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变电站综自保护更新技术要求规范内容摘要:
m 200mm 200mm 800mm 250mm 前门 后门 12 地母线上每隔 10cm 留有一个直径 5mm 的孔。 保护柜内设备的安排及端子 的布置应保证各套保护的独立性,在一套保护检修时不影响其他任何一套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保护柜中的内部接线应采用耐热、耐潮和阻燃的具有足够强度的绝缘铜线。 导线应无损伤,导线的端头应采用压紧型的连接件。 卖方应提供走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及端子排的接线。 端子排采用凤凰端子并应保证有足够的绝缘水平(额定电压不小于600V)。 端子排应该分段,端子排应至少有 20%备用端子并且可在必要时再增加 引到端子排上的接线应考虑电缆出线的合理性,可能在同一电缆中引出的端子应安排在同一侧较 靠近的端子,可能引入两根以上电缆芯线的回路必须有足够的连接端子,避免一个端子压二根导线。 端子排上的跳闸引出线与直流电源不能接在相邻的端子上。 直流电源正、负极也不能接在相邻端子上。 CT 回路采用试验端子 , PT 回路采用交流可断开外绝缘端子 ,以便对保护装置进行隔离和试验。 交流回路导线截面电流回路不小于 4mm2, 电压回路不小于。 每套装置的直流特性快速小开关应有动作指示及足够的断流容量。 屏的内部和外部必须清洁,应清除内部所有杂物及内外一切污迹。 卖方应保 证保护柜内外油漆过的表面在运输、存放和正常运行时的防腐蚀性能。 每面柜及其上的装置(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控制回路的开关及其他独立设备)都应有标签框,以便清楚地识别。 外壳可移动的设备,在设备的本体上也应有同样的识别标记。 对于那些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才能进行更换的部件和插件,应有特殊符号标出。 保护柜内装置与屏端子排之间、装置与装置之间的连线应有明确的标识。 13 保护柜的外部尺寸为 2260 800 600mm。 保护柜颜色: 北京红狮 501。 微机保护装置及自动装置的配置 35kV 保护配置 35kV 线路配置可 经复压和方向闭锁的三段 过流保护; 零序过流保护; 三相一次重合闸;低周减载及录波功能等。 35kV 分段 开关设置 短充 过流保护 ;短充零序过流保护;两段长充过流保护(可经复压闭锁);两段长充零序过流保护(零序电流可自产也可外加);独立的操作回路及故障录波。 6kV 保护配置 6kV 线路配置 可经复压和方向闭锁的三段 过流保护; 零序过流保护 ;三相一次重合 闸; 低周减载及简单的录波功能等。 其中若为两相式保护时,电流Ⅲ段为 两相三继电器式;不对应启动重合闸,具有重合闸前、后加速及手合加速等功能。 重合闸、低周减载应设置软压板或硬压板,并方便运行人员操作。 变压器保护配置 变压器保护配置及整定按《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1428593)、《 35110KV 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 5841995)及关于印发《山西电网变压器保护配置及整定原则》的通知(晋电调字 [2020]27号)执行,同时应满足如下要求 : 35kV 微机变压器保护不宜采取一体化保护,主保护和 后备保护不宜在一个机箱;非电量保护和差动保护分别为独立单元。 变压器保护应具有录波功能 ,并应能在线调整保护动作出口,方便设计及现场使用。 主变差动、非电量保护及两侧所有后备保护均应预留经硬压板闭锁备投空接点。 差动保护 装置 包含 经 二次谐波制动原理的比率差动和差动速断 保护 , 中、低压侧过流保护, CT 断线判别。 非电量保护 14 引自开关场的非电量保护接点应采用强电输入。 主变重瓦斯、调压重瓦斯和压力释放动作于跳闸或信号。 主变轻瓦斯、油位异常等动作于信号。 具体保 护配置如下: 本体重瓦斯:瞬时跳各侧断路器,发动作信号。 本体轻瓦斯:发动作信号。 有载重瓦斯:瞬时跳各侧断路器,发动作信号。 压力释放:跳各侧断路器,发动作信号。 油温高:发信号; 油位高:发信号; 油位低:发信号。 后备保护 要求变压器各侧均装设复合电压闭锁相间过流保护。 高压侧复合电压闭锁应取 两 侧电压构成 “ 或 ” 门或将 两 侧电压接点并联构成 “ 或 ” 门使用 , 低压侧的复合电压元件可只采用低压侧的复合电压。 各侧、各段电流元件是否经复合电压闭锁应能分别投退。 另外,保护装置必须具有防止各侧电压 元件检修时保护误开放的措施。 低压侧过流保护电流定值一般情况应按不经复合电压闭锁条件整定,如过流定值对出线线末灵敏度不足,定值应考虑经复合电压闭锁,并适当提高灵敏度。 变压器各侧应配置两段三时限电流保护。 主变低压侧配置独立的后备保护。 ,延时发信号。 具体保护配置如下: ( 35kV侧)后备保护配置 (1)五段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可带方向,方向灵敏角 45/225),一段过流保护; (2)接地零序方向过流保护(第一段二时限,第二段三时限,第二段第三时限可选报警)。 (3)不接地零序保护(一段定值二段时限的零序过压保护、一段定值二段时15 限的间隙零序过流保护(跳闸或报警));可通过控制字选择间隙零序电压过流保护方式。 (4)保护出口采用跳闸矩阵方式。 (5)过负荷发信号。 (6)启动主变风冷。 (7)过载闭锁有载调压。 ( 6kV侧)复合电压闭锁方向过流保护配置 (1)五段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可带方向,方向灵敏角 45/225),一段过流保护; (2)接地零序方向过流保护(第一段二 时限,第二段三时限,第二段第三时限可选报警)。 (3)不接地零序保护(一段定值二段时限的零序过压保护、一段定值二段时限的间隙零序过流保护(跳闸或报警));可通过控制字选择间隙零序电压过流保护方式。 (4)保护出口采用跳闸矩阵方式。 (5)过负荷发信号。 (6)启动主变风冷。 (7)过载闭锁有载调压。 电容器保护配置 应设有二段三相式过流、过压、欠压和不平衡电压(电流)保护及录波功能等。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技术要求 备投方式:具备进线备投及分段(桥)备投两种方式。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应 具备闭锁功能。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可就地或远方选择投入和退出运行。 保护配置包括: 1)两段相间过流保护,可独立选择是否经复合电压闭锁。 复合电压元件同时取两段母线的两组电压; 2)一段零序过流保护; 3)合闸后加速保护(零序加速段或可经复压闭锁的过流加速段); 4)相间过流和零序过流各一段分段充电保护,可选择退出。 16 整定范围: 电流整定范围: 级差 零序电流 整定范围: ~ 12A 级差 177。 时间整定范围: 0~ 30秒 35kV、 6kV电压并列 /切换装 置 实现 35kV 电压及 6kV电压的并列 /切换,应具有就地 /远方并列 /切换功能。 所有继电保护均设自检功能,能自检装置的故障情况,通过显示器和打印机可输出故障信息(具体故障或异常装置的位置和故障类型)、运行状态信息,保护定值清单等,并可将上述信息远传至调度所。 保护装置具备事故追忆、故障录波功能,可记录事故前后 12 帧信息。 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应配置: a)通信接口:具备两个双以太网接口;通信规约可选择为电力行业标准DL/T6671999( IEC608705103 标准)的通信规约,通信速率可 整定。 另外的三个接口:一个用于 GPS 对时的 RS485 双绞线接口,一个打印接口(可选 23485 或 422 方式,通信速率可整定),一个用于调试的 RCS232 接口位于前面板。 b)液晶显示,用于本保护操作、显示、整定。 c)装置异常(软、硬件及整定值)发告警信号,可用打印机输出报告。 d)直流电源消失发预告信号。 e)一般存储不少于五十个事件,直流电源消失信息不丢失。 f)每套保护应能送出具体的保护动作信号以及“控制回路断线”“ PT 或 CT断线”“装置故障”“。kv变电站综自保护更新技术要求规范
相关推荐
变电站 的运行方式和运行工况,按照上级调度部门确定的电压曲线和无功补偿原则,自动投切无功补偿设备及调节变压器分接头。 设“自动 /手动”选择开关,选择操作方式。 调节控制的正 常或异常操作均应有操作报告。 自动调节方式为:闭环调节(主变分接头、电容器、联合调节);半闭环调节(不调主变分接头,调电容器);开环调节(不作自动调节,只作调节指导)。 当接收到外部闭锁信号时应立即闭锁控制输出
的变压器检查随机压力表,油箱内氮气压力应保持 10Kpa 以上(常温下)。 现场长期储存不能及时安装的充氮变压器要求尽早排氮注油(最多不应超过 15天)。 5 绝缘油的验收 绝缘油到达现场应进行目测验收,检查是否混入异物。 交接检查添加油油品试验报告。 检查计算添加 油数量。 绝缘油到达现场后油的电气强度检测应达到:耐压值≥ 40kV/ ,含水量≤ 20ppm。
土管、电缆沟或松散土壤中,不能承受拉力和压力。 3 VV22 VLV22 聚氯乙烯绝缘 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可土壤直埋敷设,电缆可承受机械外力作用,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 4 VV23 VLV23 聚氯乙烯绝缘 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可土壤直埋敷设,电缆可承受机械外力作用,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 5 VV32 VLV32 聚氯乙烯绝缘 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 [2020]19 号) 的有关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进行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自查,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自查分实物质量和资料管理两部分 ,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组织整改并做到闭环管理。 自查主要内容: 1. 对照 《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 [2020]19号) ,进行自查。 发现不足,及时安排完善,并完成创优自查报告
后不应立即测量接地电阻。 178。 电气设备 和防雷接地的试验装置的试验项目和标准应符合设计规定; ③ 检查记录: 178。 修改后的实际施工的施工图; 178。 设计变更的证明文件; 178。 安装技术记录(含隐蔽工程记录等); 178。 测试记录。 ⒉ 电缆埋管 ⑪ 电缆管的加工弯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与所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一致,每根管的弯头最多不超过 3个,直角弯头少于
能承受拉力和压力。 3 YJV22 YJLV22 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可土壤直埋敷设,电缆可承受机械外力作用,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 4 YJV23 YJLV23 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可土壤直埋敷设,电缆可承受机械外力作用,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 5 YJV32 YJLV32 交联聚乙烯绝缘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敷设在水中或具有较大落差的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