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20xx年北京联通室内覆盖工程施工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内容摘要:
标 ( 1) 移动用户的忙时话务量根据各地情况取定 ,北京联通取定为 ; ( 2) 无线信道的呼损率取定为 2%; ( 3) 干扰保护比: 同频干扰保护比: C/I≥ 12dB(不开跳频 ) C/I≥ 9dB(开跳频 ) 邻频干扰保护比: 200KHz 邻频干扰保护 比: C/I≥ 6dB 400KHz 邻频干扰保护比: C/I≥ 38dB ( 4) 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与 WCDMA 技术标准相同; ( 5) 无线覆盖边缘场强:对于电梯、室内≥ 85dBm;地下停车场等边缘地区覆盖场强要求:≥ 90dBm; 不满足上述场强标准的弱覆盖点应在 5%以下,且不能在公共区域连续出现。 ( 6) 在基站接收端位置收到的上行噪声电平小于 120dBm; ( 7) 室内天线的天线口发射功率须小于 15dBm/每载波; ( 8) 覆盖区与周围各小区之间有良好的无间断切换。 信号源及有源器件功率预留 GSM 考虑到施主基站小区 /信源基站增加载波的需要,当前施主基站扇区 /信源基站为一个载波时,所对应的 GSM 宽频直放站或干放的输出总功率应预留 3dB 冗余。 ( 1) 考虑到 WCDMA 功率随负荷的变化, WCDMA 直放站 /干放的功率应 北京联通室内分布系统 建设 技术规范书 8 根据施主基站扇区 / 信源基站的功率变化范围预留必要的功率冗余;例如,当系统处于空载状态下时,施主基站 扇区 /信源基站的公共开销信道(导频、同步和寻呼等)功率约为总功率的 20%时,则 WCDMA 直放站 /干放需要为满功率工作预留 7dB 的功率负荷变化余量。 ( 2) 在多载波区域内, WCDMA 直放站、干放需要分别额外考虑 10log(N)dB 的功率预留 (其中 N 为后期扩容后达到的载波个数)。 链路平衡 在设置直放站和干放的增益时,需尽量调整上下行增益以维持上下行链路平衡。 特别注 意:如使用上下行分路双纤传输的光纤直放站时,需考虑上下行光纤路由衰耗的不同,通过 光测量仪器测量其差异,对应在上下行增益设置中加以考虑。 原则上要求上下行链路损耗相差不大于 3dB,最大不超过 5dB。 天馈系统的驻波比要求 分布式天馈线系统驻波比≤。 网络性能指标 对于室内覆盖区域,网络的关键性能指标( KPI)要求不低于整网 KPI 指标要求。 底噪抬升指标 原则上有源设备、 RRU 共小区等引起的静态底噪抬升应小于 3dB。 为此,需减少多个有源设备的串联或级联,禁止干放之间串联使用,并通过直放站、干 扰的上行增益调整控制干扰,根据 RRU 设备的上行干扰引入情况核算级联或共小区的最大 RRU 个数。 3G 分布系统正常工作后,基站( 50%负载下)上行噪声 RTWP 值低于 100dbm。 北京联通室内分布系统 建设 技术规范书 9 室内分布系统的室外泄漏 室内分布系统的室外泄漏需要结合室外网络环境确定,对于需要借助室内分布系统解决 室外盲区覆盖的郊区孤立场所可 以不需要特别控制室外泄漏,而对于站点密集、无线环境复 杂的大多数场景,必须严格控制室内分布系统的室外泄漏。 对于需要严格控制室外泄漏的场景,要求:在建筑物室外 10 米处,室内分布系统泄漏到室外的 WCDMA 导频信号 RSCP 低于 90dBm,或者小于室外主导频 RSCP 10dB 以上;室内分布系统泄漏到室外的 GSM 信号强度低于 90dBm,或者小于室外主服务小区信号强度 10dB 以上。 室外渗透指标 对于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场所,应尽可能通过室外网络的优化调整,降低室外网络在室 分场所内的渗透信号 强度。 原则上要求在需要室内分布系统覆盖的区域内, WCDMA 室外信 号导频 RSCP 应低于 90dBm,或者小于室内主导频 RSCP 10dB 以上; GSM 信号强度低于 90dBm,或者小于室内主服务小区信号强度 10dB 以上。 否则需要通过室外网络优化或加 强室内分布系统信号强度的方式进行调整改进。 4 信源设计要求 信号源划分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信号源引入方式主要分为两类:基站和直放站。 其中: ( 1) 基站引入方式含:微蜂窝基站引入、宏蜂窝基站耦合信号、射频拉远( RRU)、还有直接采用宏蜂窝基站引入方式。 ( 2) 直放站引入方式含:射频直放站、光纤直放站。 北京联通室内分布系统 建设 技术规范书 10 信源选取原则 ( 1) 考虑网络容量、对基站底噪的影响以及维护监控,对于较为重要的室内分布系统宜优先选用基站作为信号源; ( 2) 对于光纤资源不能按时到位的重要站点,可以采用微波临时代通或临时采用射频直放站作为信号源(待光纤资源到位后可再更换为基站); ( 3) 原则上不选用直放站作为信源,对确有需求的站点,在有网优部门允许情况下可使用。 对于低话务需求、规模不大、重要性低,且无线环境较为封闭的场景(如封闭的地下等),在干扰可控的前提下,可选用直放站作为信号源。 ( 4) 选用射频直放站时,必须增大收 发天线的水平及垂直距离、增加施主天线的方向 性,保证施主天线与重发天线的隔离度要求,以避免造成射频直放站自激给周边网络带来恶 化影响;必须保证其施主端可以接收到质量较高且稳定的施主信号: 1) 施主端收到的施主信号强度应满足直放站正常工作的要求:施主扇区的接收电平应不低于 65dBm; 2) 施主端收到的施主信号应足够纯净: WCDMA 施主扇区主导频 Ec/Io 应不低于 7dB,且其他导频的 Ec/Io 较主导频的 Ec/Io 低 7dB 以上; GSM 施主扇区的 C/I 应不低于 9dB,要求施主天线处测试到 的 GSM 最强扇区信号场强与次强扇区信号场强相差至少10dB。 3) 施主天线安装位置不宜高于 25 米; 4) 施主天线方向性要好,施主天线宜选择较窄的主瓣宽度,避免其他基站的信号被直放站接收、放大,影响其他基站的正常工作;施主天线前后比应在 25dB 以上; 5) 尽量使用功率不超过 5W 的射频直放站,避免使用 10W 以上的射频直放站(建设条件不允许除外); 6) 射频直放站( /单套室内分布系统中的各干放)对施主基站( /信源 北京联通室内分布系统 建设 技术规范书 11 基站)引入的噪声系数抬升应控制在 3dB 以内;城区及其他高话务区应避免在单个施主扇 区下的引入多个大功率直放站,避免在分布系统中有干放时采用直放站信源;其他区域可以使用,但必须将施主扇区的总噪声系数控制在 3dB 以内; 7) 选用射频直放站和干放时需要考虑上下行功率平衡,整个系统上下行增益差一般不应超过 5dB(有特殊需求除外)。 ( 5) 对于设有室外宏蜂窝基站的建筑,当基站设备配置有余量时,宜耦合部分基站信 号作为本建筑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耦合基站信号时应采用插损小的器件,尽量减小耦合 信号对宏蜂窝基站的影响。 各种信源适用场景建议 ( 1) 对于业务需求特别大的场所如机场、火车 /汽车站、大型商场、大型写 字楼、体育场馆、会议会展中心、联通自有场所等,宜采用宏蜂窝基站或 BBU+RRU 作信号源; ( 2) 对于星级宾馆、普通写字楼、企事业政府机关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大型娱乐场所、地铁、地下商场、小型娱乐休闲场所等,宜采用微蜂窝基站或 BBU+RRU 方式作信号源; ( 3) 对于覆盖面积及业务需求较小、有明显主控小区的场所如隧道、电梯、停车场等,可考虑采用光纤直放站作信源; ( 4) 射频直放站原则上不采用,仅用于光缆引入特别困难的拟覆盖楼宇。 ( 5) 对于新建的 2G 系统,建议以 1800 信号源为主进行信源选择。 ( 6) WCDMA 改造工程,原则 上利用原有 2G 机房作为 WCDMA 系统的机房。 分布式基站设计要求 RRU 级联及并联的多小区合并可能会带来信噪比的恶化和底噪的抬升,导致覆盖收缩和容量减少,在总底噪抬升不超过 3dB 的前提下,应根据 RRU 设备的上行干扰引入情况,核算级联或共小区的最大 RRU 个数。 北京联通室内分布系统 建设 技术规范书 12 在设计分布式基站时应根据厂家设备能力考虑 3G 基站设备的 “多 RRU独立解调、合并 ”功能。 在对容量不大的区域的多个 RRU 合并同一逻辑小区,以减少楼宇内逻辑小区的数量。 在设计多个 RRU 合并同一逻辑小区时应考虑日后该区域容量需求增加后,对已经合并的逻辑小区进行 拆分,以提高无线容量。 RRU 的容量依存于 BBU,应根据传输条件和容量需求,合理设置 BBU;对于不同时段的业务量可以互补的场所,宜共享 BBU 池资源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BBU 与 RRU 之间的连接,应根据传输距离和安装条件,选择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进行连接。 直放站设计要求 光纤直放站的施主链路稳定性优于射频直放站。 根据光纤资源条件,尽可能选用光纤直 放站;在无线传播环境较复杂的场景中,应避免采用射频直放站。 采用射频直放站时,应注意选取质量和稳定性满足要求且符合网络频率规划的施主扇区信号。 直放站所选择的施主小 区应具有一定的容量冗余。 施主天线及施主天线引入机房的馈线应做避雷和接地。 直放站应采取自激保护机制和进行有效的监控,避免自激和故障给周边网络带来恶化影响。 为保持直放站线性放大器的良好性能,直放站增益不宜过大,输出功率不宜过高。 信源配置原则 需综合考虑楼宇人流量、楼宇功能、楼宇重要性等因素,确定信源具体配置,信源配置应能满足至少 1 年的话务增长需求。 对 GSM 系统,需确定信源数量、每个信源配置的载频数量;对于 WCDMA系统,需确定 BBU 数量、每个 BBU 下挂 RRU 数量、每个信源配置的载波数量、每个 BBU 配置的上行和下行 CE 数量。 需说明每个 GSM 信源和 WCDMA RRU 覆盖的具体楼层和区域。 对于重点区域、重点分类的 A 类楼宇, WCDMA 信源配置不少于双载波,且原则配置高配 CE 包。 北京联通室内分布系统 建设 技术规范书 13 5 分布式天馈系统设计要求 系统结构 室内分布式天馈线系统由有源放大设备 (干线放大器、光端机等 )、缆线(同轴电缆、光缆、泄漏电缆)、功分器、耦合器、室内天线等设备组成。 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按照采用的设备主要分为两种:有源方式、无源方式;按照采用线 缆材料主要分为四种方式:泄漏电缆分布方式、同轴电缆分布方式;光纤分布 的方式;光电 混合分布方式。 系统分布方式 、泄漏电缆分布方式 泄漏电缆传输损耗大、距离短,且泄漏电缆本身线径较大,施工困难,通常用于对地铁、 隧道、电梯等特定环境的覆盖。 业主不允许布天线的地方,也可以采用漏缆覆盖;对于室外 基站信号强度过高、室外泄漏抑制要求严格的场景,例如高层室内的窗边等区域,也适合采 用泄漏电缆实现覆盖。 、同轴电缆分布方式 同轴电缆分布方式包括纯无源系统和采用有源中继放大两种情况。 纯无源方式即将信号源输出能量经功分、耦合等无源器件合理分配后,利用射频电缆传输至天 线,将能量均匀分布至各区域。 有源中继放大方式是由于信号 北京联通室内分布系统 建设 技术规范书 14 源输出能量不能满足楼宇覆盖需求的情况,需要增加放大器对主干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天馈分布系统覆盖所需区域。 、光纤分布方式 光分布方式的传输损耗小、不受电磁干扰、布线方便并且组网灵活,与同轴线缆相比, 更适合于远距离的信号传输。 、光电混和分布方式 光电混合分布方式多适用于大型建筑,应用在主干缆走线很长,布放难度较大的场景。 、分布方式选用原则 分布方式的选择应综合上述分析,综合考虑覆盖区域面积、理论覆盖效果、设备成本、施工难 易程度等因素,应遵循:效果→成本→施工→维护的思路,并满足多制式系统兼容的要求,在最优的组合方案下,系统性价比最高。 馈线与路由设计要求 确定分布系统结构和分布方式(泄漏电缆分布系统、光分布系统、电分布系统、光电混 合系统等)。 合理使用各类设备、器件,合理设置天线发射功率,提高系统性价比,并使系统满足网络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要求。 有源器件设计要求 有源器件的引入会 得基站接收底噪明显提高,接收机。xx-20xx年北京联通室内覆盖工程施工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相关推荐
down FastEther0/6 unassigned YES unset down down FastEther0/7 unassigned YES unset down down FastEther0/8 unassigned YES unset down down FastEther0/9 unassigned YES unset down down FastEther0/10
员干部艰苦奋斗、廉政勤政、洁身自爱的自觉性, 强化党员干部的法制意识,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同时我们还积极支持监察部门的监察工作,促进我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 继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教育在先的原则,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积极引入思想预警机制,做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守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坚持勤俭办工会,坚决反对奢侈享乐、铺张浪费。 加强对 “ 一法两条例 ”
行阶段性生产检查、观摩和评比等,积极参加全师经济工作,效果比较理想。 结合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经常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团尝连队或车间进行调研,了解职工队伍基本情况,帮助那些生活中 遇到困难的职工克服困难,度过难关。 全年共撰写调研报告 11 篇。 在三秋期间积极响应师党委号召,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三十五团参加支农拾花劳动。 一年来,还较好地完成了师直党工委和机关事务管理局交办的板报、橱窗
( 1)杏石口组( J1x)分布于门头沟区潭柘寺、大峪至石景山区八大处一线,另外在八宝山附近、南庄、上庄一带,以及温泉西南等地也有出露。 岩性为灰黑、土黄色页岩,粉砂质页岩(有的变质为褐黄色板岩)和灰、灰黑色粉砂岩、砂岩互层,有时亦夹砾岩和煤线,底部为砾岩,且有一层砾岩或砂岩与双泉组分界。 岩石普遍遭受变质,常见白云母及硬绿泥石晶体。 在千军台、黑阴沟以西,含硬绿泥石晶体更为普遍。
轮钻头 connector 联结器 contamination of mud 泥浆污染 contract 合同 contractor 承包商 control room 控制室 conventional mud 普通泥浆 cooker 炊事员 core 岩心 core barrel 取芯筒 core bit 取芯钻头 core catcher 岩心爪 core gun 取芯器 core
引导职工积极投身团场改革实践,进一步关心和解决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建设一支能够担负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 高素质的新型职工队伍。 今年共举办各种职工培训班或者以会代训 28 期次,参加职工 1700 多人次。 范文最新推荐 16 (四)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工会工作的新思路,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素质,提升工作能力,拓展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