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华铁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内容摘要:
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 [2020]19 号) 的有关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进行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自查,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自查分实物质量和资料管理两部分 ,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组织整改并做到闭环管理。 自查主要内容: 1. 对照 《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 [2020]19号) ,进行自查。 发现不足,及时安排完善,并完成创优自查报告; 2. 质量监督报告中提出的质量问题,整改及闭环情况; 3. 编写 《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六、 工程 质量通病明细表 序号 质量通病项目 质量通病症状 危害结果 备注 1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 塑性裂缝 ; 温度裂缝 ; 不均匀沉陷裂缝 ; 楼板开裂、渗漏、影响美观, 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2 墙体质量通病 干砖上墙,砌体黏结不良; 灰缝厚薄不匀、砂浆不饱满; 砂浆强度 、砌筑材料 不稳定 ; 砖砌体组砌混乱 ,圈梁、构造柱设置不符合要求 ; 砌块墙面 开裂、 渗水 ; 砌体拉结筋遗漏 ; 墙体开裂、渗漏、影响美观, 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序号 质量通病项目 质量通病症状 危害结果 备注 3 楼地面质量通病 地面起砂; 地面空鼓; 地面面层不规则裂缝; 楼地面开裂、渗漏、影响美观,地面积灰影响环境、 影响设备正常 运行 4 外墙质量通病 内墙面抹灰层空鼓、裂缝; 外墙面层灰层空鼓、裂缝甚至脱落; 外墙面砖起壳和脱落; 墙体开裂、渗漏、影响美观,外墙面砖脱落伤人 5 门窗质量通病 门窗部位漏水; 窗台及窗框渗水。 门窗渗漏水,影响美观 6 屋面质量通病 卷材防水层空鼓; 屋面渗漏 屋面渗漏、积水,影响美观, 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7 楼梯、栏杆、台阶 质量通病 扶手、栏杆安装不牢固; 扶手、栏杆高度不符合要求; 扶手、栏杆未接地 楼梯、台阶不均匀沉降; 扶手、栏杆影响 人员安全;楼梯、台阶不均匀沉降影响美观 8 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 电缆沟沉降; 电缆沟墙面、压顶开裂; 接地扁钢脱离墙面、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 盖板表面不平整、起砂、开裂; 电缆沟、盖板开裂、影响结构使用、影响美观; 9 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 混凝土路面的龟裂 混凝土路面的开裂 混凝土路面的断板 影响美观 10 站区围墙质量通病 清水墙体温度裂缝、收缩裂缝、沉降裂缝; 砌体拉结筋遗漏; 灰缝厚薄不匀、砂浆不饱满;清水勾缝开裂、起壳; 混凝土裂缝 墙体、混凝土开裂、影响美观 11 接地装置安装质量通病 主接地网设置、连接等不规 范 接地电阻 不符合要求,影响安全和美观 12 电缆敷设、接线质 量通病 电线、电缆接线不符合要求; 电线、电缆穿管口处理不当刮坏电缆 影响电线、电缆的安全运行,影响美观 七、 质量通病 针对性 防治措施 (一 )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 现浇板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 严把原材料质量关,优化配合比设计,适当减小水灰比。 2. 当需要采用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性能时,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 8%。 3. 砼应该采用商品砼, 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 40%以内, 不得采用细砂、特细砂(细度模数 uf≥ ); 每立方米混凝土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 100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 15%。 4. 预拌混凝土进场时应检查入模塌落度,塌落度值按施工规范采用。 地下结构(有防水要求)应控制在 120177。 20mm 内;楼层、屋面、结构控制在 120177。 30mm 内。 5. 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特别是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不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 6. 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 500mm 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移位。 双层双向钢筋,应设置钢筋撑脚,钢筋撑脚纵横间距不大于 500mm,应交叉分布,并对上下层钢筋作有效固定。 7. 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 1/3 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 6@150、宽度不小于 450mm 的钢筋网带。 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8. 现浇板浇筑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压抹。 9. 现浇板浇筑后,应在终凝后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 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性能。 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其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 10. 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 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 10MPa 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11. 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粉刷措施。 12. 模板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 足够的刚度、稳定性,平整度及光洁度。 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 13.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 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大于 60d 后再施工,浇筑时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14. 混凝土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活动跳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踩踏 而变形,并配备专人及时检查调整。 15. 工程实体钢筋保护层检测时,应对悬臂构件的上部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 16. 外墙阳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不应少于 7φ 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 1/3,且不得小于 2m。 (二 ) 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 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砂,严禁使用山砂、石粉和混合粉。 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2. 砌筑砂浆搅拌应根据级配报告配比,采用重量比计量控制。 机械拌合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得少于 2min,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 拌制后 3h 和 4h 内使用完毕,如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 30 摄氏度,必须分别在 2h和 3h 内使用完毕。 3. 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不宜小于 45d,至少不应小于 28d。 混凝土及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 28d。 4. 应严格控制砌筑时块体材料的含水率。 砌筑时块体材料表面不应有浮水,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 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材混砌。 砌筑砂浆的拌制、使用及强度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 6.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 间隔 15d 以后,方可补砌挤紧, 其倾斜度为 60 度左右, 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嵌填密实;补砌时,双侧竖缝用高强度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7. 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8. 砌体结构宜在砌筑完成后 60d 后再抹灰 ,并不应少于 30d。 9. 建筑物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 120mm,纵筋不少于 4φ 10,箍筋φ 6@200;其他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 窗口底部混凝土板带应做成里高外低;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隔不大于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 板带的 纵向配筋不宜少于 3φ 8,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C20。 10. 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11. 当洞宽大于 2m 时,洞口两侧设置混凝土构造柱(并与雨蓬梁或框架梁同时浇筑),纵筋不少于 4φ 10,箍筋φ 6@200;当洞宽小于 2m 时,在洞口两侧的下部混凝土板带上,设置止水坎,其高度为 1~ 2 皮砖的厚度,宽度不小于 120mm。 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C20。 12. 构造柱、圈梁设置除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单片墙高若超过,在中间适当位置增加钢筋混凝土圈梁一道,断面为 240mm 240mm,内配 4Ф12 钢筋,箍筋为Ф 6@200;单片墙长若超过 在中间适当位置增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注一道,断面为 240mm 240mm,内配 4Ф 12 钢筋,箍筋为Ф 6@200。 13. 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宜采用预埋法留置,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应折弯压入砖缝;梁底插筋应采用预埋留置。 14. 采用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 15mm 15mm 木条预先留缝,粉刷前用 1:3 水泥砂浆嵌实。 15. 严禁在墙体上埋设交叉管道和开凿水平槽。 竖向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 前加贴满足。kv华铁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相关推荐
m 200mm 200mm 800mm 250mm 前门 后门 12 地母线上每隔 10cm 留有一个直径 5mm 的孔。 保护柜内设备的安排及端子 的布置应保证各套保护的独立性,在一套保护检修时不影响其他任何一套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保护柜中的内部接线应采用耐热、耐潮和阻燃的具有足够强度的绝缘铜线。 导线应无损伤,导线的端头应采用压紧型的连接件。 卖方应提供走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及端子排的接线
变电站 的运行方式和运行工况,按照上级调度部门确定的电压曲线和无功补偿原则,自动投切无功补偿设备及调节变压器分接头。 设“自动 /手动”选择开关,选择操作方式。 调节控制的正 常或异常操作均应有操作报告。 自动调节方式为:闭环调节(主变分接头、电容器、联合调节);半闭环调节(不调主变分接头,调电容器);开环调节(不作自动调节,只作调节指导)。 当接收到外部闭锁信号时应立即闭锁控制输出
的变压器检查随机压力表,油箱内氮气压力应保持 10Kpa 以上(常温下)。 现场长期储存不能及时安装的充氮变压器要求尽早排氮注油(最多不应超过 15天)。 5 绝缘油的验收 绝缘油到达现场应进行目测验收,检查是否混入异物。 交接检查添加油油品试验报告。 检查计算添加 油数量。 绝缘油到达现场后油的电气强度检测应达到:耐压值≥ 40kV/ ,含水量≤ 20ppm。
后不应立即测量接地电阻。 178。 电气设备 和防雷接地的试验装置的试验项目和标准应符合设计规定; ③ 检查记录: 178。 修改后的实际施工的施工图; 178。 设计变更的证明文件; 178。 安装技术记录(含隐蔽工程记录等); 178。 测试记录。 ⒉ 电缆埋管 ⑪ 电缆管的加工弯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与所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一致,每根管的弯头最多不超过 3个,直角弯头少于
能承受拉力和压力。 3 YJV22 YJLV22 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可土壤直埋敷设,电缆可承受机械外力作用,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 4 YJV23 YJLV23 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可土壤直埋敷设,电缆可承受机械外力作用,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 5 YJV32 YJLV32 交联聚乙烯绝缘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敷设在水中或具有较大落差的土壤中
极心圆直径: 2020MM 电极升降速度: M/MIN 电极工作 程 S=1200MM(MAX=1300MM) 炉壳直径 : 6300MM 炉壳高度: 3600MM 炉膛直径 :4800MM 炉膛高度 : 1900MM 炉子用水压力: MAX P=炉子用水量: MAX Q=200240M3/h 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