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xx(条文说明)内容摘要:

材料都进行了检查,全面覆盖,又不致于抽检过多,对其它增加更多的投资。 7. 2 主控项目 在屋面保温隔热工程中,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或干密度指标直接影响到屋面保温隔热效果,压缩( 10%)强度影响到保温层的施工质量,阻燃性能一是防止火灾隐患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对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或干密度、压缩( 10%)强度及阻燃性进行严格的控制,必须符合节能设计要求、产品标准要求以及相关施工技术规程要求。 应检查材料的合格证、有效期内 的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所代表的规格、型号和性能参数是否与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相符,并重点检查进场复验报告,复验报告必须是第三方见证取样,检验样品必须是按批量随机抽取。 在屋面保温工程中,保温材料的性能对于屋面保温隔热的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保证用于屋面保温隔热材料的质量 ,避免不合格材料用于屋面保温隔热工程,参照常规建筑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办法,对进场的屋面保温隔热材料也由监理人员现场见证随机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对有关性能参数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作为屋面保温隔热工程质量验收的一个依据。 影响屋面保温隔热效果的主要因素除了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以外,另一重要因素是保温隔 10 热材料的厚度、敷设方式以及热桥部位的处理等。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保温隔热材料的热工性能(导热系数、密度或干密度)和厚度、敷设方式均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其保温隔热效果也基本上能达到设计要求。 因此,在 条按主控项目对保温隔热材料的热工性能进行控制外,本条要求对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敷设方式以及热桥部位也按主控项目进行验收。 检查方法:对于保温隔热层的敷设方式、缝隙填充质量和热桥部位采取观察检查,检查敷设的方 式、位置、缝隙填充的方式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可采取钢针插入后用尺测量,也可采取将保温层切开用尺直接测量。 具体采取哪种方法由验收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影响架空隔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架空层的高度、通风口的尺寸和架空通风安装方式;二是架空层材质的品质和架空层的完整性;三是架空层内应畅通,不得有杂物。 因此在验收时一是检查架空层的型式,用尺测量架空层的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二是检查架空层的完整性,如果使用了有断裂和露筋等缺陷的制品,天长日久后会使隔 热层受到破坏,对隔热效果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是检查架空层内不得残留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杂物,确保架空层内气流畅通。 7. 3 一般项目 保温层的铺设应按本条文规定检查各种保温层施工的要点和施工质量,应保证表面平整、坡向正确、铺设牢固、缝隙严密,对现场配料的还要检查配料记录。 当屋面的保温层敷设于屋面内侧时,如果保温层未进行密闭防潮处理,室内空气中湿气将渗入保温层,并在保温层与屋面基层之间结露,这不仅增大了保温导热系数,降低节能效果,而且由于受潮之后还容易产生细菌,最严重的可能会有水溢出,因此必须对保 温材料采取有效防潮措施,使之与室内的空气隔绝。 8 地面 一般规定 本条明确了本章的适用范围,本条所讲的建筑室内地面节能工程是指包括采暖空调房间接触土壤的地面、采暖空调房间的楼地面、不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不采暖车库上面的楼板。 接触室外空气或外挑楼板的地面应按本规范第 4章墙体的要求执行。 本条对地面保温隔热工程施工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敷设保温隔热层的基层质量必须达到合格,基层的质量不仅影响地面工程质量,而且对保温隔热的质量也有直接的影响,保温隔热敷设后已无 法对基层再处理。 本条对将影响地面保温隔热效果的隐蔽部位提出隐蔽验收要求。 主要包括:①基层;②保温层的敷设方式、厚度及缝隙填充质量;③地面热桥部位、 4隔汽层,因为这些部位被后道工序隐蔽覆盖后无法检查和处理,因此在被隐蔽覆盖前必须进行验收,只有合格后才能进行后序施工。 ~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 的有关规定,给出了地面节能工程检验批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并对检验批抽查数量作出基本规定。 主控项目 11 在地面保温隔热 工程中,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厚度、密度或干密度指标直接影响到地面保温隔热效果,压缩( 10%)强度影响到保温层的施工质量,阻燃性能是防止火灾隐患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对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厚度、密度或干密度、压缩( 10%)强度及阻燃性进行严格的控制,必须符合节能设计要求、产品标准要求以及相关施工技术规程要求。 应检查材料的合格证、有效期内的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所代表的规格、型号和性能参数是否与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相符,并重点检查进场复验报告,复验报告必须是第三方见证取样,检验样品必须是按批量随机抽取。 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可采取钢针插入后用尺测量,也可采取将保温层切开用尺直接测量。 具体采取哪种方法由验收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地面保温工程中,保温材料的性能对于地面保温隔热的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保证用于地面保温隔热材料的质量,避免不合格材料用于地面保温隔热工程,参照常规建筑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办法,对进场的地面保温隔热材料也由监理人员现场见证随机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对有关性能参数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作为地面保温隔热工程质量验收的一个依据。 影响地面保温隔热效果的主要因素除了保 温隔热材料的性能和厚度以外,另一重要因素是保温隔热材料的设置和构造做法以及热桥部位的处理等。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保温隔热材料的热工性能(导热系数、密度或干密度)和厚度、敷设方式均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其保温隔热效果也基本上能达到设计要求。 因此,在 条按主控项目对保温隔热材料的热工性能进行控制外,本条要求对保温隔热材料的设置和构造做法以及热桥部位也按主控项目进行验收。 检查方法:对于保温隔热层的敷设方式、缝隙填充质量和热桥部位采取观察检查,检查敷设的方式、位置、缝隙填充的方式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设计要 求和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地面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条的规定。 在施工过程中保温层与基体之间应粘结牢固、缝隙严密是非常必要的。 特别是地下室(或车库)的顶板粘贴 XPS板、 EPS板或粉刷胶粉聚苯颗粒时,虽然这些部位不同于建筑外墙那样有风荷载的作用,但由于顶板上部的有活动荷载,会使其产生振动,从而引发脱落。 在楼板下面粉刷浆料保温层时分层施工也是非重要的,每层的厚度不应超过 20mm,如果过厚,由于自重力的作用在粉刷过程中容易产生空鼓和脱落。 对于严寒、寒冷地区,穿越接触室外空气地面的各种金属类管道都是传 热量很大的热桥,这些热桥部位除了对节能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外,其热桥部位的周围还可能结露,影响使用功能,因此必须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本条对有防水要求地面的构造做法和验收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于厨卫有放水要求的地面进行保温时,应尽可能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下,可避免保温层浸水吸潮影响保温效果。 当确实需要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面时,则必须对防水层进行防水处理,不得使保温层吸水受潮。 另外在铺设保温层时,要确保地面排水坡度不受影响,保证地面排水畅通。 在严寒、寒冷地区,冬季室外最低气温 在 15 度以下,冻土层厚度在 400mm 以上,建筑首层直接与土壤接触的周边地面是热桥部位,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会在建筑室内地面产生结露,影响节能效果,因此必须对这些部位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对保温隔热层表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其目的之一是防止保温层材料吸潮,保温层吸潮含水率增大后,将显著影响保温效果,其二是提高保温层表面的抗冲击能力,防止保温层受到外的破坏。 8. 3 一般项目 12 本条规定地面辐射供暖工程应按《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JGJ142 规定执行。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 规程》 JGJ142已于 2020年经建设部批准发布。 9 采暖 一般规定 根 据目前国内室内采暖系统的热水温度现状,对本章的适用范围做出了规定。 采暖系统中散热设备的单片散热量、尺寸、金属热强度和阀门、仪表、管材、绝热材料等产品的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直接影响采暖系统的运行效果。 采暖系统与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例如:采暖管道的保温及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 的地面防潮层和绝热层),应随施工进度对其进行验收。 主控项目 强制性条文。 在采暖系统中系统制式、 设备、阀门以及仪表能否安装到位直接影响采暖系统的节能效果,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不得擅自修改设计,本条文对此做出了强制性规定。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材料密度、吸水率和散热器设备的单位散热量、金属热强度等热工技术性能是采暖系统节能工程中的主要参数,因此,进场时应进行复验 ,并应形成相应的复验报告 . 在采暖系统施工中常常会出现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随意更改散热器型号和规格及数量等情况,以致散热器的单位散热量或每组散热器的散热量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影响采暖系统的运行效果。 另外,实验证 明:散热器外表面涂刷非金属性涂料时,其散热量比涂刷金属性涂料时能增加 10%左右。 故本条文对此进行了强调,做出规定。 散热器恒温控制阀(又称温控阀、恒温器等)安装在每台 组 散热器的进水管上, 它是一种自力式调节控制阀, 用户可根据对室温高低的要求,调节并设定室温。 散热器恒温阀如果垂直安装或安装时被散热器或其他障碍物遮挡,恒温阀将不能真实反映出室内温度,也就不能及时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流量,从而达不到节能的目的。 恒温 阀 应具有人工调节和设定室内温度的功能,并通过感应室温自动调节流经散热器的热水流量,实现室温自 动恒定。 对于安装在装饰罩内的恒温阀,则必须采用外置传感器,传感器应设在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 在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施工安装时,对无地下室的一层地面应分别设置 防潮层和绝热层,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时,其厚度不应小于 30mm;直接与室外空气相邻的楼板应设绝热层,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时,其厚度不应小于 40mm。 当采用其他绝热材料时,可根据热阻相当的原则确定厚度。 每个房间应设室温控制装置。 室内温控装置的传感器应安装在距地面(或与室内照明开关并排设置),应避开阳光直射和发热设备。 在实际工程中有很多 采暖系统的热力入口只有系统阀门和旁通阀门,没有安装 热计量装置、过滤器、压力表、温度计等入口装置;有的工程虽然安装了入口装置,但空间狭窄,过滤器和阀门无法操作、热计量装置、压力 表、温度计 等仪表很难观察读取。 常常是 采暖系统热力入口装置起不到其过滤、热能计量及调节水力平衡等功能, 从而达不到节能的目的。 故本条文对此进行了强调, 13 并做出规定。 采暖管道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规格与厚度等技术性能是采暖系统节能工程中的主要参数, 采暖管道 保温层的材质与厚度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对地沟内的保温管道应做好防潮层。 强制性条文。 采暖系统工程安装完工后,为了达到系统正常运行和节能的预期目标,规定必须进行设备的单机试运转和调试及采暖子分部工程系统的平衡与调节。 单机试运转和调试及系 统的平衡与调节,是工程施工完毕后使系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是一个较容易执行的项目。 但由于它受到竣工时间、热源条件、室内外环境、建筑结构特性、系统设置、设备质量、运行状态、工程质量、调试人员技术水平和调试仪器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又是一项季节性、时间性、技术性较强、很难不折不扣地执行的工作。 但是,它又是非常重要、必须完成好的工程施工任务。 因此,本条文做出了强制性的规定。 对采暖设备的单机试运转和调试及系统的平衡与调节的具体要求,可详见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 及相关 规定。 一般项目 采暖系统的阀门、仪表等配件应做好保温,保温层应密实、无空隙,且不得影响阀门的操作使用及仪表的观察。 10 通风与空调 一般规定 本条明确了本章适用的范围。 本条文所讲的通风系统是指包括风机、消声器、风口、风管、风阀等部件在内的整个送、排风系统。 空调系统包括空调风系统和空调水系统,前者是指包括空调末端设备、消声器、风管、风阀、风口等部件在内的整个空调送、回风系统;后者是指除了空调冷热源和其辅助设备与管道及外网以外的空调水系统。 通风与空调系 统所使用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绝热材料等产品是否相互匹配、完好,是决定其节能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 本条是对其进场验收的规定,这种进场验收主要是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对有关材料和设备的品种、规格、型号、外观和尺寸等“可视质量”和技术资料进行检查验收,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核准。 进场验收应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 由于进场验收只能核查材料和设备的外观质量,其内在质量则需由各种技术资料加以证明。 故进场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材料和设备附带的技术资料进行检查。 这些技术资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并应齐全,主要包 括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 进口材料和设备还应按规定进行出入境商品检验。 通风与空调系统中与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位置特殊,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后不易发现和修复。 因此,本条文规定应随施工进度对其及时进行验收。 通常主要的隐蔽部位或内容有:地沟和吊顶内部的管道安装及绝热、吊顶内部的设备及配件安装、绝热层附着的基层及其表面处理、绝热材料粘结或固定、绝热板材的板缝及构造节点、热桥部位处理等。 本条给出了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验收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