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内容摘要:

,特大型和大型站不应小于 30 m2(两间各 15 m2); 2 票据室应有防潮、防鼠、防盗和报警措施。 14 行李、包裹用房 客货共线铁路旅客车站宜设置行李托取处。 特大型、大型站的行李托运和提取应分开设置,行李托运处的位 置应靠近售票处 , 行李提取处宜设置在站房出站口附近。 中型和小型站的行李托、取处可合设。 特大型、大型站房的 行李、包裹库房 宜与跨越股道的 行李、包 裹地道相连。 包裹用房的主要组成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包裹用房主要组成 房间名称 设计包裹库存件数 N(件) N≥ 2020 1000≤ N< 2020 400≤ N< 1000 400 以下 包裹库 应设 应设 应设 应设 包裹托取厅 应设 应设 应设 不设 办公室 应设 应设 应设 宜设 票据室 应设 应设 宜设 不 设 总检室 应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装卸工休息室 应设 应设 宜设 不设 牵引车库 应设 应设 宜设 宜设 微机室 应设 应设 应设 应设 拖车存放处 应设 宜设 宜设 不设 注: 1000 件以下包裹库的微机室宜与办公室合设。 包裹库、行李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旅客车站的包裹库和行李库的位置应统一设置; 2 多层的特大型、大型站的站房和线下式站房的包裹库应设置垂直升降设施,升降机应能容纳一辆包裹拖车; 3 特大型站的包裹库各层之间应有供包裹车通行的坡道,其净 宽度不应小于 3m,当坡道无栏杆时,其净宽度不应小于 4m,坡度不应大于 1: 12; 15 4 特大型站的行李提取厅宜设置行李传送带。 包裹库的使用面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A=N ( ) 式中 A— 包裹库的使用面积( m2); N— 设计包裹库存件数(件),可根据本规范附录 A 计算。 — 每件包裹占用面积( m2/件)。 当设计库存件数少于 400 件时,包裹库的使用面积应增加 10m2。 设计包裹库存件数 2020 件及以上的站房宜预留室外堆放场地。 特大型、大型站宜设无主包裹存放间,其使用面积可按设计包裹库存件数 1%设置,并不宜小于 20m2。 办理运输鲜活货业务的站房,包裹库内宜设置专用存 放间,并应设清洗、排水设施。 包裹库内净高度不应小于 3m。 有机械作业的包裹库 ,应满足机械作业的要求 ,其门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 3m。 包裹库宜设高窗,并应加设防护设施。 包裹托取厅使用面积及托取窗 口数不应小于表 的规定。 表 包裹托取厅使用面积 及托取窗口数 名 称 设计行包库存件数 N(件) 600 以下 600≤ N< 1000 1000≤N <2020 2020≤ N<4000 4000≤ N< 10000 10000 及以上 托取窗口(个) 1 1 2 4 7 10 托取厅( m 2) — 25 30 60 150 300 注:表中所列数值为设计包裹库存件数下限的最小数值,当采用上限时,其数值应适当提高。 包裹托取柜台面高度不宜大于 0. 6m,柜台面宽度不宜 16 小于 0. 6m。 当包裹库与托取厅之间采用柜台分隔时,应留有 不小 于 宽的通道。 旅客服务设施 站房内 宜设置 问询处 、小件寄存处、 邮政、电信、商业服务设施、旅客医务室、 自助存包柜 、 自动取款机、时钟 等 ,并应设置饮水设施 和导向标志等。 特大型、大型 和 中型站应设有人值守 问询处。 特大型、大型和中型站应设置小件寄存处,并宜设自助存包柜,小件寄存处使用面积可根据最高聚集人数或高峰小时发送量按。 小型站的小件寄存处可与问询处合设。 特大型、大型站应设置吸烟处。 特大型、大型和中型旅 客车站宜设旅客医务室。 旅客车站的广场、站房出入口、集散厅、候车区(室)、旅客通道、站台等处均应设置导向标志。 旅客车站宜设置为旅客服务的小型商业设施。 旅客用厕所、 盥 洗间 旅 客 站 房 应 设 厕所和 盥洗 间。 旅客站房厕所和盥洗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设置位置明显,标志易于识别; 2 厕位数宜按最高聚集人数或 高峰小时发送量 2 个 /100 人确定, 男女人数比例应按 1: 厕位 按 1: 确定 , 且 男、女厕所 大便器数量均不应少于 2 个 , 男厕应布 置与大便器数量相同的小便器; 3 厕位间应设隔板和挂钩 ; 4 男女厕所宜分设盥洗间,盥洗间 应设面镜,水龙头应采用卫生、节水型,数量宜按最高聚集人数或 高峰小时发送量 1 个/150 人 设置,并不得少于 2 个; 17 5 候车室内最远地点距厕所距离不宜大于 50m; 6 厕所应有采光和良好通风; 7 厕所或盥洗间应设污水池。 特大型、大型站的厕所应分散布置。 客运管理、生活和设备用房 客运管理用房应根据旅客车站建筑规模及使用需要 集中设置,其用房宜包括客运值班室、交接班室 、服务员室、补票室、公安值班室、广播室、上水工室、开水间、清扫工具间以及生产用车停车场地等。 服务员室应设在候车区(室)或旅客站台附近,其使用面积应 根据最大班人数,按不宜小于 2 ㎡ /人确定,并不得小于8 ㎡。 检票员室应设在检票口附近,其使用面积应 根据 最大班人数,按不宜小于 2 ㎡ /人 确定 ,并不得小 8 ㎡。 特大型、大型和中型站在站房出口处宜设补票室,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10 ㎡,并应有防盗设施。 特大型、大型和中型站应设交接班室,其使用面积应根据最大班人数,按 1 ㎡ /人 确定 ,并不宜小于 30 ㎡。 旅客车站应设广播室,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10 ㎡。 广播室应有符合运输组织工作要求的设施。 有客车给水设施的车站应设上水工室,其位置宜设在旅客站台上,使用面积应根据最大班人数,按不宜小于 3 ㎡ /人确定, 且不得小于 8 ㎡。 旅 客 车 站 均 应 有饮用 水供 应设 施。 特大型、大型和中型站的集散厅、候车区(室)、售票厅附近宜设清扫工具间。 采用机械清扫时,应设置存放间。 站房内在旅客相对集中处,应设置公安值班室,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25 ㎡。 18 旅客车站可根据需要设置通信、供电、供水、供气和暖通等设备的技术作业用房。 各类技术作业房屋应集中设置。 客运办公用房应根据车站规模确定,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 ㎡ /人。 办公用房宜采用大开间,集中办公的模式。 旅客车站宜设间休室、更衣室和职工厕所等职工生活用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客运服务人员、售票与行李、包裹工作人员间休室的使用面积应根据最大班人数的 2/ 3 按不宜小于 2 ㎡ /人确定,并不得小于 8 ㎡; 2 客运服务人员、售票与行李、包裹工作人员更衣室 的使用面积应根据最大班人数,按不宜小于 l ㎡ /人确定; 3 特大型、大型和中型站应在售票、行李、包裹及职工工作场地附近设置厕所和盥洗间; 4 特大型、大型和中型站宜设置职工活动室、 浴室 、就餐间和会议室等生活用房。 国境 (口岸 )站房 国境 (口岸 )站房应设客运和联检设施。 国境 (口岸 )站 房应 设置标 志牌 、揭 示牌 、导 向牌 ,其 标志 内 容 及 有 关 文字的 使用 应符合 国家 有关 规定。 国境 (口岸 )站房的客运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客运设施应设出入境和境内两套设施。 2 出入境候车室宜按中型和小型分室设置。 3 出入境候车室及行李、包裹托运处应布置于联检后的监护区内。 4 站房、站台和旅客通道等应设置出入境与境内旅客分开或隔离的设施。 国境 (口岸 )站房的联检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联检设施应包括车站边防检查站、海关办事处、 出入境 19 检疫机构 、动植物检疫站、国家安全检查站和口岸联检办公室。 2 出入境旅客的联检可按卫生检疫、边防检查、海关检查、动植物检疫的流程布置。 3 联检设施宜分为 相互分离、完全封闭的 出境和入境两套设施。 出入境旅 客服务设施可设免税商店、货币兑换、邮政、电信 及世界时钟等,并宜设旅游咨询、接待和小型餐饮等设施。 20 6 站场客运建筑 站台、雨篷 客货 共线 铁路 车站站 台的 长度 、宽 度、 高度 应符 合 现行国 家标 准 《 铁路车 站及 枢纽设 计规 范》( GB50091) 的有关 规定。 客运专线铁路车站站台的设置应符合国家及铁路主管部 门 的有关规定。 铁路 站房或建筑物最外凸出部分外缘至基本站台边缘的距离,特大型站宜为 20~ 25m;大型站宜为 15~ 20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