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路网建设工程ppp项目可研报告内容摘要:

设对土地利用具有导向作用,土地的开发利用,必须以道路的修建为基础,道路建 设是城区土地资源使用开发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发展对加强人居环境的开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良好的环境离不开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市政道路设施的建设也将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 随着 XX 市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为改善交通环境,解决城市拥堵问题, XX市政府决定实施城区路网建设工程,包括主次干道新建及改造、支路网改造及新建,工程实施后可以打通部分断头路,提升现有道路通行能力,同时促进土地增值。 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运用 PPP 模式的必要性 (一)中央政策的指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领域,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二)国务院的相关规定 XX 市城区路网建设工程 14 2020 年 10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 [2020]43 号文),该《意见》再次强调“撤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 ”,且首次提出“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地方城镇化建设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与国家收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的矛盾,该《意见》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 (三)社会资本的优势 社会合作投资人具有专业生产技术、运营管理经验和投资融资能力, PPP社会资本参与项目能推动项目设计、施工、设施管理过程等方面的革新,提高办事效率,传播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 政府采用竞争性磋商的方式选择民间投资者,通过投资者之间的公平竞争,政府可以选择在经营和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上具有优势的民间投资者。 在项目公司成立以后,投资者以盈利为目的,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控制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施工和服务质量,精心经营以提高项目的收益。 政府、投资者和项目公司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通过激励相容机制的约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效率都会得到提高。 二、项目应用 PPP 模式的优势 (一) PPP 模式 有利于缓解财政压力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到很多领 XX 市城区路网建设工程 15 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且本项目所需投入的建设及运行资金数额较大,若投资不足将直接导致项目建设的延迟,甚至会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本项目中引入 PPP模式,可以有效盘活社会资产,以弥补政府财政投资的不足,拓宽项目资金来源,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平滑年度间财政支出波动,同时实现了政府、社会资本的良性协作,从而加快项目的建设进程,提高投资效率,进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 PPP模式有利于提 高公共财政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效率 本项目将由社会资本融资建设,使项目达到可用性。 公共财政投入较少,较好发挥杠杆作用,这对提高财政资金效率的基础上加快济宁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概率大大降低,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 (三) PPP 模式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管理效率 政府机构的优势在于具有强大的政策支持系统,但资金优势与管理优势相对不足;社会资本虽然控制外部风险能力不强,但融资机制灵活,存在闲置资金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灵 活高效的管理模式。 项目采用 PPP模式,社会资本将与政府方组建项目公司来负责项目建设,社会资本、政府方、融资方等组成利益共同体,将政府的社会责任、宏观发展规划、组织协调优势和社会 XX 市城区路网建设工程 16 资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将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减少支出浪费。 (四) PPP 模式有利于降低项目总体风险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 [2020]60 号)、《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委投资 [2020]2724 号 )等文件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下,按照风险收益对等原则,在政府和社会资本间合理分配项目风险。 通过采用 PPP模式,项目公司将主要承担项目投资、融资、建设等风险,通过合作期全面监管和绩效考核,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风险。 因此,采用 PPP模式有利于降低项目总体风险。 (五)提高 XX 市 公共服务质量 PPP 模式作为调节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把钥匙,是政府实现其自身服务功能的新举措。 PPP模式能够克服完全市场化变革的弊端,利用公私部门的有限合作方式来提高市政道路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和质量,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高质量的便利条件。 通过采用 PPP模式,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在融资、管理方面积极有效的成分,补充政府在经费和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为 XX 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XX 市城区路网建设工程 17 综上所述,本 PPP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符合XX 市 发展规划要求,有利于提高济宁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各项建设条件具备。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道路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必要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重要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 21 道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机制 (一)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可改善区域交通体系 道路作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连接 XX 市城区路网建设工程 18 各个交通枢纽重要路线,是进行货流和客流运输的重要干线和直线工具。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将大大提高区域交通体系等级结构,完善区域路网系统,提高区域道路的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 伴随着区域交通体系的提 高,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交通的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都将得到较大的提升,将会直接导致通勤时间的缩短,并将提升道路通勤能力,提高货物流、人流量,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也将得到提高,道路系统的质量也将得到一定的改善,道路交通设施的安全服务和管理控制技术将得到改善,将进一步提高区域道路系统的便捷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通过道路基础设施投资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并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产业一起发展。 区域 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从宏观上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提升区域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聚集;从微观上说,缩短区域通勤时间,降低区域运输成本,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增加区域内就业机会。 XX 市城区路网建设工程 19 图 22 道路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影响 首先,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会促进经济发展。 道路基础设施投资将会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带动区域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同时道路基础设施投资又会对当地其他行业产生乘数效应,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随着道路交通设施数量的增长,道路基础设施的空间网络特征将有利于改善区域间以及区域内部各种生产要素与商品的流动,促进经济活动的聚集于扩散。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最直接的是将大大缩短区域之间的通勤时间,提高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的运输速度和运输质量,减少运输时间,降低在运输过程中的燃油、劳动和资本等要素的投入,从而降低区域间的运输成本。 再次,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提升一个区域的投资环境,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区域聚集,同 XX 市城区路网建设工程 20 时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又将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将改变区域的通达性,从而改善投资环境,影响区域外其他公司的区位选择,增加区域内部人力资源的聚集。 区域道路交通设施条件的改善又将加快区域间的联系,促进区域间交流,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可提高区域社会生活质量 随着区域道路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区域道路系统结构不断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能为人们出行提供更为快速、高效、舒适的服务,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生活的便利性,快速提高货物的运输能力。 道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又将加快区域内 部以及区域之间的交通、商贸和服务等其他事业的发展,提升区域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协调地区间平衡发展。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又将提高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劳动力向非农业的城镇转移,提高地区城市化进程,引导地区城市化健康发展。 XX 市城区路网建设工程 21 第三章 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 项目选址 本项目位于 XX 市 城区范围内。 第二节 建设条件 一、交通区位条件 XX 市 位于鲁西南平原,南四湖北端。 地处东经 116176。 44′30117176。 28′ 54,北纬 35176。 9′ 1235176。 32′ 54,总面积 1616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济(济宁) 兖(兖州) 邹(邹城) 曲(曲阜) 嘉(嘉祥)组团结构大城市的腹地,历来为鲁西南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邹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京沪铁路、京沪高铁纵贯南北,新兖石铁路横穿东西。 G104 国道穿过市区,京台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岚曹高速公路环绕市区。 境内白马河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水上运输可直达江浙沪一带。 二、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 XX 市 地貌景观复杂多样。 其总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 全市平均海拔 米。 XX市 地貌类型大体分为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原两大类。 按地形可分为低山、丘陵、平原、洼地和水面五种类型。 以京沪铁路为界,以东及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占总 XX 市城区路网建设工程 22 面积的 66%,海拔高度大部分在 200300 米,山脉自东向西呈规律的展布,构成断续的低山丘陵区,地形复杂,切割强烈。 以西为平原洼地,系山前倾斜平原,占总面积的 34%,海拔高度多在 4080米。 据土壤普查资料:全市共有四个土类,十一个亚类,十五个土属,四十八个土种。 棕壤类占可利用面积的 %,主要分布在邹东低山丘陵区,适于花生、地瓜、小杂粮、栗、松等生长。 褐土类占 %,为本市第二大土类,主要分布在西南部青石低山丘陵区,宜于小麦、玉米、棉花、柏、柿、枣、核桃等生长。 潮土类占 %,主要分布在邹西山前倾斜平原,保水保肥能力较好,宜于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 砂姜黑土类占 %,主要分布在白马河沿岸两侧的背河洼地、浅平洼地。 此种土类僵、冷、板、瘦,对作物有选择性,是本市低产土壤之一。 全市土地质量较差,生产率较低,全市没有一等地,二等地(好地 )占可利用面积的 %,三等地 (中产地 )占 %,四等地 (低产地 )占 %,二、三、四级地的中低产田占可利用面积的 68%。 可以看出,中低产田是本市大宗土 地,开发潜力很大。 五至七级地占可利用面积的 32%,土层极薄,干旱缺水,冲刷严重,只适应发展林牧业。 在全市 万亩耕地中,水浇地 万亩,占 %;旱地 万亩,占 %;菜地 万亩,占 %。 (二)气象条件 邹城处于中纬度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具有冬夏季风 XX 市城区路网建设工程 23 气候特点。 四季分明,冷热季和干湿季的区别都很明显。 春季温度回暖快而变化剧烈,降水稀少,多偏南大风,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常形成春早,影响春播和小麦的正常发育。 夏季炎热多雨,高温高湿,并常有暴雨、冰雹和连阴雨的出现。 秋季气 温急降,雨量骤减,多晴朗的秋高气爽天气,副高减弱南退,蒙古高压增强,气温急剧下降,一般 10 月中旬多出现初霜危害。 冬季温低寒冷,雪少干燥。 全市年平均太阳辐射总热量 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 2l51— 2596 小时,平均占可照时数的 55%,年平均气温为 ℃,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 0℃农耕期 297 天,其间大于0℃的积温为 5217℃,日平均气温≥ 10℃的活动积温为 4697℃,持续 217 天。 全年无霜期平均为 202 天,平均初霜日在 10 月 28日,平均终霜日在 4 月 8 日。 年平均降水量在 毫米,主要集 中在 8月份,年最大降水量为 毫米,年最小降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