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产业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量达 1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抽采煤层气 50亿立方米,利用率 100%;井下抽采瓦斯 50亿立方米,利用率 60%以上。 在化工行业,推广焦炉气化工、发电、民用燃气,独立焦化厂焦化炉干熄焦,节能型烧碱生产技术,纯碱余热利用,密闭式电石炉,硫酸余热发电等技术,对有条件的化工企业和焦化企业进行节能改造。 在其他行业中,玻璃生产企业也推广余热发电装置,吸附式制冷系统,低温余热发电-制冷设备;推广全保温富氧、全氧燃烧浮法玻璃熔窑,降低烟道散热损失;引进先进节能设备及材料,淘汰落后的高能耗设备。 在纺织、轻工等其他行业推广供热锅炉压差发电等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鼓励集中建设公用 工程以实现能量梯级利用。 “十一五”期间,“余热余压利用工程”作为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程之一被广泛推广,但目前钢铁、煤炭、建材、化工、纺织、冶金等行业的余热余压仍未得到充分利用,主要原因在于利用余热余压的一次性装置投资过高,而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 未来随着能源价格的节节升高,余热余压利用的投资回报将会逐渐被认可。 余热锅炉产业属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国际产业的分工转移,预计有更多国外企业将余热锅炉的生产转移到中国或直接在中国采购,目前国内产家已经进入国际市场,余热锅炉产品出口到美 国、德国、奥地利、印度、尼日利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估计国际市场余热锅炉市场约是国内市场的 倍左右,未来 5 年国际余热锅炉市场容量约 400 亿元,国内国际市场合计约 680 亿,余热锅炉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表 4 未来 5 年国际国内余热锅炉设备市场容量合计约 680 亿元 行业领域 未来 5 年市场规模(亿元) 国内市场容量 国内市场容量 钢铁行业氧气转炉余热锅炉 44 钢铁行业烧结余热锅炉 20 焦化行业干熄焦锅炉 26 12 水泥行业低温余热锅炉 40 垃圾焚烧余热发电炉 30 其他行业 120 国内市场容量总计 280 国际市场容量 400 合计 680 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外简称 EPC,在国内广泛地被称为 EMC( 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是 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来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 合同能源管理不是推销产品或技术,而是推销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 EMC公司的经营机制是一种节能投资服务管理;客户见到节能效益后, EMC公司才与客户一起共同分享节能成果,取得双嬴的效果。 2020年 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将合同能源管理提到了重要位置。 对实施 EPC的节能服务企业减免营业税、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同时将给予政府资金支持,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项目贷款。 2020年 6月,中央财政今年安排 20亿元对达到一定节能标准的 EPC项目予以奖励。 奖励标准:中央财政 240元 /吨标准煤,省级财政不低于 60元 /吨标准煤,合计的补贴力度相当于标准煤煤价的近 30%。 新政策将有助于缓解节能服务公司的资金困难。 在 EPC项目中,节能服务公司必须先承担改造的成本 ,而报酬的回收期长达几年,规模较小的节能服务公司很难承受资金的压力,新政策拓宽了其融资渠道。 节能服务公司自身资产少,很难获得抵押贷款,新政策规定,节能服务公司实施 EPC项目投入的设备等可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 2020年 6月,中国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在北京成立,投资者可在这个平台上购买节能服务公司的未来节能收益,从而节能服务公司的收益能提前实现。 过去关于合同能源管理的税收政策不明确,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新政策予以了纠正。 之前,节能服务公司购买设备,然后无偿提供给进行节能改造的企业,未获得收入,却需要缴纳 增值税,新政策规定,这类用于 EPC的设备转移无需缴税。 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入 EPC体系,承担一部分初始成本和风险,使得节能产品和技术提供商可以跨过节能服务公司直接销售产品。 许多 LED照明厂商已经采取 13 了 EPC销售模式。 购买方向银行贷款购买 LED照明产品,用贷款支付货款,然后用每年节省下来的电费 (即使用普通灯和 LED灯的电费之差 )来逐步偿还贷款。 更多国内制造业企业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成为继节能服务公司之后新的市场主力。 2020年 3月,国内数码产品生产商爱国者设立了爱国者新能源公司,主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目前经营 LED照明改造工程。 2020年 4月,宝钢集团组件宝钢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为钢铁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提供节能技术改造, EPC是其业务模式之一。 2020年 7月,化工产品制造商北京蓝星成立专门的节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运用 EPC模式承揽节能服务项目。 预计 20202020年,中国 EPC市场的增长速度大约为 36%45%,将带动节能电机、 LED照明等节能产品的国内需求。 2020年,节能服务产业综合节能总投资 亿元,未来几年还将保持 3040%的发展速度,同时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比例有望达到 60%。 到 2020年,中国 EPC项目的总投资为 500600亿元。 八大高耗能工业是 EPC的重要市场,但交通、建筑和旅游等产业的 EPC市场也值得关注。 八大高耗能产业:电解铝、铁合金、钢铁、电石、烧碱、水泥、黄磷、锌冶炼。 国家节能中心表示,除工业外,交通与建筑节能也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的减排重心。 2020年 5月,交通运输部千家企业低碳运输专项行动启动,行动主要在车、船、路、港四大运输行业中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国家旅游局从 2020年正式启动全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 规划 5年内将星级饭店和 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 20%。 上海在酒店业推 广太阳能等节能技术,计划 2020年星级宾馆节能灯使用率达到 50%。 建筑 节能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的节能型的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利用可再生资源等,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节能消耗,合理、有效利用能源的活动。 我国建筑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无论是既有建筑面积还是新增建筑面积都非常巨大,根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我国 2020年建筑总面积达到 400亿平方米左右,其中城市建筑面积部分在 150亿平方米左右,这些建筑中 95%以上均为高耗能建筑。 此外我国每年还有新增建筑面积 20亿平方米,预计到 2020年左右全国将拥有 14 建筑总面积 700亿平方米,而新增这部分的高耗能建筑比例同样较高。 建筑能耗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消耗终端,目前建筑能耗占到我国全社会能耗的 27%左右,目前我国建筑能耗普遍偏高, 至少存在着现有能耗 50%以上的节能潜力,可以说建筑节能将成为节能产业的主战地之一。 据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中国既有建筑四百亿平方米,目前至少有三分之一,也就是大约一百三十多亿平方米的建筑需要进行节能改造,以每平方米改造费用二百元人民币左右计算,所需费用将有两万六千亿元人民币左右。 以深圳市为例,根据最新资料深圳市有公共建筑 ,其中大型公共建筑 7000万平方米, 9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 这些建筑全部要进行建筑节能改造。 以每平方米节能改造费用 200元计算,那么单深圳市这一市场就可达到 500亿元。 图 4 中国建筑能耗增速 8%10% 截止 2020 年底,全国公共建筑面积约 亿平米,建筑面积占城镇建筑面积的 35%,建筑能耗占城镇建筑能耗的近 60%(不含采暖 )。 其中单体规模小于 2 万图3 全国城镇建筑面积变化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城市建筑面积城市住宅面积 15 m2 且没有采用中央空调的建筑称普通公共建筑 ,除采暖外能耗约 1025kg/ m2年;单体规模大于 2万 m2 且采用中央空调的建筑称大型公共建筑,除采暖外能耗约 3070kg/m2年,能耗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公共建筑,是普通住宅能耗的 510 倍。 从全国来看,大型公共建筑约占城镇能耗的 12%15%,伴随着近几年写字楼、政府办公大楼、酒店、会展中心以及奥运世博场馆的建设,大型公共建筑面积呈现大幅增加;同时一批普通公共建筑由于功能改造后能源需求大幅增加,在用能特点上转变为大型公共建筑,因此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占比已经高达 30%50%。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建筑节能的重中之重。 图 5 部分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国际对比 “十一五”规划中规定,建筑节能的目标为 ,占全社会总节能目标的 21%。 根据《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到 2020年,新建建筑应全面执行节能 50%的设计标准,直辖市及有条件地区实施节能 65%的标准,加上对 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需求,中国低碳建筑的总体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数十万亿元。 建筑节能可以划分为材料节能和管理节能两大类,前者主要通过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选择建筑节能材料来实现,而后者主要通过建立以空调、照 明、电梯、配电等系统为主体的建筑电气集成方案提高能耗设备的能源效率来实现建筑管理节能,其中建筑运行管理节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 据测算,通过智能建筑中 BAS 的核心系统: HVAC(供热、通风、空气调节)系统自控设计和良好管理,将实现 16 有效节能 20%25%。 节能材料 根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的统计,建筑本身的建造能耗、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 20%左右,而建筑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占 80%;使用耗能中 80%来自于墙体。 墙体主要包括外墙、内墙和门窗。 新型材料 [内墙材料如石膏板、陶瓷纤维(工业窑 炉内壁),窗体材料如 PVC 型材、 LOWE 玻璃 ]相比传统材料传热系数更低,节能性更好。 但目前我国建筑墙体材料和西方发达国家差别很大,仍然以传统材料为主,导致了我国建筑能耗远大于发达国家。 由此可见,要推进建筑节能,最重要的是推广新型 建筑节能 材料。 本次金融危机以后,尤其是这次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我国低碳经济的步伐将加速,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将会更加严厉地推进建筑节能。 可以预见,建筑节能政策也将催生我国节能建材的快速成长。 陶瓷纤维 1941 年,美国率先制成陶瓷纤维,开始阶段由于陶瓷纤维耐用 温度低,价格昂贵,而未能大量使用,故产量较低。 1972 年,多晶氧化铝纤维研制成功,其最高使用温度提高到 1600℃,超过了主要工业窑炉的使用温度临界点,大幅扩张了其应用范围,价格也逐渐降低,开始替代其他隔热耐火材料,而之后能源危机,各个国家的建筑节能政策对陶瓷纤维行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催化作用,使行业持续了近 20 年的高速成长。 70 年代初,中国从外国引进了陶瓷纤维技术; 2020 年,中国开发了多晶氧化铝纤维,陶瓷纤维开始广泛应用,增速明显加快。 经过 8年的快速发展,到 2020年我国陶瓷纤维仅占整个耐火材料重 量的 ‰左右,而国外陶瓷纤维在达到成熟期以后,比例已达到 6%。 由于陶瓷纤维节能效果显著及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可以逐步扩大应用领域并替代部分其他耐火、绝热材料。 在剔除下游影响,即不考虑耐火材料行业本身的增速( 0308年复合增长率 23%),仅考虑陶瓷纤维替代其他耐火、绝热材料,还有。 图 6 中国陶瓷纤维占耐火材料的比例逐年上升 17 石膏板 石膏板是以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材料。 它是一种重量轻、强度较高、厚度较薄、加工方便以及隔音绝热和防火等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是当 前着重发展的新型轻质板材之一。 正是居于这样一系列优点,石膏板在我国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石膏板在我国具有巨大的需求潜力。 历史以来的我国石膏板就有超过 30%的销量增速(从 2020年的 2020年的 米,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6%),预计未来十年仍将保持在 10%20%的快速增长,预计 2020年将达到 30亿平米左右的规模。 从人均使用量来看,在西方国家,加拿大是人均 13平米、美国 10平米、日本和欧洲国家 5平米左右,而我国目前年人均使用量不到 2平方米。 石膏板的下游应用领域存在大幅度拓展 空间。 石膏板的应用主要在吊顶和隔墙。 国外这一比例大致是 2:8,我国约为 8:2。 伴随建材下乡以及人们建材消费观念的变化,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的石膏板还有很大的使用空间有待拓展。 此外,石膏板的应用不同于水泥,其使用寿命短,翻新周期快,还存在 10年以内的建筑物翻新需求。 图 7 我国石膏板产量 图 8 部分国家石膏板人均使用量 18 钢结构 建筑钢结构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循环使用效率最高的建筑结构,被誉为21世纪的 “ 绿色建筑 ” ,为国家发展节能省地建筑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策所鼓励。 建筑钢结构行 业是我国的一个新兴行业,建筑钢结构是指用钢板和热轧、冷弯或焊接型材(工字钢、 H型钢、压型钢板等)通过连接件(螺栓、高强螺栓等)连接而成的能承受荷载、传递荷载的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工业化程度高、环境污染少等一系列优点。 钢结构具有可循环利用和环保节能等一系列优点。 钢结构建筑的钢制架构可以全部回收再利用,是可循环利用性最高的新型建筑类型,符合 “ 减量化、再利用、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