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工程项目立项可研报告内容摘要:

及上统的峨眉山组( P2β)、宣威组( P2x),上部为喷发型玄武岩,海陆交互相砂页岩、泥质灰岩和煤;下部以海相碳酸盐岩类沉积为主。 二叠系地层分布于黄连坝向斜、大寨背斜两翼及工程区白水江中段,与志留系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中生界 三叠系( T) 区内三叠系由一套海 — 陆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及含煤岩组组成,岩性为紫红色、灰、深灰色粉细砂岩、泥岩、页岩及灰岩、白云岩等,各统均有出露。 主要出露下统的飞仙关组( T1f)、永宁镇组( T1y)和中统的关岭组( T2g)及上统须家河组( T3xj)。 广泛分布于各向斜中,与下伏二叠系地层呈整合接触。 新生界:主要出露第四系( Q4)地层,分述如下: ⑴ 冲洪积层( Q4apl)厚 0~ 10m,由漂石、砂卵砾石组成,分 16 布于河谷及部分阶地上; ⑵ 崩塌滑坡体( Q4col、 Q4del):主要由基岩岩块滚石、碎石土组成,厚 0~ 8m,分布于陡岩脚。 ⑶ 残坡积( Q4edl):主要由碎石土、粘土、砂土等组成,厚 0~,分布于缓坡地带。 根据文献资料本区域位于 扬子准台地、娄山弧形箱形褶皱区,属于滇东、滇东北新华夏系、华夏系构造体系范畴。 主要构造形迹表现为北东向和东西向的复合,构造线多呈弧形。 工程区域内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仅发育白水河 —— 瓦石断层,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云南区》,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相应地震基本地震烈度为Ⅶ度。 建议工程区主要建筑物应按Ⅶ度设防。 水文地质 流域内主要含水层有:三迭系( T2l、 T1j)灰岩;栖霞茅口( P1q+m)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寒武系(∈ 2g 、∈ 23lS)白云岩 、白云质灰岩;其次是志留系、奥陶系( O) 灰岩及碎屑岩。 地下水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裂隙水、构造性赋水及松散堆积层孔隙水。 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 HCO3Ca2+ Mg2+)。 地下水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与河水的关系为地下水补给河水、存在部分伏流。 岩溶裂隙水:受碳酸盐地层、构造及断裂控制。 岩溶现象为溶沟、石芽、溶洞、落水洞、溶蚀洼地、盲谷等。 其垂直循环作用强 17 烈,富水性极强。 松散堆积层孔隙水零星分布于河流两岸及坡麓地带,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砂卵砾石层中、坡崩积岩块、碎石土中,均为潜水。 含水层一般厚 5~ 30m,含水性弱~强,地下水接受降水﹑地表水和基岩地下水的侧向补给,以泉和散流状排泄于河流。 工程取水点位于 白水江一级支流的甘家坝河的甘家坝村楠木坎渔箭沟, 取水点主要通过大气降水,经过富含水层的二叠系的茅口组和栖霞组的块状灰岩、生物灰岩和、层状灰岩和面状灰岩补给。 中寨取水点主要通过大气降水,经过富含水层的 三叠系中 统 关岭组上部白云岩补给。 工程地质 (一)取水池工程 渔箭沟取水池 位于 三叠系中统关岭组上部白云岩 、 灰岩地段,下部为泥灰岩或泥质灰岩, 泉水 出露集中出露 ,从地质上看,该泉水 存在 渗漏, 并且出露 的最枯流量能满足用水需求还有余地 , 可直接建 取水池。 水源出露处无滑坡、断层经过,故取水池地质基本稳定。 建议开挖边坡为 1:。 (二)输水工程 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可知,管线沿途无断层经过。 管道所经过底层有 T1f、 P2β等 地层 , ,这些地层经过实际踏勘,均无较大的滑坡体,仅偶尔有第四系坡积层会产生小滑动,若管道经过其地段 18 时,尽量避开,或者采取工程措施处理。 管线沿途地质基本稳定,开挖后不会产生较大的滑坡,建议开挖边坡为 1:。 (三)蓄水池工程 本工程初步拟定布置蓄水池一个,容积 200m3左右,建于 白水江顺 流左岸的垭口社 ,水池所建位置地势相对平坦,主要出露岩层为二 叠系 上 峨眉山玄武岩组,下部灰绿色、墨绿色杏仁状玄武岩,上部为残坡积层( Q4edl):主要由碎石土、粘土、砂土等组成,厚 1~ 3m,分布于缓坡地带。 其周围无滑坡、断层经过,地质基本稳定,建议水池开挖边坡为 1:。 建筑材料 工程区所用石料可以就地采取,二叠系的灰岩从质量和数量上均可满足要求。 6 方案选比 取水工程 牛街集镇 取水工程有 1 处, 位于甘家坝村楠木坎社渔箭沟 , 经实地考察,处次水源以外虽然还有其他水源,但是不是水量不够,就是泉点出 露高差较小 , 除此外,据当地干部和村民反映,在没有比这更好的水源了,这就决定取水水源只有一处。 取水方式 采用 建取水池取水。 因此本次设计不再取水方案比较。 19 输水工程 集镇供水工程本次设计初步确定的输水方案有 2 种,一种是将从渔箭沟取水后顺 右 岸走 ,一条主引水管引至蓄水池 ,途经 王青山、头道水、中寨、大田、水井湾、田湾、进入楠厂垭口的蓄水池 ,此方案需过溪沟 1条,山洪沟 5条 , 长 ,需设排架一道 ;另一种是 从渔箭沟取水后 途经、楠木、扬州岩、屋基坪、老路湾、砾腊、砾庄,在甘家坝小河汇口上游以倒虹吸穿过甘家坝河进入 楠厂垭口社的蓄水池 , 管线总长 ,此方案需过河 3次,其中一次须以倒虹吸过河,过山洪沟 7 条,需设排架三道。 从这两种方案的优劣来看,在规水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第一种明显优于第二种,仅管道长度比第二种短 ,注定了第一种方案的投资肯定小于第二方案,运行管理第一种优于第二种。 因此选择确定用第一种方案的管道走向来进行本次设计的方案比较,优于第一种方案的水头高差不大,从取水点至蓄水池的最大高差为 50 左右,所以在管材上可选用钢管和 PE 管,本次设计主输水管采用钢管和 PE 管作为方案比较,采用 PE 管比较的方 案 作为方案一,采用钢管比较的方案作为方案二。 方案一:从渔箭沟取水顺甘家坝小河左岸环山绕行,王青山、头道水、中寨、大田、水井湾、田湾,进入楠厂垭口的蓄水池,管道总长 ,均采用 PE100 级 的 PE 管 , 管径φ 110mm,相应管径的塑料钢管直接 2个 ,本方案穿过 1条溪沟, 5条山洪沟, 20 以及过沟的建筑物等。 优于管道连接采用热熔焊接。 方案 二 : 从渔箭沟取水顺甘家坝小河左岸环山绕行,王青山、头道水、中寨、大田、水井湾、田湾,进入楠厂垭口的蓄水池,管道总长 , 均采用 镀锌无缝 钢管, 管径 DN133mm, 弯头 36个 ,活接 36 个, 伐拦片 2384 套,直径 14mm 的螺栓 7152 套,橡胶止水片 1192 个。 本方案穿过 1 条溪沟, 5 条山洪沟,以及过沟的建筑物等。 管道连接采用阀兰连接。 具体详见表 61。 表 61 主输水管方案比较表 方案 管长( m) 材质 公称 直径 管壁厚度( mm) 伸缩节(个) 橡胶止水片(个) 阀兰(个) 螺栓(套) 塑料钢管直接 方案一 7142 管 DN140 2 方案二 7142 镀锌无缝钢管 DN140 36 1192 2384 7152 表 61 主输水管方案比较表(续表) 方案 弯头(个) 土方开挖( m3) 石方开挖( m3) 混凝土( m3) 钢筋治安 浆砌块石( m3) 土石方回天( m3) 运行管理方便程度 投资(万元) 方案一 1474 1380 方案二 36 864 145 蓄水工程 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设置蓄水池初步确定 200m3,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为了覆盖全部设计区的人口,蓄水池只能 楠厂村的垭口社,高程约 665m,故本次设计方比较采用水池结构进行比较。 方案一:水池采用全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二:砌石混凝土结构,即边墙采用 ,并以 ,顶板 C20 21 钢筋混凝土,底边做砌石垫层后浇筑 C20 混凝土 ,并以 砂浆抹面。 具体详见表 62。 表 62 蓄水池工程方案比较表 方案 土方开挖( m3) 石方开挖( m3) 混凝土( m3) 钢筋治安( t) 浆砌块石( m3) 土石方回天( m3) 砂浆抹面( m2) 投资(元) 方案一 223 96 0 43021 方案二 115 58269 推荐方案 对取水、输水、蓄水工程的两个方案比较后,发现输水工程的方案一投资小于方案二 ,从运行管理角度看方案一优于方案二。 蓄水池工程建同样的容积蓄水池,方案一投资大于方案二 万元, 并且 方案二优于采用砌石混凝土结构,地基沉降变形时,水池容易开裂漏水,并且方案二的抗震能力不如方案一。 因此为了安全起见,蓄水池建设方案推荐方案一。 所以 牛街 集镇 供水工程在经过方案选比后,均推荐方案一作为本次设计的推荐方案。 7 工程设计 牛街集镇 供水工程 取水点位于 甘家坝河甘家坝村的楠木坎村民小组渔箭沟处,水源 95%保证率下的日产水量为 , 工程设计 设计 供水 规模为。 按照每天工作 小时, K 日=,K 时 =,进行供水工程设计。 22 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取水池工程、蓄水池工程、输水管道工程、配水管道工程四大部分。 取水工程 工程建设取水池 1个 2m3, 位于甘家坝村楠木坎社渔箭沟左岸,由于取水池所建处基岩出露,地 质稳定,不需进行其他工程措施处理即可建设。 取水池由过滤池和清水池两部分组成,清水池有效容积为 2m3,清水池和过滤池均采用 ,再以 ,顶板为 C20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预制板单块厚度为 10cm,宽 42cm,长 200cm,板钢筋均为一级直径为 ,钢筋间距为 150mm。 配置冲沙钢管一根钢管末端设置冲沙闸阀一个,进水钢管和进水闸阀一个以及溢流钢管和钢管一根各一根。 取水池的具体结构和衬砌尺寸详见“取水池设计图”。 输水工程 (一) 最高 日供水量 主输水管最大输水量应以设计 供水规模成衣日变化系数而得。 配水管的最高时用水量 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WT=WR247。 24= = 最高日最用水量: 23 Ws=K 日 WT= = (二)供水流程 根据地形自然落差,选择自压式供水系统,供水系统流程:取水池一过滤-输水管 — 蓄水池 — 配水管网 — 供水到户。 (三) 管径及水头损失计算 主输水管管材采用 PE100 级 PE 管。 管径 输水管管径的选择是在供水流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管道水力计算,使所选管径能满足供水压力要求。 压力流输配水水管管径按下式计算: VQD 4 D 为管径( m); Q为流量( m3/s); V 为流速( m/s)。 水头损失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310-2020),当 V,钢管每米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2 0 . 0 0 0 9 1 2 0 . 8 6 7(1 )Vi dV( V< ) 2 d ( V≥ ) PVCU 及 PE 管每米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1 .7 7 44 .7 7 40 .0 0 0 9 1 5Qi d i 为每 米管长的 水头损失( m); d 为管道的计算内径( m); V 为 24 平均流速( m/s); Q 为管段计算流量( m3/s)。 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损失的 5%计算。 (四)管道连接 本供水工程主输水管的管道连接采用热熔焊接机对接连接。 (五)管道开挖 主输水管道须埋于地下,故须进行进行管道槽开挖,管道槽开挖深度不小于 80cm,开挖边坡是地质情况而定,在 1: ~ 1:。 管道安装完毕后,经过通水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后,须进行管道回天以恢复地表原样。 (五)其他附属建筑物 钢管过溪沟时应设置支墩 塑料管 过沟或过河,支墩间距最大不超过 6m,位于溪沟和河道中间的支墩须采用钢筋混凝土支墩,两岸的边墩根据需要采用 ,或者 C20混凝土衬砌。 由于有一定的跨度,过沟或过河须以 C20钢筋混凝土外包 PE管,形成混凝土空心梁以平衡水管自重和过水重产生的弯矩和剪力,其断面尺寸30cm~ 40cm,具体应根据跨度而定。 蓄水工程 为了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初步拟定本集镇供水工程布置蓄水池 1个,确定本工程的蓄水池池容积均确定为最高日用水量的 20%~30%,取 25%,工程设计最高日用水量 ,得水池的有效容积为 ,取取水 池的有效容积 200m3。 25 蓄水池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封闭水池,水池容积 200m3,水池内半径 ,外半径为 ,池深净高 ,底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