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内容摘要:

高级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专任教师中 60%具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企业兼职教师均是来自 地铁行业一线的专家和技术人员,重点负责理实一体化教学和指导学生生产实训。 本专业已有校内实训室(基地) 1 个,在建 4 个,其中包括:轨道线路实训场、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实训室、轨道交通客运实训室、轨道交通综合控制系统。 校外实训基地 2 个,与杭州地铁集团公司合作办学。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区域经济,“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 1)本专业立足杭州、面向全国城市区域经济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人才需求调研结果表明,未来 23年,杭州市将建成 23条地铁线路,初步形成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立体网络,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这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必将需求高素质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技能型人才,本专业面向杭州城市轨道交通,定向培养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和客运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2)本专业已和杭州地铁集团公司就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客运管理等岗位建立合作培养关系,实行“订单式”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与教学组织,并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后择优录用。 ( 3)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教学依据行动导向的原则,各门课程均以城市轨 道交通运营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确定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通过教学课程的学习,能够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岗位的要求,并为未来的职业升迁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4.课程改革 核心课程《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轨道交通信号通信设备与使用》已进入课程改革阶段,专业职业技术课程也已逐步进入考试改革过程。 5.教材建设 卢德培老师与浙江师大共同编写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设备》,《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教材已通过省级立项,正在组织编写,《轨道交通专业英语》已获审批,即将出版,《轨道交通站场与信号设备》已有校 本教材,正在组织编定《轨道交通供电与牵引》校本教材。 6.存在的不足 校内实训室建设速度过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签署太慢,与杭州及周边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合作力度过小。 三、专业建设目标 1.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改革 名称 20202020 年建设目标 20202020 年建设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 1.创设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2.制定 20 2020 级人才培养方案 1.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