把握不准,最后产品滞销于仓库内即期破损造成损失。 ? 断货 厂家本身产销协调并不准确,货品供应安排不合理,经销商在淡季费心费力付出成本打市场,到了旺季却断货,白白损失利润并伤害自己的客户关系,尤其新品打市场,刚刚做起来又断货就可能使前面的所有人投入毁于一旦,以后也很难再恢复。 ? 质量问题 产品质量没有事前承诺的那么好,或者中途产品质量下渭,造成滞销而厂方又不能退货补偿前期销售费用。 ? 厂方降价但对经销商库存产品没有补差 ? 厂商不能及 时兑现原承诺的返利、奖金以及作促销时经销商垫付的钱、货等 ? 厂方要经销商大规模货结果货款结不回来 ? 厂方市场管理 不力造成其它经销商冲货乱价 ? 假货充斥市场 ? 厂家更换经销商或缩小经销区域等 B、如何选择一个好厂家。 话题四:如何选择一个好厂家。 如何回避厂商交易之中 因厂家原因造成的经销商经营风险 对经销商而言,厂家是上游供应商,是市场开发的伙伴和强有力的支持者,厂方行为直接影响着经销商的利益。 与其在以后日子里,因为厂方种种不负责行为扯皮,不如从一开始就注意选择一个好的合作伙伴。 好的厂家标准是什么。 具体需了解问题 注释 员工人数 可直接向厂方代表询问 目前销售状况 ? 包括年销 量、目前旺销区域、滞销区域、未启动区域; ? 可向厂方代表直接询问,可向异地的经销商同行询问以及向同行其他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注: 最好能和该企业销售人员深入讨论,你们的销售区域分布如何。 哪些区域旺销。 哪些区域滞销。 为什么。 你们准备在我这块市场投入多少专职人员。 你们已在哪些城市建立了分公司、营业所直营销售。 对销售区域的深入了解可以搞清楚厂方的实力,也可以弄明白厂方目前的直营投入有多大,你的独家经销权大约多长时间会有如此变化。 产能利用率 该企业平均产量占该企业产能最大值的百分比是谓产能利用率。 可向同行其他企 业业务人员询部。 可问该企业业务人员:“你们企业的生产设备如何。 ”(不要直接问产能利用率),然后通过所掌握的该企业销售额和他们提供的生产容量推算,也可要求参观工厂,暗中观察了解。 注:对这个问题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不必强求,但如果你们听到该企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不足 20%就说明他目前经营状况很差,销售状况不良,生产设备折旧包袱很重,财务状况不佳。 固定资产 可直接向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可看其宣传手册 可现场考察 产品线 可直接向该厂业务人员询问。 并看样品 可向外地的经销商同行询问 注: 企业产品线是否 丰富。 是否会有旺委旺销,淡委就是跳水的 缺憾。 成熟企业必然会有科学的产品组合,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产品可以销售,不同的品牌须不同包装,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员工素质 企业业务人员的着装谈吐。 对你提出有关企业信息的问题是否了解。 对当地市场是否有自己成熟的看法和初步的上市计划。 收入是否偏低。 越是不知名的企业,实力论证越重要,否则出现厂家中途“关、停、转”现象,经销商不但前期投入化为泡影,仓库存货、应得返利等一大堆问题也无从追讨,损失巨大。 ? 信誉考察 具体待了解问题 注释 换货承诺是否及时兑现,返利、奖 励是否准时、有无出现过产品质量问题,是否积极负责 退换货承诺不能兑现直接给经销商造成损失,返利奖励拖延太久说明该企业内部业务统计、销售结自管理混乱,对这样的企业最好不要垫付资金去做促销;产品质量不过关本身说明企业实力不济,如再不积极负责予以自理更说明企业经营作风不正。 了解方法: ? 向同行经销商批发商询问(事先了解该企业现有经销商名单) ? 向同行业其他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 注意每年各厂召开的经销商大会上交朋友留下联系方法以备用 人员更换是否频繁 某知名果汁企业曾创下半年换三个营销副总的记录,销售人员(尤其是中高层 )更抵达过于频繁说明企业经营极不稳定,很多问题也会因此变成无头悬案; 了解方法: ? 直接向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 向同行批发商和同行其他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厂方首次进货量建议是否合理 厂家真心想扎扎实实做市场,就应该替经销商负责,首次进货量要求应当切合实际,并有相应的分销推广计划, 那种拼命鼓励客户第一次就大量进货的厂家说不定就是一锤子买卖。 了解方法: ? 直接向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 向同行批发商和同行其他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合作诚意 厂方有无主动提出你的经销权区域和时限。 如果厂方讲:“先不谈经销权、先做。 若经销商能胜任, 再签垄断经销协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