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9路基冲击碾压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内容摘要:

点,用白灰作出标记。 用水准仪测量 各沉降观测点 高程,记录第一组测量数据(即冲碾前的高 程),再用灌砂法检测所布测点 附近表 层下 20cm、 50cm、 80cm 路基 的压实度,记录第一组试验数据(即冲碾前的压实度)。 ⑵ 具体冲碾过程 冲击压路机双轮各宽 ,两轮内边距 ,行驶两次为一遍, 双轮冲击压路机碾压一次的计算宽度为 2m,经错一个轮宽碾压,冲压一个来回后 其冲碾宽度 4m。 每遍第二次的单轮由第一次两轮内边距中央通过,形成的理论冲碾间隙双边各 ,当第二遍的第一次向内移动 冲碾后,即将第一遍的间隙全部碾压。 第三遍再回复到第一遍的位置冲碾,依次进行 至最终遍数。 冲击压路机一般行驶按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每隔 5 遍进行交换作 业。 冲击碾压时机械行进速度宜采用慢速行进,以 路基 左幅中心线为分界线,从路基的一侧向另一侧转圈冲碾,冲碾顺序 符合“由边向中”错轮进行,轮迹覆盖整个路基表面为冲碾一遍。 施工场地宽度 大于 冲击压路机最小转弯直径的两倍 ( 最小转弯直径 为 6m,转弯在冲压路堤范围外进行,避免因转弯影响冲压速度,降低冲压效果), 按下图 的冲压方式进行 : 冲击压实机的工作速度严格按照试验要求,现场工作人员认真填写 现场记录表,以“正”方法记录圈数,来保证冲压遍数。 冲压施工时, 采用 大小圈、 回填 、 夯实、整平、压路机碾压 冲压前检测含水量、 20cm、 50cm、 80cm 深度压实度、高程 确定断面高程点并测量冲压前高程 冲击碾压 10 遍 检测高程、 20cm、 50cm、 80cm 深度压实度 继续冲压至 20 遍 检测高程、 20cm、 50cm、 80cm 深度压实度 检测结束 整平 、 碾压 试验结束 回填、夯实、 整平、压路机碾压 平地机、洒水车配合 整平、压路机碾压 整平、压路机 碾压 平地机、洒水车配合 平地机、洒水车配合 正反圈的方法错开冲压轮辄,以增加场地的平整性。 当场地出现凹凸不平、产生大量扬尘时,影响机械速度和冲压操作人员 视线时, 整平场地并降尘。 冲击碾压试验段施工流程 见图。 图 冲击碾压试验段施工流程图 ⑶冲击碾压试验段 施工中 质量检测 压实度的检测项目要求与频数: 压实度检测方法采用灌砂 法。 压实度检测 3 个断面,每个断面 3 个点 ,样本数不少于 9 个;具体的检测位置为表皮下 20cm、 50cm、 80cm;冲压第 1 20 遍 分别 检测一次压实度。 沉降量的检 测项目要求与频数: 对 每个断面 布置的沉降观测点高程进行量测 , 测量出冲压 1 20 遍遍后的 测点高程。 由于路基上部约 5cm 厚范围内的土已被冲碾结块或松散,所以检测压实度时在测量处挖掉 5cm 深的表层土样,再按正常检测方法进行。 三、试验路段数据分析与成果总结 试验段沉降量的检测 路基 沉降量 的测定 采用水准仪,检测 15 点。 我们对各 沉降观测点分别在冲碾前、冲碾 1 20遍后的沉降量进行了实测与记录 , 具体数值见下表: K61+650~ K261+800 段路基冲击碾压试验段沉降量 计算表 观测点位置 及点号 碾压前 高程 (m) 碾压 10遍 后高程(m) 相对沉 降量(mm) 碾压 15遍 后高程 相对沉 降量(mm) 碾压 20遍 后高程 (m) 相对沉 降量(mm) 累计沉 降量(mm) K261+670 1 24 11 4 31 2 0 19 2 21 3 18 17 4 31 4 4 5 1 10 5 6 4 0 2 K261+690 1 4 4 0 8 2 22 7 1 30 3 20 5 2 17 4 1 14 2 17 5 19 8 3 30 K261+710 1 14 9 5 28 2 21 17 8 46 3 15 5 5 15 4 10 14 4 20 5 2 19 0 21 K261+730 1 3 3 3 9 2 21 16 2 39 3 2 10 5 7 4 3 1 1 3 5 10 17 8 35 K261+750 1 11 5 5 21 2 15 19 3 37 3 21 16 4 41 4 23 9 2 34 5 17 9 4 30 K261+770 1 19 18 1 38 2 3 7 2 8 3 8 12 1 21 4 14 6 0 19 5 23 4 6 33 K261+790 1 12 9 0 21 2 18 19 1 38 3 9 6 3 18 4 4 3 0 1 5 4 0 7 3 平均 10 8 2 21 试验段冲碾 10 遍后沉降量平均值为 10mm,标准差为 ; 冲碾 15遍 后沉降量平均值为 8m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