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测试工程师必知必会----cdma测试内容摘要:

公式是 Tx_adjust=76dB+Tx_power+Rx_power。 TXADJ反映了手机当前所在地的上行链路质量和下行链路质量的一个比较情况。 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手机离基站近,手机的发射功率就会减小,而接收功率就会变大,而手机离基 站远,手机的发射功率就会增大,而接收功率就会变小。 所以,正常情况下,发射功率和接收功率再加上一个常数修正值,其结果应该在一个小的区间内 (比如说- 10至+ 10之间)变化。 如果 TXADJ很大,那说明,手机的发射功率也大,接收功率也大,那么,很明显就是说手机当前的下行质量很好(接收功率大),而上行链路质量差(发射功率大),这时候前向链路好于反向链路。 反之, TXADJ 很小,说明此时反向链路好于前向链路。 我们知道,基站的覆盖范围取决于反向链路损耗水平。 所以,一般我们要求 TXADJ在 0以下。 而大于 10的时候,已经说明反 向链路相比前向链路都差,情况很不理想了。 对于 TXADJ,也不能说是越小越好。 但是在实际的路测中,我们一般遇到的,往往是 TXADJ过高,前向链路好、反向链路差的情况。 FER FER是前向误帧率。 前向误帧率跟 Ec/Io一样,也是一个综合的前向链路质量的反映。 因为当手机处在多路软切换的情况下,误帧率实际上是多路前向信号质量的一个综合值。 FER越小,说明手机所处的前向链路越好,接收到的信号好,这个时候 Ec/Io也 DT 测试工程师必知必会 技术服务分公司 无线接入网 9 应该比较好。 FER 越大,说明手机接收到的信号差,这个时候 Ec/Io 应该也较差。 FER较大,也可能是 由于相邻的小区切换参数配置错误引起的。 如果相邻的小区切换关系漏配、单配,也可能造成手机在移动中,无法识别相邻的导频,而这个导频无法识别,就会变成干扰信号,导致 FER 升高。 在实际情况中,往往表现为,手机在移动中, FER急剧升高,同时 Ec/Io急剧下降,并且最后掉话。 以上看出, FER跟 EcIo是紧密相联系的。 FER反映了通话质量的好坏,反映了路测区域的信号覆盖质量水平,而不是信号覆盖强度水平。 有些地区虽然属于弱覆盖地区,但信号比较干净(杂乱的信号少、干扰少),则 FER也一样会良好。 注意以上参数中, Ec/Io、 RXPOWER是手机无论在待机状态还是通话中都有的参数,而 TXPOWER、 TXADJ、 FER则是只有起呼和通话中才有的参数。 以上 5个参数,结合起来,能够分析路测区域的前向覆盖强度水平、前向覆盖质量水平、以及反向链路损耗水平等等情况,是路测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参数。 深入理解这 5个参数,结合路测整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是从事网络优化人员的一个基本的条件 3. 指标 变化与常见问题 本文中定义“良好的 RF环境”是满足以下性能参数的 RF环境:  FFER好( 2%)(前向误帧率)  Ec/Io好( 9dB)(导频信噪比)  Mtx正常( +5dBm)(移动台发射功率)  Mrx好( 85dBm)(移动台接收功率) 1) 前向链路干扰问题 指标指示: FFER高( 5%), Ec/Io低( 12dB), Mtx正常( +15dBm), Mrx较好( 95dBm)。 第一是邻集列表丢失。 即使 PN 没有包含在邻集列表内,如果 SRCH_WIN_R 设置的值足够大,移动台也可在通话期间检测到剩余集的 PN,如强度足够大将升级到候选集。 但该 PN 仅能存在于候选集并发送 PSMM 消息,却不能提升到激活集。 该 PN将对前向链路造成干扰,使当前激活 PN 的 FFER 和 Ec/Io 均有相应的下降,从而导致掉话。 掉话后移动台通常在掉话前邻集列表内不存在的强 PN上发起登记。 解决方案:将该 PN添加到激活扇区的邻集列表内。 若该 PN已经在邻集列表内,则将其优先级提升。 第二是突发强 PN干 扰。 此情况出现在软切换发生期间。 当移动台在一个 BTS 某扇区中行进时,该扇区被地形和建筑物阻挡,移动台搜索到一个属于另一个 BTS 的扇区,并发出请求将其添加到激活集内。 这时原来的扇区突然从原来的阻挡中出现,移动台被原来扇区巨大的功率所淹没。 但在该 PN加到激活集前,该通话的 FFER和 Ec/Io的性能突然下降造成掉话。 DT 测试工程师必知必会 技术服务分公司 无线接入网 10 解决方案:引入软切换消除突发强 PN 干扰小区,可以通过增大导频功率,将突发PN顺利软切换。 也可通过调整天线方向角、导频功率等措施,将信号发射至原来的阻挡区域以造成覆盖,或是降低切换参数 T_ADD。 还可适当增大 SRCH_WIN_x窗口,以便手机发现该 PN。 消除突发 PN 的方法还有,先通过降低导 频功率,清除突发 PN,或是通过调整天线方向、下倾角、更换天线等物理方法进行优化。 第三是共 PN干扰。 如果服务同一区域的两个不同基站的两个相邻扇区有相同的 PN,移动台搜索到该 PN足够强时将请求将该 PN添加到激活集。 CBSC内的 MM将根据邻集列表信息建立切换链路。 手机能否切换到正确的 BTS上,依托于 MM此时所看到的 BTS。 如果切换错误,通话质量将进一步恶化,造成掉话。 用 NLP 软件会发现,两个同 PN 扇区的软切换请求 数量均超过 1%。 解决方案:改变其中一个基站的 PN值。 定期对 PN进行重新调整,这是一个长期艰难的工作,但对系统有很大好处。 2) 边缘覆盖问题 指标显示: FFER高( 5%), Ec/Io好( 12dB), Mtx高( +15dBm), Mrx差( 95dBm) 由于该区域噪声电平 Io 通常很低,因而即使信号很弱, Ec/Io 仍然较好。 这种情况下的服务小区通常在网络的边缘,在网络建设期,为了增大覆盖,这些基站一般来说较高。 可能的解决方案:如果是小区覆盖范围过大,则可以加大天线下倾角,减小导频功率,更换低增益天线 ,必要时在基站发射天线的馈线上加一个衰减器;如果希望增加小区覆盖范围,则可以增加导频功率,更换高增益天线,如果反向链路受限,小区天线加装塔放会有一定效果。 3) 覆盖空洞 指标显示: FFER高( 5%), Ec/Io低( 12dB), Mtx较高( +15dBm), Mrx较低( 95dBm) 这种情况通常由于覆盖不够而引起,可能是服务基站太远,或者服务基站被阻挡,FFER在一些地区是好的,但在某些场所较差。 解决方法:增加某一扇区的导频功率使之有主导频;对一个或多个服务扇区的物理参数进行优化(如天线方位角、 倾角及天线类型);在容量不受限的情况下,使用直放站增加覆盖;增加新站来覆盖空洞;在高话务区增加载波;采用波瓣跨度较窄、增益较高的天线来覆盖某一建筑物;建筑密集区可用六扇区方式来解决,但要根据路测结果来调整天线的物理参数。 4) 导频污染 DT 测试工程师必知必会 技术服务分公司 无线接入网 11 有超过三个的导频信号强度差不多,而 Ec/Io值大于 12dB,则认为是导频污染。 指标显示: FFER高( 5%), Ec/Io低( 12dB), Mtx较低( +15dBm), Mrx较好( 95dBm) 由于该区域基站较多,超过 3个强导频存在,造成噪声电平抬高,从而降低所有 导频的 Ec/Io。 由于过多导频的 Ec/Io 大于 T_ADD,无线环境变化无常,因此路测数据中可以看见频繁出现 PSMM消息。 解决方案:控制无线环境从而减少导频过覆盖;降低不需要的导频功率;优化天线的物理参数;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