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定额管理---教案内容摘要:
有的企业采用计划 定额完成系数来确定修订定额的控制数。 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是指在计划期内所要执行的劳动定额提高的幅度。 由于工时定额与产量定额成倒数关系,因此: 计划产量定额 =现行产量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计划工时定额 =现行工时定额 /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在基础较好的企业,由于各种条件比较成熟,一般可以采取下达压缩率的做法,而基础较差的企业,则不采取定压缩率的办法,以免给工作带来被动。 2.修订阶段。 劳动定额的修订关系到各方面的利益,因此,首先应作好思想动员工作,提高职工的认识。 然后组织工人认真讨论,逐项细致地对所担负的各种产品、 各道工序的定额提出修改意见,并汇总上报。 然后确定新定额标准。 分析企业当前的生产技术条件,采取上下结合,分别对产品、车间、工种进行新定额预计水平的平衡,在此基础上确定各自的新定额指标。 3.审查平衡和总结阶段。 在修订定额过程中,做好审查平衡工作是保证工时定额水平先进合理的重要步骤。 厂劳动定额管理部门应对各车间汇总报上来的修订定额草案,按事先拟定的综合压缩率和修订指标,进行统计审议和平衡。 平衡时要既不过于先进,也不迁就落后,防止某些先进者的定额水平定得过向,后进者的定额水平过低。 平衡的顺序应该是先小后大,即先 班组,后车间。 同时,还应认真抓好修订工作的经验总结,收集有关劳动定额资料,以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二、劳动定额的不定期修订 根据有关规定,企业在发生以下情况,对劳动定额有重要影响时,可以不受修订间隔期的限制,对劳动定额及时进行调整: 产品设计结构发生变动;工艺方法改变;设备或工艺装置改变;原材料材质、规格变动;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变更;个别定额存在明显不合理。 以上情况如属于临时的一次性的改变,可给予补加偏差工时,而不修改现行定额。 此外,新产品经技术鉴定合格后,正式投产前,应对原试制定额进行修订。 劳动定额的 修订或临时补加工时,均应填写定额修改单或补加工时票,并入台帐,以便随时掌握劳动定额的动态和保持全厂定额资料的一致性。 三、修改劳动定额的方法 企业在组织修改现行定额时,应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正确地选择修订定额的方法,下面介绍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一)简易修改法 在劳动定额修订时,可采用下列公式,核算出新定额: 采用概率估工法修改定额 例如:甲厂决定,第四季度要对 A 产品的甲、乙、丙三个生产车间已落后的工时定额进行全面的修订。 其已知条件如下(见下表) 甲 人数 393 工时定额416 完成率 ≤85 95 105 115 125 135 ≥145 人数 12 60 84 100 70 48 19 分类 b m A 乙 217 254 完成率 ≤85 95 105 115 125 135 ≥145 人数 8 26 38 49 51 29 16 分类 b m A 丙 175 180 完成率 ≤85 95 105 115 125 135 ≥145 人数 2 7 24 30 50 37 25 分类 b m A 具体步骤、方 法如下: 1.首先计算甲车间的新定额水平: ( 1)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平均完成率为: a1=( 48 135+19 145) /( 48+19) = b1=(2 85+60 95)/(12+60)= m1=(84 105+100 115+70 125)/(84+100+70)= ( 2)根据上述平均完成率换算出实作工时,并按: 实作工时 =工时定额 /完成率 则实作工时 ( a) =416/= (b)=416/= (m)=416/= 甲车间单位产品平均实作工时( M)为: M=( a+4m+b) /6=(+4 +)/6=小时 ( 3)计算标准偏差(σ) σ= ba/6= = ( 4)分析确定计划年度贯彻新定额,工人突破或可能完成新定额的工人数比重(占工人数百分比),一般决策为 85%,即应有 85%的工人超过可达到定额,那么: T=M+λσ =+ =392 2.用甲车间的确定方法依次计算出乙、丙两个车间计划年度的劳动定额,则最后列出下表。 车间 ( a) ( m) ( b) M σ σ T 甲 392 乙 丙 194 3.确定定额压缩系数,明确修订定额的目标。 ( 1)求出压缩系数 压缩系数 =(原定额 新定额) /原定额 100% 故:甲车间的压 缩系数 =( 416392) /416=% 乙车间的压缩系数 =(254238)/254=% 丙车间的压缩系数 =(180167)/180=% (2)按测算出的压缩系数 ,分别修改甲、乙、丙三个车间的各工种、工序的劳动定额。 这里应当指出,所得修改压缩系数,只是基本参考的数据,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各个企业、车间、工段或班组,都有它们自己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因此进行平衡时,要充分考虑活的因素。 保证定额水平既先进又合理。 下面再通过一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工时平衡的方法。 假设产品甲总工时压缩 10%,其 工时分车间平衡的情况见下表: 车间 原定额 实作工时 上年度定额平均完成率( %) 本年在去年水平上提高( %) 压缩工时 计划年度定额水平 ① ② ③ =① /② ④ =⑤ /① ⑤ =① ② ⑥ =① ⑤ 一 1500 1330 113 160 1340 二 1200 1120 107 105 1095 三 2500 2340 107 250 2250 四 3300 3200 103 135 3165 五 4000 3310 121 600 3400 合计 12500 11300 1250 11250 备注 :在一车间,表中⑤ =① ② =170,因平衡关系取 160,作为挖潜。 第四节、劳动定额的查定工作 一、查定的工作内容 查定是对企业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它是由查、改、定三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一)查 查,就是调查研究、摸清企业的情况、现状,通过绘图、统计资料的收集、各种表格的编制,提出问题,找出差距。 查并不是为查而查,也不是没有重点、不加区别的一切都查,应当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查的重点目标。 就生产单位或生产组织 来说,生产车间与辅助车间、一般车间与主要车间,要以生产车间、主要车间作为查的重点。 就车间内部来看,也要以主要工段或班组为重点。 就生产产品来说,一般产品和主要产品应以主要产品为重点(所谓主要产品是指批量大、产值利润高、在各项生产技术经济指标中占重要地位的产品)。 就生产过程来看,一般零件和主要零件,次要零件和关键性零件,一般工序和主要工序,次要工序和关键工序,应以主要的、关键性零件或工序为重点(所谓关键性零件、工序,是指对产品的质量、性能以及各项技术要求起决定性作用的零件或工序;所谓主要的零件、工序,是指 批量大、工序多、周期长或出现问题多的零件或工序)。 没有重点就抓不住主要矛盾,不利于解决问题。 查的目的在于摸清底细、探索规律,为“改”提供依据。 查的方法主要采用工作日写实、测时、工作抽样等方法。 (二)改 查是改的前提,改是在查的基础上将结果集中起来,该改的就改掉,能合并的就合并,能代替的就代替(如,工艺,操作方法),能马上改的就边查边改,不能马上改的,应提请有关部门,订出措施,加以落实。 改的战略目的应该使企业工时利用充分合理、劳动组织精干灵活、操作方法简捷可靠,生产过程节奏和谐。 (三)定 定,就是通过 修订和制定劳动定额,把查和改的成果加以体现。 建立、健全和完善劳动定额定员管理,制定出企业标准和工时消耗规范,实现条文化、制度化、标准化,形成法规。 这三个环节抓好,就能使查定起到积极的作用,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 第五节、劳动定额的统计与分析 一、劳动。劳动定额管理---教案
相关推荐
规章制度,并协助乙方做好培训教育工作。 六、 乙方负责对劳务承包工艺进行管理和指挥,甲方向乙方提出工作任务、进度、质量要求,并在工作中给予监督和指导,乙方人员不准从事劳务合同中规定的工作范围以外的劳务作业。 七、 乙方人员要严格遵守甲方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接受甲方安全质量安全质量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 八、 乙方人员作业中违反安
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一般在三年以上,至少一年。 新参加工作、学历在本科及以下的,首次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一般为一年;研究生学历的,首次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一 般不少于三年。 调入人员首次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一般为三年。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 10 年(包含股东单位工龄)或连续工龄满 15 年的,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行安排。 第五条 甲方延长乙方工作时间的,应依法安排乙方同等时间补休或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第六条 乙方在合同期内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休息、休假的权利,甲方应保证乙方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第七条 甲方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工具,建立健全生产工艺流程,制定操作规程、工作规范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及其标准。 第八条 对乙方从
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 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 既亲近又崇拜 ,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 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班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班干部决定的。 小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 以点带面 和 以面带面 的作用,我称他们是
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 按 中 条配制。 检查方法 参照 规定执行。 结果计算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 cfu/m3) = 50000N /AT 式中: A一平板面积。 cm2; T 一平板暴露时间, min; N 一平均菌落数, cfu/平皿。 A3 物体表面采样及检查方法 采样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 4h 内进行采样。 采样面积 被采表面 100cm2,取全部表而;被采表 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