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创建生态乡镇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发展方向,牢固树立“兴产业、创品牌、富百姓”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以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乡”为目标,通过科技培训、科技入户、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等举措,引导农户增施有机肥,减少化学肥料施用,认真落实提质增效各项技术措施,全面提升品质。 自 2020 年以来,为了更好地落实“绿色植保”理念,加快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病虫害防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大力宣传推广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结合科技下乡、农民培训等项目,以图文宣传及现场培训等方式大力开展培训,引导农民应用绿色防控技术。 通过主推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理化诱控技术、科学用药技术有效控制了重大病虫危害,保障了主要农产品供给需求;综合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有效控制农药残留,提高科学用药水平,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有效减少用药,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并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病害防控作业风险,避免了人畜中毒事故。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在 170 公斤 /公顷。 按照循环经济和畜牧业清洁 生产要求,因地制宜采用农牧的综合利用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粪便的资源化无害化治理。 主要可以采取直接用作肥料,制作有机总结报告 学习资 料大全 学习资料大全 肥生产回收能源等治理模式,使养殖场污水排放达到排放标准。 努力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 76%在农田种植中还田, 24%被利用到沼气池中,人畜粪便综合利用率达 100%。 出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我们严禁村民焚烧农作物秸秆,而是倡导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我镇主要可利用农作物秸秆种类有玉米、小麦、豆类,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 率达 100%。 在全乡范围内全面普及卫生厕所,至 2020 年末,全乡农村厕所普及率达 90%。 近年来,随着群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乡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沼气、畜厩、厕所三位一体沼气池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深受群众喜爱。 截至 2020 年底,共建设沼气池 1305 口,推广山区太阳能 400多套,能源替代项目的实施,切实转变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保护了我乡的生态环境。 总结报告 学习资 料大全 学习资料大全 (四 )建章立制,多措并举,构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 ,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 辖区内有林地面积达 公顷。 2020 年,封山育林 10000 公顷,零星义务植树 700 亩,投入劳力 3000 人次。 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认真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中低产林的改造,加大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国家公益林、地方公益林保护等工作力度,做好森林防火、沼气建设等工作,加大林政执法力度,严惩乱开乱挖、毁林开荒等违法行为,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加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 通过一系列的生 物治理和工程治理, 2020 年乡森林覆盖率达到 74%。 ,保护好水域生态环境 黎明乡属于金沙江水系金沙江流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水资源相对丰富。 除天然降水和过境河流金沙江外,境内还有金庄河等水源出流供应。 为保护好水域生态环境,一是制定了《黎明乡河道资源管理办法》,并经乡人大讨论通过,从制度上保护好金沙江的水资源、沙石资源和生物资源,保持黎明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严格饮用水源保护,对主要水体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 总结报告 学习资 料大全 学习资料大全 ,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在全乡着 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宣传学习,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和养成教育,同时,加大对毁林开荒、滥砍滥伐的打击和查处力度。 通过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大大提高了我乡群众的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热情,使“黎明是我家,环保靠大家”、“金山银山不如黎明绿水青山” 等意识深入人心。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黎明乡政府和民众的共识,公众环境意识得到较大提高,参与环境保护建设的意愿不断得到增强,为生态乡镇建设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深化对乡情的再认识,提出黎明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就业、抓环境、抓生态文明的观念,紧紧依托第一产业和良好的生态资源加快以旅游文化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紧紧围绕打好“生态、景观、文化、经济、宣传、流通”六张牌的具体思路,强生态、兴旅游,努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实现黎明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工作中按照已经制定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按照“重长远、抓基础、突重点、求实效、育精品、创品牌”的发展思路,一是要突出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建设。 坚决对 黎明河道的采砂、采石、捕鱼行为给予整治,切实保护好旅游资源。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抓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和建设,形成规模,形成旅游观光产业。 二是要突出基础设施建设。 着眼长远、打牢基础,把旅游产业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